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传说的文化阐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三丰传说的文化阐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张三丰传说的文化阐释【摘要】张三丰传说虽然主要流传于湖北武当山地区,但其实在镇远古城,历史的沉淀下张三丰的故事流传也许更加丰富,这些故事充当着历史的见证,记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心理情感、政治状况等,对于更加深刻地了解镇远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张三丰;镇远;传说张三丰故事传说早在1993年刘守华先生就对其进行过研究,并概括出了“一个巨大的传说圈”。在这个传说圈中可以发现张三丰故事主要流传在湖北武当山地区,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要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贵州张三丰故事记中,三丰先生本传里有云,张三丰在洪武年间,曾由云南去贵州平越福泉山“朝真礼斗,候诏飞升”,因此对于贵州张三丰故事的研究也都集中于
2、平越福泉山一带。在明史中也有记述:“顾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署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幻。”可见,历史上确实有其人,他生于宋朝,元时效力于朝廷,行道于明朝。一、张三丰传说的类型分析据刘守华在再论张三丰传说中所统计,全国关于张三丰的故事传说已达百篇之多,张三丰故事的流变以形成一个巨大的传说圈。其中刘守华先生主要提及的大部分关于贵州张三丰故事主要分布在平越福泉一带,因传说张三丰在福泉山得道成仙而闻名。本文共搜集流传于镇远的张三丰故
3、事传说10篇,以其内容将故事划分为三类:风物类、惩治类及成仙类。(一)风物类在张三丰故事传说中风物类占有大部分比例,这些风物传说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魅力,在不同的地方由于风景、习俗、人们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产生了变异。关于张三丰故事在镇远的流传,除了原有形态的保留外,增加了当地特有的风景一一桥和当地有名的特产一一酒。其中用豆腐垫底的祝圣桥豆腐桥张三丰补桥栏这些故事,都是张三丰借助神力,在百姓们修桥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把豆腐变成石板来建桥。不准你踩桥中更是动用神力将贪功的官府大人变成石头进行惩罚,大快人心。其次与喝酒有关的包括醉酒除害豆腐桥张三丰与鸡爪滩等。这些故事都是张三丰来到镇远后被美酒所吸引,使得故
4、事在流经镇远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更加容易被当地人所接受并传承下去。(二)惩治类在张三丰故事中,继承了以往道教故事中代表贫民的利益去跟封建官僚和地主阶级做斗争的特点。本文将有关镇远县张三丰关于惩治类的故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惩治封建官僚一一知府大人;另一种是惩治地主阶级一一奸商或者纨尊少爷。在笔者收集的故事里,其中不准你踩桥和张三丰斗知府中生动地表现出张三丰“活神仙”形象。前者给大家展现了一个为升官发财抢占功绩的知府大人;后者展现了一个为了享受官威便强迫所有人都必须前去拜访的知府大人。不同于前两个故事的神化,在张三丰请客里,张三丰就利用了他的聪明才智替百姓做主,抵抗封建官僚的欺压。另一种是惩治地
5、主阶级一一地主、奸商。在奇怪的乞丐和醉酒除害中,事件发生的前提、受害人、受害方式等都不相同,情节是丰富多变的,但结局都是张三丰动用神力对他们做出惩罚,以维护百姓利益。(三)成仙类在三丰先生本传中称,张三丰在洪武年间于贵州平越福泉山“朝真礼斗,候诏飞升”。全国关于张三丰成仙的地点与方式多种多样,在镇远地区的两则故事中就有两种不同方式:神赐仙药和神奇事物。在张三丰成仙中,张三丰收到铁拐李搓给他的“泥疙瘩”,吃后成仙。这一种在神仙的帮助下成仙的说法是受大部分人所认可,在全国分布的张三丰传说中也有提及,但对于喝了当地的“神奇事物”一一酒,从而成仙的传说就只在镇远听到了。相比这两种成仙方式,笔者更信服前
6、者,清溪酒也许更多地掺合了当地老百姓对于自己美酒的喜爱。除了在镇远,平越也有关于张三丰传说的故事,并且比镇远的故事要更加丰富。故事中是由于皇帝随口问:“莫非你成仙了?”这时,张三丰赶忙现身给皇帝磕头:“贫道谢主隆恩!我凡缘早就满了,就只差皇上这句话。”说完便飘然而去。在这里张三丰成仙就不是神赐了,而是皇赐。这种不同的成仙方式的故事就是皇权和神权的又一场交锋较量。二、张三丰传说的文化内涵民间文学不仅是民众自身创造、继承有关生存和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民众认知自我和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从中影射出民众的真实生活,并由隐性和显性特征组合而成,借以复原和再现民族历史的“文化断层”。所谓显性特征是故事情
7、节单元中直接显露出来的,人们可以直接看出表达的意象;而隐性特征则是隐藏于故事背后,需要借助显性特征进一步探索,找出里面所包含民众真正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警示寓意。民间文学中的隐形特征是民众对于当时生存意义的一种价值选择和积极态度,是普通大众在封建社会压迫下对于话语权的一种隐性表达,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黑暗势力的反抗。(一)这些传说故事在原有形态的保留下,添加了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民间传说“不是表现为对风物与习俗的描述,而是表现为用传说来解释风物和习俗的成因与流变”。张三丰传说同样是解释了有关桥和酒的情节单元的原因。历史上古驿道一直是国家命脉,关系着行军作战、情报通达、布宣号令、物资
8、交流、商旅往来等重要事务,具有军事、交通、商贸、邮船等综合功能作用。而镇远就是湘鄂至滇黔通道伤得重要水马驿,既有路驿,又有水驿。镇远可以说是围绕舞阳河而建,山、房屋都围绕在河的两畔,其形状正好是道家的太极图,可见镇远与道家是缘分匪浅的。水驿的存在,使得镇远多古桥,许多流传到镇远的传说跟桥有关联了也就不足为奇。再者,在交通十分不便利的古代,驿道的存在使得四方八达的人们都汇集在镇远,特别是行商贸易的人们,在水驿旁边的桥上休息聊天时,从其他区域听说到的故事也就在镇远流传开来。驿道把边疆和内地连接起来,大批汉族移民涌入云贵高原,把先进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带到了镇远,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产生了
9、交流与转化,形成独具镇远特色的民间文学。除此之外,当地百姓对于张三丰故事里屡次出现的桥也是富有深厚的感情。作为数百年来一直是湘黔滇古驿道咽喉位置的古桥,人们把对封建王朝君主的态度全部体现在了桥上。在清康熙年间为了庆祝康熙皇帝玄烽60寿辰更名为“祝圣桥”,这无疑表露出百姓们对于康熙的尊敬。然而桥上的对联“扫净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山”中,“扫净五溪烟”影射当时少数民族对封建统治的反抗活动,下半句“汉使”很可能指汉光武帝遣马援征“五溪蛮”这个历史事件。对于是赞颂还是嘲讽封建官僚我们暂且不论,但百姓们对于祝圣桥的特殊感情却可以清晰体现,张三丰故事中加有祝圣桥的情节单元也就顺理成章了。张三丰的故事在流变
10、到镇远的时候,加入了当地的特色一一清溪大曲酒,也就是现在的青酒,展现了当时镇远人民的生活状态。青酒的产生与镇远的青龙洞也有些许关联,在古时候“青”也是指东方的玄鸟,它象征着一种活力与生机,隐含着一种人类潜意识的内心渴望。镇远县里居住的主要是苗族和侗族,他们热情好客,酒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民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喝杯青酒,交个朋友”更是青酒在镇远的深刻体现,他们那种坦诚、朴实、热情的处事原则与价值观在故事中也都有所体现。镇远百姓通过自己的想象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使得张三丰故事赋予了独特的心理性格与民族气质。(二)这些传说故事反映了张三丰与官僚、地主阶级斗争纵观道教发展史
11、,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南北朝以前为抑道时期,南北朝及以后为崇道时期,明清为衰落期。很多张三丰的故事中都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对于道教的推崇,具体表现在就是帝王对于张三丰的膜拜典依赖。本人认为原因有三,首先,利用道教统治民众。道教宣扬的教义是告诫人们遵守现世的封建秩序,倡言以忠孝仁义为本;同时它吸取了佛教的思想,宣扬因果报应,让人们甘心忍受封建社会的苦难,俯首于统治者之下;还有那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潜心于虚幻玄道的想法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是有利的。其次,道教是在中国汉族中发展起来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在鬼神迷信和巫观方术之上发展起来的。由于鬼神迷信和巫规方术在民间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是社会上一
12、支不容封建统治者忽视的社会力量,因而有利用道教的巨大价值。其实,除汉族外,道教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有所涉及的。据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所载,湘西苗族信仰中就有一位梅山神,有传闻这位梅山神就是道门传人,咒语大多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来收尾。可见道教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因此,道教便成为“装饰在贫苦人民锁链上虚幻的花朵”,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在明清两朝,随着封建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道教便开始衰落。因为道教告诉人们可以通过道德的修养和身心的修炼求得鬼神相助,摆脱现在残酷的苦难。在人们加入道教后,他们按自己的理解在抽象的一般形式中,加入了自己对于阶级的理解,集中体现在反对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因而
13、引发了许多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虽然最终在地主阶级和封建官僚的联合镇压下纷纷失败,但依然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借助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进行了强有力的政治统治,道教也就此衰落下来。特别是在豆腐桥的故事中,驻扎在镇远铁溪的军队,虽说在表面上是利用酒香引诱张三丰,使得筑桥差点失败,最终只能用豆腐补上,但实际上是封建官僚势力跟道教的一次隐性斗争。在醉酒除害中更是地主阶级欺压百姓,甚至强抢民女,但最终被张三丰动用神力所打败。在这些故事里,张三丰不仅代表着受苦受难的普通民众同恶势力做斗争,同时也代表着道教与封建官僚、地主阶级做抗争。不仅如此,在张三丰成仙的传说里,故事表面简单的神仙赐药和皇帝口封这两种成
14、仙方式,其实是神权与皇权激烈交锋的结果。(三)这些传说受到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社会生活中的是非、美丑,往往蕴含在动人的传说里。”张三丰的传说故事里,无论情节单元怎么改变,无不体现出百姓们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假恶丑的鞭挞,那些得到张三丰帮助的人们,无不具有善良的道德品质。醉酒除害中善良的酒馆老板女儿被地主少爷欺凌,张三丰挺身而出惩罚了少爷。张三丰请客里张三丰更是用智慧救出了被知府强抢的善良民女。几篇关于修桥的故事都是张三丰帮助善良的百姓解决困难,最终成功建桥。他们因为勤劳朴实、忠诚孝顺而得到回报,那些欺压百姓的知府、地主则受到了惩罚。如不准你踩桥里知府被变做了石头,日日夜夜接受风吹日晒;醉酒除害里
15、的地主家少爷被变做了乌龟;张三丰请客里的知府被张三丰做手脚吃坏肚子;等等。这些故事里无不体现着对朴实善良、诚实勇敢、乐于助人这些优良品质的歌颂赞扬,对欺压百姓的恶势力的揭露批判。除此之外,还反映出了一定的宗教思想,尤其是道教思想,主要表现在百姓们对神仙的崇拜。在百姓们的心目中,各种人力所无法做到的事情,神仙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到,并且普世渡人。因此每当修桥的最后关头桥工们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张三丰都会适时出现,利用神力帮他们渡过难关。而且在封建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时期,百姓受到各种压榨剥削,但道教告诉人们可以通过道德的修养和身心的修炼求得鬼神相助,摆脱现在残酷的苦难,于是人们在困难的紧要关头就
16、会寄希望于神仙的帮助。经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传统文化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封建专制主义。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就是地位最崇高之人,君权一定高于世间一切。因此君权和神权一直都是互相冲突的状态,但是专制主义在政治上一向都表现出君主政治的权威性和至尊至圣。醉酒除害里张三丰就惩罚了强抢民女的地主,豆腐桥里张三丰被清溪士兵放出的酒香吸引,放下筑桥的石头立刻喝酒去了。如果故事里张三丰是宗教的代表人物,那么士兵便是封建官僚的代表,宗教毕竟只是君王借来统治百姓的工具,如若一旦势力影响威胁到了帝王权威,那么必定会受到打压。同时在张三丰生平那么多的称号里,“通微显化大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这些皇帝御封的口号无不显示着:即使“活神仙”再神通广大,也必须先得到皇权的承认才是正道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