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7920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后要求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与多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音乐教学的实践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是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关键词:综合实践;音乐;信息技术一、认识音乐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自课程改革以来,许多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望达到义务教育音乐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目标。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审美性人文性”和“

2、实践性”问题,能够围绕课程标准中的提到的“音乐要素”进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在课堂上的反复实践,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原因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目标太单一,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技能目标和记谱能力,忽视了音乐原本的价值。教学手段单一,主要是教师面向学生授课,并没有激发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同时,学生的学习内容太简单,整堂课的时间只能学到很短的歌曲。这反映了课堂内容资源不足,信息量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在音乐的教学的改善意义上是一个大问题,也是困扰音乐老师的难题,更是在一线承担音乐教学工作的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融合近年来,关于信息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进行了许多有意义讨论

3、和重要的研究,但总体来说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效融合还需要更多地音乐教学从业者的努力去探究一个具体的方案来有效的实施到教学活动中。音乐是一门发展人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素养的学科。仅凭理性的认知是任重而道远的。音乐必须通过个人体会乐曲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并去反反复复的训练才能将音乐和自己融为一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机交互模式和人工智能模式为实现音乐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提供了最有力的硬件支持。从整合的思想出发,在有技术的环境下对音乐教学进行融合。以此为主线让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表达音乐情感并以多样化的音乐形式与他人交流。多年的探索,我们经历了多个阶段,例如:信息技术辅助教

4、学、课程整合、课程创新等多个教学手段。通过实践,我们越来越清楚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音乐学科的渗透添砖加瓦。音乐老师所要做的事情是应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的审美价值。数字技术为音乐学习提供了服务和支持。(二)、综合实践与音乐教学的融合音乐课堂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聆听,唱歌,演奏和编创等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注意力,反应能力和价值判断的整合来训练和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以往硬件设施缺乏,全班只有一架钢琴,老师弹奏的同时只能听见全班的合唱,而不能仔细的针对每个学生的歌声进行分辨,这样的效果容易让教师产生错误的判断,无法控制每个学生的个人表现,很难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现在科技的进步,我们在课堂上

5、可以使用钢琴键盘软件让学生自己演奏和聆听。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先通过软件找到音准,然后在练唱。这样,在反复的练唱中扎实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课堂中的音乐创作环节,老师要求学生将创作好的乐谱写在纸上并递交给老师,随后由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如果创作效果不理想,会当场在原作上删除和修改。这样做的效果会降低课堂效率,降低学生创作的积极性。现在在这一环节,老师将与学生一起使用作曲大师软件。在学生创编歌曲的过程中,只需在设备上选择音符,然后将其拉出,这些音符就会被填充到虚拟五线谱上,乐谱编排好以后可以立即欣赏创编效果。如对其不满意,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和展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作曲热情。

6、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实际的应用,以此来提高创作质量。随着学生电子设备的熟练应用以及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加深和掌握,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更加的丰富多彩。在音乐综合教学系统的构建中,教师教学的基本环节是从六个方面构建的: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一技术要求一教学过程一应用原理一案例演示。从这六个基本环节实现了三种教学模式:操作模式,问题探索模式和虚拟协助模式。在准备课程之前,我们要求教师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设备。并选择简单的音乐游戏来吸引学生,由此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提出规则和要求,并在演奏过程中设定目标。老师带学生演奏音乐,并在快乐演奏的过程

7、中逐步培养音乐素养以及音乐知识和技能。课后,我们将使用音乐游戏软件(如RhythmMaSterS和MUSiCTimeS),根据学生的水平从易到难设置多个级别,通过层层闯关的模式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手机录音,录像,上传音乐作业。同时积极的和老师、同学进行点赞,虚拟送花等交流式的互动。这样,课堂上多种模式相互互动的结合呈现出一种密集的交叉情况,这使得音乐教学形成了一个多维的课堂观。(三)综合实践与音乐编创、表演领域的融合:小学音乐创作涵盖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由简易乐节组成的音乐创作活动,二是使用根据音乐资料进行的试创作。在这个专题中,教师要处理好供与“连接”的关系,通过信息技术将音乐和学生创造能力联

8、系起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被激发,音乐的生产力自然会爆发。以合唱为例,合唱是多声部集体演唱的艺术范畴,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组织配合的协调性,演唱时需要互相倾听团员之间的声音,及时的对演唱时的音高,音准进行调整,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此外,合唱的音乐层次丰富,表现力强,所以在演唱时对演唱者的音乐素养也有极大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合唱内容在三年级就已添加到我们的音乐教科书中。这意味着在1年级和2年级,音乐老师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高和节奏。三年级强调互相倾听,而五年级和六年级偏向于合唱效果的培养。想要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组建一个优秀的儿童合唱团这个过程是非常缓

9、慢且艰巨的。教师在较低年级就应进行此类培训,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量通过肢体语言,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时,将自己与音乐融为一体,从而体会音乐的情感,完成对音乐的处理、沟通和交流。在为学生选择教材时,通过选择相关作品来形成专题延伸。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交流,共享和讨论。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订阅歌曲,并将伴奏上传到网上卡拉OK,进行录唱和分享。随着信息技术和音乐教育的结合,这种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突出。用户化和个性化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音乐的呈现是根据教学目标所制定学习任务表,并向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工具,由此让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讨论。如果存在技术问题,例如高音或节奏不

10、稳定的情况,学生可以使用软件来解决问题。教师通过提取学生分享的数据,就关键问题和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例如,在电闪雷鸣波尔卡课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聆听乐曲,引导学生在乐曲中找出有关旋律的走向和节奏的变化的乐句,并以图谱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还可以使用图谱和乐谱录制自己喜欢的声音,借助信息化软件,生成学生想要的音乐。以往因为场地和技术支持的缺乏,校园艺术节无法做到常态化开展,现今由于各方设备的成熟,音乐课堂中的即兴演奏,音乐创编和互动评估都能够有序开展。在这里,老师是支持者,观察者和服务者,通过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和问题提供即时的帮助。我在上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

11、,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帮助学生整合知识要点,为其将来进行歌曲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音乐活动的增加,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真正改变教师的观念。从理念到实践用大量的时间去反复磨合,真正的做到将音乐学习根植于教学的正中心。特别要注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这种探索式的追求不仅是音乐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是将人们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拉上了新的高度。在新的数字时代,自主互动式学习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式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基础来选择必要的音乐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去创编喜欢的音乐,在当今的音乐课堂中,已成为一种新的共识。参考文献:1马化腾.互联网+,国家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7).2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8).3鲍利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2).4郭瑾,周琦.行为目标指引下的音乐课堂教学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