《高校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校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研究引言传统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滞后,普遍存在一些弊端,如预算编制水平低、执行进度滞后等,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是高校预算管理的需求与信息技术不协调。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想满足财务管理精细化、集约化需求,需要将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用于高校预算管理中,使得各部门、岗位间紧密联系,实现内部人人参与、共同配合,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确保高校资源配置和使用更科学、合理。鞠颖在面向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研究中指出,高校原有的财务预算体系难以适应实际发展需求,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方法,提出推进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创新的路径,以便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1。曾珂在分析高校全面预算
2、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一一以S大学为例中明确指出,着手分析S大学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坚持以分步骤、有计划为导向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系统整合融合,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脚步2。再如易智敏、赵夏璐在内部控制信息一体化赋能高校预算管理的构建研究一一以A高校为例中指出,需要在大数据支持下,建立基于内控信息一体化的高校预算管理系统,以提升预算信息化建设水平3。因此,高校要想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就要着重分析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痛点、不足,深层次分析不足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保证每项活动顺利开展,提升高校服务质量和水平。一、高校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互联网+,理念的不断
3、普及,对高校预算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方法,将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预算管理深层次融合,能够改进和优化预算管理流程、提升预算编制效率及质量、降低预算管理成本,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首先,可优化高校预算管理流程。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形成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整合内外部数据信息,灵活改进和修订预算制度,升级优化预算流程。高校内部各院系间多元化需求,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满足,通过审批权限分类设置等方式,还可以实现对不相容岗位的适度分离,真正发挥组织结构间的合力,最终实现预算流程对实际业务的精准把控。其次,可提升高校预算编制效率和质量。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高校
4、相关部门将采集、汇总的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处理,筛选高价值的信息,重点标记出误差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后续核实,确保反馈和传输给预算编制部门的数据更为准确、可靠。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预算编制时间周期短,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可科学、准确地预测各项目的实际投入、产出效益,为各类决策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保证申报预算额度精准,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质量。最后,可降低高校预算管理成本。在新管理模式下,高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及时统计、处理海量数据信息,预算编制人员快速完成编制工作,后续预算执行中投入成本则可减少,切实节省了预算中数据收集、编制等时间成本,降低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有效把控预
5、算管理成本费用。二、高校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成因(一)预算管理信息化思维滞后在数字化背景下,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应用成熟的工具,可以助力高校管理者通过数据洞察内部、外部发展趋势,而建立信息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实现内外部数据传输畅通,是预算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突破口。为促进高校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必须保证管理人员从思想上主动改变,树立先进、正确的观念,为预算管理信息化推动提供思想支持,当前不少高校管理人员忽视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具体来说:第一,管理层思想观念滞后。高校推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层作为引领者,没有主动转变自身观念,也无法学习和借鉴先进的预算管
6、理信息化建设理念,导致每项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第二,职工思想观念滞后。高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专业,要求全体人员配合和支持,由于高校忽视这项工作,没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能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知识传输到职工层,导致其认识不足,无法明确自身主要职责,使得每项工作实施成效不佳。(二)预算编制不到位高校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成效,目前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预算编制仍有待改进,具体表现在:一是预算编制参考的信息缺少准确性、可靠性。高校预算编制时,为了保证其编制科学、合理,必须使得参考信息完整、准确,一些高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能借助先进技术统计和分析各类信息,无法筛
7、除无效或低效信息,使得预算编制可参考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这不利于合理预算编制。二是预算编制方法选用不合理。高校编制预算时,可选取的方法较多,如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不同方法的适用对象、优势等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应结合各部门现实需求,合理选用预算编制方法,才能提升预算编制精准性、科学性。但由于部分高校在实践中,编制预算方法选用不恰当、不合理,造成预算编制与执行相脱节,制约了高校可持续发展。三是高校编制预算流程较为繁琐、复杂,不能主动优化和改进预算编制程序,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三)预算管理一体化不到位在全方位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政策驱动下,财务信息化发展迈入4.O时代,在新政策的支
8、持和要求下,高校如何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全流程,如何提升预算管理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是当前亟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从当前高校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现状分析可知,仍存在部分困难和阻碍,造成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滞后,不能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和价值,主要是高校全体人员思想滞后,对其重视度不够,片面认为开展这项工作耗损的费用成本较高,最终获取的效果不显著。同时,预算管理一体化不到位,不能打通高校各院系、部门间的壁垒,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追踪和分析预算执行相关数据,难以将其与预算目标做好比对,导致预算信息化优势难以展示。另外,高校预算管理一体化与各信息系统不能联动,如OA系统、
9、ERP等,难以动态追踪每项活动数据和信息,找到实际管理中的问题,主动改进和优化,不能为各院系提供最新的信息,导致每项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四)预算绩效考评信息化滞后高校预算绩效考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只有强化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评估各部门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成果,发挥绩效考评的优势。然而,高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忽视了预算绩效考评,仍选用传统滞后的考评手段和方法,不能实现绩效考评全过程把控,主要是缺少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考评指标,难以客观评价各责任部门预算执行的成果,也无法结合现实状况,灵活调整和改进绩效指标,以增强其适用性。与此同时,预算绩效考
10、评信息化不到位,主要是尚未做好绩效目标、绩效监控报表查询、绩效评价报表查询,无法将其作为下年预算安排、预算管理体系改进、人员薪酬等的参考依据,难以展示绩效考评的优势。(五)预算管理人员信息素养较低高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可能会改变工作模式、制度,对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人员要主动跟随时代发展潮流,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业务水平,才能顺利、有序地开展各项活动。但是部分高校忽视了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育,尤其是缺少系统化的培训,使其更新自身知识,补充知识盲区,特别是信息素养和技能,无法提供丰富、全面的培训知识,使得人员难以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挖掘能力等,难以为预算信息化建设
11、提供人才支持。三、高校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一)转变人员预算管理思想观念高校作为培育高素养人才的主阵地,要想节省财政资金支出,提高每笔资金使用效益,就必须注重预算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方法,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目的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对业务活动展开实时、动态追踪和管理,进而提升预算分析预测、动态调整、分析研判等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上一目标,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增强管理层预算管理理念。管理层是高校运营和发展的关键,其思想观念、行为是影响各项活动开展的核心因素,管理者要跟上时代发展主趋势,转变自身思想观念,主动掌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为职工做好示范和榜样,将先进的预算
12、信息化理念渗透到各行为中,以实现预期目标。第二,提升职工思想观念。高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想获取良好的效果,应主动提升职工思想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信息化理念、方法,做好自身职责和定位,能够协同合作,形成通力开展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实现预期目标。(二)有效开展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一步,高校需结合自身现实情况,有效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才能高质量执行预算,以获取较佳的成效。当前,高校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注重预算编制,建议将以下几方面作为突破口:一是保证预算编制参考信息完整、准确。高校预算编制内容是否适用、科学,必须保证参考信息完整、准确,建议借助信息化手段
13、,自动化收集、汇总相关信息,并且对其做好筛选和处理,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以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二是保证各部门良好沟通和交流。高校预算编制时,需要各院系、部门间相互沟通和交流,选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借助预算信息化建设,使得各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形成通力参与到预算编制中,保证预算编制质量,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可行性。三是选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目前,高校预算编制时,可选用的方法较多,摒弃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增量预算法等,积极进行创新和优化,主动使用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按照高校基本特征和业务需求选用,使得预算编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三)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
14、设自2019年起,财政部部署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核心目的在于有效整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等预算管理闭环控制,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和方法,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效率、质量。因此,为了保证高校预算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必须转变人员思想理念,使得全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打通了各部门间的壁垒,加快信息传输速度,保证每项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可以实时追踪预算执行数据信息,将其与预算目标进行分析,分析二者间的偏差,实现预算复盘分析,展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价值。另外,主动将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与
15、OA、ERP等系统对接,真正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支持,辅助领导正确决策,以提升决策水平,帮助高校稳定、健康地发展4。(四)注重预算绩效考评信息化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提升预算管理效率、质量,高校要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应注重预算绩效考评,借助信息技术和方法,与预算绩效考评联动,以实现绩效考评全过程管控。高校应结合自身现实状况,制定完善的绩效考评指标、机制,为绩效目标申报、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等环节提供服务。根据预算绩效考评情况智能判别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对存在问题及时纠偏,并且生成相应的绩效结果,客观评估各责任部门预算执行的现状,以保证预算考评的效用。另外,借助信息化手段提供较强的辅助数
16、据库支持,并且提供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选取专业的数据分析模型和工具,对各类数据挖掘,建立绩效标准库,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5。(五)提升预算人员信息素养高校预算管理中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切实提高了预算管理效率、质量,改变了工作模式和方法,对于人员的素养要求较高,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我、完善自我十分关键,可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加强人员培训,结合当前实际现状,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信息化相关知识的培训,给予初级、高级等人员相应的培训内容,主动更新人员知识结构,提升人员专业技能、数据挖掘能力、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等,顺利开展预算管理,展示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四、结语高校为了盘活现有资源、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可利用固定的工作流程,以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预算管理效率、质量,帮助高校可持续发展。但是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仍面临着一些痛点、难点和堵点,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