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金属消能器BRB与消能构件性能检验、结构等效、产品型号参数、检验项目、隔震支座连接设计、隔震工程专用标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粘滞金属消能器BRB与消能构件性能检验、结构等效、产品型号参数、检验项目、隔震支座连接设计、隔震工程专用标识.docx(6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录A消能构件减震设计要点A.0.1消能构件在50年一遇标准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应满足式(AOl)要求:SR(A.0.1)式中:S一一消能构件在考虑50年一遇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的内力组合设计值;R一一消能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按材料强度设计值确定)。A.0.2消能构件应先于与其相邻的构件和结构中其他重要构件发生屈服。A.0.3结构采用消能构件减震设计时,消能构件的相关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能构件与支承构件的连接,应符合本标准和有关规程对相关构件连接的构造要求。2在消能构件施加给主体结构最大力作用下,消能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件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与消能构件相连的结构构件设计时,应计入
2、消能构件传递的附加内力。A.0.4应按下列要求对结构采用的消能构件的性能进行抽检:1由第三方进行抽样检验,抽检数量为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数量的3%;当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承载-消能构件数量较少时,可以在同一类型中抽检总数量的3%,但不应少于2个;检测合格率为100%,检测后的消能构件不能用于主体结构。2在1/150、1/100、1/75、1/50的层间位移角相应的消能构件的位移幅值下往复循环各3圈后,其承载力衰减量不应超过10%,且滞回曲线稳定饱满。附录B粘滞消能器性能检测B.0.1黏滞消能器是黏滞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墙的统称,其外观应符合表B.0.1的规定。表B.0.1黏滞消能器外观要求序号黏滞阻
3、尼器黏滞阻尼墙1外观应表面平整、无机械损伤,外表应采用防锈措施,涂层应均匀2密封处制作应精细、无渗漏3尺寸允许偏差应为产品设计值的2mm长度误差应为设计值3mm;截面有效尺寸偏差应为产品设计值的2mmB.0.2黏滞消能器的阻尼材料要求黏温关系稳定,闪点高,不易燃烧,不易挥发,无毒,抗老化性能强。钢材应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其余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的规定。B.0.3黏滞消能器的力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B.0.3-1和表B.0.32的规定,实测产品在试验后应无渗漏、无裂纹。表B.0.3T黏滞消能器常规力学性能要求性能类别检测项目性能要求检测方法常规性能极限位移极限位
4、移实测值应2极限位移设计值采用静力加载试验,控制试验机的加载系统使消能器均速缓慢移动,记录其运动的极限位移值最大阻尼力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在15%以内采用正弦波激励,输入位移D=Ddsin(211fl/),连续加载5周,记录第3个滞回曲线所对应的最大阻尼力作为实测值阻尼系数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在15%以内1)采用正弦波激励,控制位移加载函数D=Asin(211fj)2)对消能器分别施加位移幅值A为0.2Dd、0.4Dd.0.6Dd.0.8d、1.Ood、1.2Dd,每个位移幅值下连续进行5周往复加载,每周均绘制阻尼力-位移滞回曲线,并计算各工况下第3个滞回曲线所对应的阻尼系数、阻尼指数、初始刚度作
5、为实测值阻尼指数初始刚度滞回曲线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在15%以内记录每周加载的抗力与消能器活塞相对位移时程,采用横轴为消能器相对位移坐标,竖轴取抗力坐标,绘制封闭曲线注:,为时间(三);工为减震结构基频;Od为黏滞消能器设计位移。表B.0.3-2黏滞消能器疲劳、抗渗漏力学性能要求性能类别检测项目性能要求检测方法疲劳性最大阻尼力阻尼系数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在土对阻尼器施加频率为1的正弦波加载,当用于抗震为主时,输入位移能阻尼指数15%以内D=DdsinQ211At),连续加载10周,当作动器流量不够连续加载,应立即快速补充流量,连续加载期间暂停补充流量次数不宜超过2次。当用以风振控制时,输入D=Dw
6、Sin/)连续加载60000周,每20000周可暂停休整30min抗渗性能密闭性能超压下不应出现渗漏、屈服或损坏等现象,且阻尼力衰减值不大于5%采用加压装置,对阻尼器腔体内部加压到1.5倍的最大阻尼力对应的腔体压力,保持10分钟注:/为时间(三);为减震结构基频;&为黏滞消能器设计位移;OW为风荷载下黏滞消能器可能的最大位移。B.0.4黏滞消能器的其他性能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黏滞消能器位于-30C40C温度间,在1.(1测试频率下,输入位移采用公式(B.0.4-1),每隔I(TC记录消能器的最大阻尼力,其实测值偏差应为理论设计值的士10%内。=fdsin(211ft)(B.0.4-1)式中
7、:f一一消能减震结构的第一自振频率(Hz):Dd一一黏滞消能器设计位移(Inm)。2、黏滞消能器在f=0.7/、1.0工、1.3/、1.6/测试频率下,输入位移采用公式(B.0.4-2),其最大阻尼力的实测值偏差应在理论设计值的10%内。(B.0.4-2)D=(DdfJf)sin(2兀ft)式中:f测试加载频率(Hz)。B. 0.5黏滞消能器的力学行为可采用麦克斯韦(MaXWeIl)模型描述。产品性能指标中应给出初始刚度、阻尼系数、阻尼指数、最大阻尼力。一般阻尼力的表达宜用式(B.0.5)o局=Cdsgn(r)彩F(B.0.5)式中:EIa)黏滞阻尼力(kg;黏滞阻尼系数(kN/(mms);K
8、一一黏滞消能器的运动杆相对速度(mm/s);a一一速度指数(0.1-1.0);t时间(三)o附录C金属消能器、BRB与消能构件性能检验C.0金属消能器性能检验C. 0.1金属消能器与消能构件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1、产品外观应标志清晰、表面平整、无锈蚀、无毛刺、无机械损伤,外表应有防锈措施,涂层应均匀;2、外型安装尺寸偏差应在2mm内。D. 0.2金属消能器与消能构件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消能器与消能构件所用材料应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可采用钢材、铅等材料制作;2、采用钢材制作的金属消能器的消能部分宜采用屈服强度较低和高延伸率的钢材,钢板厚度不宜超过80mm,钢棒直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9、应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良好的焊接性能;3、金属消能器与消能构件中所用各种材料的材质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材性标准。C.0.3金属消能器与消能构件的力学性能应在计算书、检测报告中给出,描述消能器耗能滞回特性的全部参数(图C.0.3)。图C.0.3双线性等强硬化模型滞回曲线Kl=Kd=(CO.3-1)Dy2Dyi?d=(C.O.3-2)%2式中或图中:K1金属消能器弹性刚度或初始刚度,其刚度斜线由通过设计位移点的卸载刚度斜线平移至坐标原点而成;Kd卸载刚度,其刚度斜线由按设计位移往复加载的滞回曲线上的设计位移点,与该滞回曲线卸载下穿越位移横坐标轴相交点的两点直线构成;Fy1金属消能
10、器初始屈服力,即消能器发生初始屈服后的滞回曲线与弹性刚度斜线相交点对应的阻尼力坐标;Dy1金属消能器初始屈服位移,即消能器发生初始屈服后的滞回曲线与弹性刚度斜线相交点对应的位移坐标;Fy2金属消能器计算屈服力,即消能器发生全截面屈服后的滞回曲线与弹性刚度斜线相交点对应的阻尼力坐标;Dy2金属消能器计算屈服位移,即消能器发生全截面屈服后的滞回曲线与弹性刚度斜线相交点对应的位移坐标;72d设计延性系数,为消能器设计位移与计算屈服位移的比值;Dd消能器设计位移;Fd消能器设计阻尼力,即对应设计位移往复加载滞回曲线上与设计位移坐标相对应的阻尼力。C.0.4金属消能器与消能构件力学性能要求主要对其滞回力
11、学性能提出,应符表C.0.4的规定。表C.0.4金属消能器与消能构件滞回力学性能要求性能类别项目每个检验产品加载工况及性能要求常规性能初始刚度Kl按照0.2%、04%、0.60d、0.8%、Od位移幅值的正弦波或三角波逐级加载,每级位移加载3周。取每个加载级的第3周的位移-阻尼力数据用作性能参数标定依据测试值与设计值偏差在土15%内初始屈服点(Dyl,Pyi)计算屈服点(Dy2fFy2)设计承载力Fd设计(屈服)位移Od测试值与设计值偏差在5%内疲劳性能滞回曲线1)每个检测产品在前述试验工况Dd位移幅值下继续加载27周,共构成30周疲劳试验工况2)任一周加载位移幅值与30周加载幅值平均值偏差应
12、在5%内,平均值与设计值偏差在1.0mm内3)任一个往复加载周对应位移坐标为零处的正、负阻尼力与其30周往复加载正、负阻尼力的平均值偏差应在10%内极限位移(Du=1.2%)每个检测产品按位移幅值大于等于1.2Dd连续加载3周,任一周中位移幅值测试值与设计值偏差应在5%内;位移为零处第3周比第1周阻尼力衰减小于15%设计延性系数DiiDy24刈5A级12d15B级9d12C级每个被检产品满足306Ad9D级周疲劳试验要求3AaV6E级注:当?d6且不满足30周疲劳试验要求的称为消能构件,其应满足6周循环疲劳试验要求。C.0.5金属消能器与消能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
13、标准GB50017的规定,在消能方向运动时,平面外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不能产生翘曲和侧向失稳。C.lBRB与消能构件性能检验C.1.1屈曲约束支撑(简称“BRB”)根据需求可采用外包钢管混凝土型屈曲约束支撑、外包钢筋混凝土型屈曲约束支撑和全钢型屈曲约束支撑等。其环向、长度方向外观尺寸与设计尺寸误差应在5mm与20mm内。C.1.2屈曲约束支撑核心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1、核心单元的材料宜采用屈服强度低、高延伸率和屈服稳定的钢材。2、核心单元截面可设计成“一”字形、“H”字形、“十”字形、环形和双“一”字形等,宽厚比或径厚比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字形板截面宽厚比取1020;2) “十”字形
14、截面宽厚比取510;3)环形截面径厚比不宜超过22;4)其他截面形式,取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心支撑的径厚比或宽厚比的限值。3、核心单元截面采用“一”字形、“十”字形、“H”字形和环形时,钢板厚度宜为IOnun-80mmoC.1.3屈曲约束支撑外约束单元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C.1.4屈曲约束支撑工作段、连接段及过渡段的板件应保证不发生局部失稳破坏。C.1.5屈曲约束支撑中的混凝土材料等级不应小于C25oC.1.6屈曲约束支撑的耗能滞回特性模拟应满足本标准第C.0.3的相关要求。C.1.7作为消能器使用的非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力学性能检测试验,按本标准第C.0.4条的金属消能器的力学性能指标执行,设计延性系数应满足d26,设计位移等幅30周加载下累积延性系数应满足4d2720。IWD安消能器部韩线性化方法迭代步骤参考图D.1,把第i个消能器与连接件串联成消能部件,一般可以根据结构层间梁柱布置情况,斜向对角布置于梁柱节点,或垂直连接于上下层梁。假定消能部件的滞回曲线为随动双线性模型,则其任意一个滞回环呈平行四边形特征。初始刚度为KiO,0点为原点,A点为全截面屈服点(计算屈服点),B点为屈服后滞回曲线上任一屈服点,AB线斜率取为屈服后刚度K,作过原点的直线OB,其斜率称为消能部件屈服后的等效刚度,记为Kid,下标d表达等效含意。取减震结构中任意第i个消能部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