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和农民增收,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商流通发202199号),自治区商务厅转发商务部等15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县域商业建设指南的通知,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通知(财办建(2022)18号)、自治区商务厅等17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要求,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农村消费提质扩容,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2、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创建“六新”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以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三点一线”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二、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通过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工在县城区域内新建1个商贸综合体;在八腊瑶族乡新建1个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要内容,以冷链物流为主要载体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成9个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行政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应建尽建,全
3、县“村村通快递”,行政村“快递天天达”,农产品运出畅、消费品送达快,基本建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建成全县95个村(社区)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全面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链条完整的农村物流体系,实现快递“送上门”、冷链“通地头”、物流“一张网”,县乡村三级商业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城乡生产和消费连接更加紧密,商品流通更加高效,业态更加丰富,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发展格局。三、重点工作(一)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提升城乡流通网络1.完善县城商业设施。充分发挥县域交通区位优势、深挖消费潜力,
4、进一步优化县城商业布局,通过升级改造老旧市场、特色商业街等商业综合服务中心,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重点推进生态康养、蓝衣壮小镇等特色旅游休闲街区和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建设。加快建设集百货零售、商业综合、美食娱乐、文化休闲融合发展的商业区,实现融合数字、康养、金融,以数字助力康养和金融,以康养吸引数字和金融,以金融支撑数字和康养,发展高端生态产业,有效满足县城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发展改革局、供销联社、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文广体旅局、城市管理执法局、大数据发展局、现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2 .改造提升集镇商贸中心。引导和推动商贸流通资源
5、下沉乡镇,支持鼓励本地龙头商贸流通企业发挥优势,通过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优化业务流程等方式,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乡镇商贸综合体(乡镇综合市场),加强配送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合作社、商超、企业对接,引导农产品进城直销,积极引导城镇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打造农村便民消费圈。以企业自建、股权合作等方式,加快在乡镇建设或改造乡镇商贸中心,并健全乡镇商贸服务网络,提升服务功能,完善线上线下购物、娱乐、休闲等消费模式,改善乡镇消费环境,满足乡镇农村居民对消费升级的需求,提高便民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县供销联社、农业农村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文广体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投公司、中国
6、邮政分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3 .改造农村商业网点。改造提升现有农村夫妻店、小卖部等传统网点,发展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为农民提供日用生活必需品、基本农资等商品购买以及电商、快递收发、生活缴费、农产品上行、涉农信息等服务,满足农民便利消费、就近销售需求。推动村邮站、农村电商服务点、益农信息社、邮乐购、供销社基层服务网点、快递末端网点等融入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实行站点共建、服务共享,推动“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牵头单位: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供销联社,中国邮政分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二)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4 .建设以农副产品交易服务为中心的县级物流配
7、送中心。在县城区建成1个具备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农产品交易服务、食品配送、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以及物流快递的仓储、分拣、中转、配送等服务功能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以市场化方式,选择邮政、商贸、寄递物流有基础有网络的龙头企业作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单位,整合供销系统既有场地、设施资源开展建设。到2023年,完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到2025年,实现所有乡镇村(社区)全覆盖。(牵头单位:县供销联社,六排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中国邮政分公司)5 .建设以农副产品交易服务乡镇物流网络网点为中心的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整合优化供销联社现有土
8、地房产资源,建设农副产品交易服务中心乡镇物流网络建设项目网点8个,有效补齐我县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短板,建立更紧密的产销衔接机制,保障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引导和带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对全力建设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牵头单位:县供销联社;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6 .建设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在全县95个行政村(社区)建设一个具备寄递物流的仓储、配送、代收代发等服务功能的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通过整合、新建既有供销社基层服务网点、农村电商服务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村委会、党群
9、活动中心等乡村公共设施资源,建立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培育自然村便利店、小卖部等作为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分支,拓展代收代办代缴、代买代卖等公共服务功能,打造以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为中心,以自然村便民点为分支,上接农村寄递物流主渠道、下连各个自然村、服务功能完善的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网络。2025年年底前完成95个村(社区)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覆盖率达100%(牵头单位:供销联社,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中国邮政分公司)7 .建立“县-(乡)-村”共同配送体系。依托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加强与寄递物流企业合作,
10、整合既有物流系统资源,承接辖区寄递物流统仓共配业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搭建“县一村”或“县一乡一村”寄递物流双向配送主渠道,并逐步覆盖自然村,实现寄递物流每天进村,县、村双向寄递物流单程不超过24小时。到2023年,通过统仓共配寄递的农村快件数量达到辖区农村快件总量的50%以上,到2025年占比超过80%o(县交通运输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供销联社,中国邮政分公司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8 .推行“行政村-农户”专人配送。开发设立乡村振兴物流配送公益岗位,或者县级物流配送中心运营主体从村“两委”干部和便利店、小卖部等个体户中选聘兼职人员,负责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代收代办业务,并将村级物流综合服务
11、站邮件快递配送至自然村服务点或农户,协助开展邮件快件上门服务,切实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县乡村振兴和水库移民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9 .推进农村物流体系融合发展。整合利用现有的物流公司,将现有的运达公司物流体系纳入农村物流体系融合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开展“定时、定点、定线”的物流服务,解决客、货、邮城乡运输需求。到2025年,打造完成农村物流体系融合发展样板县。(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中国邮政分公司)10 .建立统一的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县现有信息平台资源,融合邮政、供销、物流、快递、
12、农资农产品经销等企业及中介机构自有信息系统,搭建集物流信息查询、产品溯源、车货适配、轨迹跟踪、安全监管、在线撮合交易及供应链金融等于一体的全县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同步建立开发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及应用手机APP,构建全县农村物流信息服务“一张网”,县大数据发展局协调推动,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负责技术指导。到2023年,完成官网和APP的建设及推广应用;到2025年,全县“一张网”全面建成运营。(牵头单位: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县大数据发展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供销联社,中国邮政分公司)(三)完善提升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I1.建设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建
13、设1个县级农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具备加工、质检、分级、包装、冷储、冷运等功能,冷库容量达到3000立方米以上,满足平时冷链库容需求。充分发挥供销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按照“1个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N个田头保鲜仓+N个移动式冷库”模式,打造衔接县乡村、兼顾淡旺季的公共型基础冷链物流体系。(牵头单位:供销联社、农业农村局、农经中心;配合单位: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12 .建设田头保鲜仓和移动冷库。在不耐贮运的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建设田头保鲜合、地头冷库,到2025年底全县建设40个以上农产品田头保鲜仓、地头冷库。支持引导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商贸、物流企业等经营主体
14、在季节性蔬菜和水果产区推广应用移动冷库、移动式地头冷柜、冷藏车等设施设备,弥补田头保鲜仓淡季闲置、旺季紧张、无法调配的不足。(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供销联社、农经中心;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乡村振兴局)13 .大力发展冷链配送。依托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引导供销、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电商等企业积极应用多温区配送车、蓄冷保温箱和保温柜等冷藏设施,推广气调包装+冷藏等冷链保鲜技术模式,面向商超、生鲜连锁店、酒店餐饮、学校、机关团体等开展生鲜农产品城区即时配送,推动冷链配送服务网络向乡镇、农村下沉,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通道。推动冷链企业配送渠道与田头保鲜仓
15、、移动冷库、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等城乡冷链设施有效衔接,延伸冷链配送服务链条,畅通生鲜农产品“上县达省出国”新通道。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县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率达40%以上。(牵头单位:供销联社、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教育局)14 .提升冷链物流数字化信息化水平。鼓励支持农产品冷链技术装备标准化和冷冻冷藏食品溯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广使用可循环标准化周转箱,推动冷链货物、场站设施、载运装备等要素数据化、信息化、可视化。加快建立冷链道路运输电子运单制度,加强冷链运输车辆、驾驶员、货物、温度以及流向信息的动态采集,强化冷链运输过程跟踪监测,确保运输环节温度控制不
16、“断链”,实现冷链物流源头可溯、过程可控、去向可查。(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配合单位:县大数据发展局、供销社、农业农村局、农经中心)(四)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15 .提高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和跨区域配送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千、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施,补齐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短板,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到2023年底建成数字化产地仓1个,2025年建成数字化产地仓9个。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产地移动型、共享型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使用效率。(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16 .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围绕蔬菜种植、禽畜养殖、特色林果等产业,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定出台农产品生产、流通等标准,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