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74762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提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的宗旨。如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会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好的发展。通过动手操作、巧设问题、参与活动等途径,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构建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关键词】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参与实践当前是一个充满求知的世纪,是一个充满人才竞争的世纪。而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不是凭空

2、臆造,而是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一、动手操作,培养创新意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的同时,注意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课堂上,我抓住低年级学生有好奇心、好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摆一摆、拼一

3、拼等,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我先告诉学生用切拼法把己等分的圆柱转化成近似已学过的长方体图形(教具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把教具根据教我所教方法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然后让学生比较自己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体有何关系,讨论怎样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把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图形,都可以推出圆柱的体积等于加2代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通常让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操作时,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时,一方面看操作对不对,对于拼的好的学生,伸出大拇指表示赞扬;对于操作不出来的学生,给以耐心

4、的讲解和帮助。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学生拼出的图形共有多少种,我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汇报时,我有针对性地叫几位拼的不同的同学汇报,把学生拼的一一展示出来,进而归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得出正确结论,从而体验创造成功的愉悦,提高了创新意识。二、巧设问题,激发创造思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教学中就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以撞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及时有效地引导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发散、聚合

5、、想象等能力。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我采取如下步骤:首先出示例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后进行讨论,自己体验。其次让学生概括出三种计算方式:1、长X宽+宽X高+长xj+长X宽+宽X高+长X高;2.(长xJ)2+(宽xj)2+(长X宽)2;3.(长X宽+宽Xj+长X高)2o再次组织学生讨论:三种思路的着眼点有何不同?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第一种思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六个面之和;第二种方法思路根据长方体对面相等的特征列式;第三种是根据长方体的(长X宽+宽X高+长X高)是长方体表面积的一半,最后要求学生比较三种方法哪一种最简便。教学中应视情况对学生所列算式的思路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使他们能品

6、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应特别表扬第三种思路的学生,来激发全班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学习中探求新颖独特的方法和见解,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三、策略开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现是一种乐趣,通过“再创造”来进行学习能够引起学生的更大兴趣,并能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十分有利。例:期末考试,小英的语文、自然成绩和是197分,语文、数学成绩和是199分,数学、自然成绩和是196分,小英哪科成绩最高?你知道小英的各科成绩吗?策略一:学生按题意分析得:(1)语文+自然=197分、(2)语文+数学=199分、(3)数学+自然=196分。方法一:先求三科之和:(197+199+196)2=2

7、96,然后求出:数学:296-197=99、语文:199-99=100、自然:196-99=97方法二:学生观察分式(2)式与(3)式,发现语文比自然多:199-196=3运用和倍关系求出:语文:(197+3)2=100分、数学:199-100=99分、自然:197-100=99分。方法三:先求数学分:方法四:先求自然分。其分析方法与方法二类似。策略二:学生根据(2)式进行假设推理:两科总分199分,必定有一科100分,另一科99分,假设语文99分,数学就应是100分,代入(3)式和(1)式比较,发生矛盾:重新假设语文100分,数学99分,代(3)式和(1)式比较,发现成立,然后由此算出成绩:

8、197-100=97策略三:引导学生用图形或符号分别表示三科成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简单抽象处理,培养学生创建简单的数学模型: +=197(1)代表语文成绩 +0=199(2)表示自然成绩 +0=196(3)表示数学成绩学生学会了建立图形模型,自信心随之增强。如果联想到图形的面积,以上模型又是几何模型,此时,启迪学生利用已有的建立加法、乘法运算定律模型的经验,进行知识迁移,类推出已知三个数(分别用x、y、Z表示)两两求和,求这三个数的问题模型:x+y=197或一般地:x+y=ax+z=199或一般地:x+z=by+z=196或一般地:y+z=c最后这个模型的建立,不仅训练了学生化具体为一般

9、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为中学学习线性方程打好基础。四、举一反三,发展思维能力知识的认知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发展思维能力,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综合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发现知识规律和方法的辐合思维的培养,又要重视知识运用中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的锻炼。如要使7543()商是4位数,O里可以填什么;要使它的商是3位数()里可以填什么。首先让学生由一到多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提出不同答案,再引导学生由多而一进行辐合思维,设想最

10、大填几,最小又该填几,分别说出思考方法,这样使学生思维得到优化和发展。自编应用题也是一种创造性练习,它可以让学生从条件与问题的组合上掌握应用题的结构,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当学生接受一个新的教学知识点或理论时,就能主动探索这一知识点或理论的应用价值,编成题目,从而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根据给出的条件,先编成一道完整的一步应用题,再改编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最后改编成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实际教学中这样的题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思维发散面较广,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争先恐后,大有倾其所有知识之势。这种做法能够帮助学生构筑所学应用题类型的知识

11、网络,同时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中得到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开放练习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独特性。五、开展活动,提高创造能力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探索、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数学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去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实际上体现了“再创造教学”思想,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中所进行的创新虽非创造人类所未知的东西,但起码是学生本人未曾学过的东西。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测算校园沙堆的体积的教学活动。先把学生分成4组,准备好标杆、卷尺、

12、绳子等测量工具,随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沙堆的特点,找出合适的测量方法,测量后组织学生到教室交流结果,肯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沙堆的底面周长和高来求沙堆的体积,甚至有的学生直接量出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沙堆的体积,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使学生对这种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且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具体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知识的价值。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长久的指导和学生知识的积累。首先教师要做到理解和尊重学生。学生喜欢教师才能相对应对其所教学科产生好感,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其积极与教师合作,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其次,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甚至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创新的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参考文献:11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发展【M】课堂优化原理和方法2贾太珍,江启秀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M】教育探索【3】房烈翔,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读与写2017第二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