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耕地撂荒治理专项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耕地撂荒治理专项行动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耕地播荒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决策部署,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确保完成我县耕地樗荒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五个更大”要求以及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压实属地责任,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摸清底数,分类施策,统筹治理好播荒耕地,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助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主要目
2、标通过实施耕地樗荒治理三年专项行动,基本消除全县耕地樗荒现象。在近年耕地搭荒治理成果基础上,2023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进耕地播荒治理,全面建立摆荒耕地台账,落实治理任务到具体位置和地块并开展治理销号,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县存量指荒耕地治理任务;2024年持续深入推进耕地播荒治理扫尾收官工作,努力遏制耕地搭荒增量,全面完成全县耕地播荒治理任务;2025年,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回头看”工作,巩固耕地播荒治理成果,健全樗荒耕地监管长效机制。三、治理范围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标注为“未耕种”,经确认为播荒的耕地(以下简称樗荒耕地)。下列情形不纳入此次治理范围:(一)“双评价”中农业生产不适宜区(评价结
3、果第3级)内的耕地;(二)经批准已实施退耕还林的耕地;(三)严重石漠化、盐碱化区域和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区域内的耕地;(四)一年内耕种过的耕地。四、重点任务(一)明确耕地播荒治理目标任务1 .明确治理目标任务。县自然资源局要及时提供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标注为“未耕种”地图斑矢量数据,加强判图技术支持,全程参与耕地搭荒治理。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整合乡镇、村力量,压实各方治理责任,高效开展“未耕种”地图斑内耕地播荒核实,将治理任务落实到具体位置和地块,采取边核查边治理措施,扎实推进治理工作。于每年6月30日前完成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标注为“未耕种”地图斑实地核查确认耕地樗荒情况,
4、于每年12月30日前完成耕地摺荒治理任务。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工作经费,确保耕地樗荒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等)2 .建立耕地播荒治理台账。各乡镇要组织各行政村以户为单位,逐屯开展播荒耕地登记造册工作,台账内容包括:地块信息(位置、面积、类型等)、治理责任户、治理责任人、治理进度、完成年限等,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对完成治理复耕的地块及时销号。台账每季度更新一次,并按屯、村、乡镇的顺序逐级汇总上报县级,由县级汇总审核上报。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填好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附件6、附件7,审定盖章后分别于每年6月20日
5、、9月20日、10月20日、11月20日、12月5日、12月15日、12月25日前报送县农业农村局(联系人:张其勇,电话:7219798,邮箱:tl7219798)建立完善县、乡、村、屯四级搭荒耕地台账。(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3 .细化制定治理方案。各乡镇强化统筹,以乡镇为单位制定摆荒耕地治理方案,明确具体措施、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结合当地农情时序、农作物特点,稳妥有序推进治理,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4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搭荒耕地复耕复种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挂图作战,发现一块、上报
6、一块、复耕一块、核销一块。建立健全播荒耕地复耕监督机制,将搭荒耕地纳入行政村耕地日常巡查检查重点内容,加强搭荒耕地的巡查、督查和管理,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构建播荒耕地复耕复种长效监督机制。(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一)严格治理援荒承包地1.大力治理耕地承包方椿荒行为。农村土地承包方搭荒承包耕地的,农村土地发包方应督促其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对拒不履行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规定指导村(居)民委员会依法组织农户或合作社、企业等代耕代种,确保耕地不搭荒。鼓励村(居)民委员会与承包方签订防止耕地搭荒承诺书,如所承包的耕地出现播荒情
7、况,承包方可自愿承诺交由村集体组织耕种或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耕代种。对因长期无力耕种或举家外迁等原因造成耕地揩荒的农户,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基础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经营权。(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2.严格治理耕地流转承租方摆荒行为。各乡镇要强化农村承包地流转管理,强化流转合同管理,规范流转合同签订,合同内容中要有防止耕地播荒的相关条款,已签订合同未列入防止耕地搭荒内容的,要及时签订补充协议进行明确。对已流转土地经营权的耕地,弃耕抛荒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责令承租方及时恢复耕种;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含两年)的,承包农户应当终止流转合同并恢复耕种。(牵头单位:各乡镇人
8、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3,严格治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搭荒行为。对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依法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并及时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三)强化政策引导约束1 .对搭荒耕地停止相关补贴发放。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与农民履行保护耕地、防止耕地搭荒责任挂钩,对耕地搭荒一年以上的,取消其次年补贴资格
9、,待复耕复种后再重新纳入补贴范围(由村上报、乡镇确认、县统计)。(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2 .列入重点项目申报负面清单。将耕地樗荒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等项目建设的限制条件,项目申报时必须提供辖区内耕地播荒情况说明,摞荒情况严重的不予支持。(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发改局、乡村振兴局等)3 .纳入相关考核内容。将耕地播荒治理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田长制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相挂钩。(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
10、农村局、发展和改革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等)(四)建立复耕激励机制1 .鼓励各类主体组织复耕复种。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播荒耕地进行统一复耕复种、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分红收益。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播荒耕地复耕复种。推动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播荒耕地复耕复种托管服务。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对利用搭荒耕地复耕复种的各类主体给予适当补贴。(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水利局、农机中心等)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流转摺荒耕地连片发展粮食、甘蔗生产的地方,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项目。对利用摺荒耕地发展粮食、甘蔗生产的种植者,优先给予粮食、甘蔗生产补贴。将耕地搭荒情况
11、纳入粮食、甘蔗生产激励评价内容,与相关激励政策的实施挂钩。(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蔗糖生产服务中心、发改局、财政局等)3 .分类施策促进复耕复种。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出台播荒耕地复耕扶持政策,积极创新支持举措,统筹用好相关资金支持指荒耕地恢复生产。(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发改局、水利局、农机中心等)4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乡镇要健全名单制管理机制,将从事播荒耕地复耕、有融资需求的经营主体纳入“三农贷”等产品名单,通过“桂惠贷”政策予以贷款贴息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和融资服务力度。(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金融服
12、务中心、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支行等)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县耕地樗荒治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县耕地擦荒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黄雷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黄秉辉同志兼任,成员由各成员单位相关人员抽调组成。办公室主要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耕地播荒治理工作推进的综合协调、督促落实,收集工作进度和相关数据材料,跟踪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等。(二)强化监督评价。将耕地播荒治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相关考核并落实奖惩措施。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给予通报表扬和倾斜支持,对工
13、作不力、进度滞后、工作完成质量低的乡镇进行通报、约谈。对重大典型问题的整改进行挂牌督办,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依规处理。(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每年7月1日前、次年1月1日前分别将上半年、上一年度落实耕地搭荒治理专项行动有关工作情况和复耕面积范围等信息报送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梳理汇总后,将有关情况报县人民政府,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上报市农业农村局,抄送县田长制办公室。(四)加强宣传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田长制,积极宣传耕地播荒治理专项行动的有效做法,做好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自觉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附件
14、:1.耕地搭荒情况摸底表(户表)2 .耕地播荒情况登记表(屯、村、乡表)3 .耕地拨荒情况汇总表(县、市、自治区表)4 .未耕种地图斑非播荒耕地排查登记表5 .耕地樗荒治理情况调度表6 .县耕地播荒治理销号审批表7 .县耕地播荒治理销号备案表8 .耕地搭荒情况有关表格填写说明耕地揭荒情况摸底表(户表)户主姓名:电话:住址:市县乡(镇)村组(屯)号指标摺荒地块本行对应总面积一、*1.揖荒地位置(小地名)2.未耕种耕地图斑内3.自然资源部门图斑编号二、面积4.揖荒地面积(亩)三、两区情况(单选)5.粮食生产功能区内6.糖符蔗生产保护区内7.“两区”外四、摆荒时间(单选)8.1年以内9.1至2年内10.2年以上Il.年内新增12.往年遗留五、据荒原因(可多选)13.外出打工或缺劳力14.移民搬迁15.无濯溉设施(或已坏)16.无水源(或已枯竭)17.无机耕道路(或已坏)18.土壤肥力等耕地质量差19.病虫害易发20.受污染严重21.建设项目实施22.灾害损毁或生态退化23.流转后揭荒24.其他原因据荒六、治理情况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