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和“3815”战略的关键之年。今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两个确保”(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三个提升”(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强化“两个驱动”(科技和改革创新驱动),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
2、宜业和美乡村。202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6.37亿元,现价增10%、可比价增6%;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一、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坚决扛牢粮油生产政治责任。推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加大复种指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抓好粮食增产措施落实见效,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抓好油料生产工作。2024年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6.88万亩、总产IlO万吨,油料23.9万亩以上。(二)有效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运用“菜篮子”党政同责考核指挥棒作用,重点抓好蔬菜、畜牧业、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大“菜篮子”重点产品应急保供生产基地建设。
3、2024年,全市种植蔬菜面积在73万亩,产量达110万吨以上;出栏生猪347万头、肉牛18.6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128亿元以上;水产品产量10.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9.18亿元以上。(三)狠抓农业防灾减灾。密切关注冬季低温冻害、冬春干旱、夏秋洪涝灾害、病虫草鼠害发生,加强与气象和水利部门协作,及时准确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根据天气灾害、病虫灾害发生规律和农作物生物特性,及早指导农户、种植大户、企业科学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做到主动科学避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要科学有效做好灾后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灾后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或人畜共患病流行。(四)严格落实扶持政策。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4、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重点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分区分类包片开展精准技术指导,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综合效益。加强农资供需调度,保障农业生产需要。二、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五)抓实现代农民培训工程。针对性的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农民,开展从种(养)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的全产业链培训,以及农业经营管理、农村电商、乡村治理、社会化服务等培训。2024年,全市计划组织开展现代农民培训13.07万人次,每户至少有1-2人熟悉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明白知晓国家惠农政策及农业农村领域的法律法规。(六)抓实防返贫监
5、测帮扶机制。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开展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早发现早介入精准帮扶,动态清零。(七)抓实经营性收入。推进重点产业提高效益,全面实施XX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引导农民加入各类生产、加工、销售、储运合作社,抱团发展。培育推动乡村特色手工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提升附加值。创新担保产品,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增量降费。(八)抓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盘活各类资源要素,推动做实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2024年实现每个行政村集体经
6、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九)抓实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绑定、合作社与农户绑定工作,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培育力度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持续开展产业帮扶,接续巩固对易致贫户、不稳定户、突发困难户中的产业救助对象实现产业帮扶救助全覆盖。(十)抓实财政衔接资金。将支持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带动脱贫人口增收。202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比重分别不低于65%、53%o三、“七个提高”夯实农业强市基础(十一)提高组织化程度。实施市场主体倍增“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加快招引培育一批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在每个产业、每个链条环
7、节选择若干个成长性好、潜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将现有的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规范提升后,动员晋升为农业企业。将现有的农业企业规范提升后晋升为农业龙头企业。2024年,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346户以上,全市农业企业净增1800户以上。(十二)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强链补链延链,聚焦“林、茶、果、牛、糖、菜、中药材、咖啡”等优势产业,深入分析产业现状、市场前景,围绕提升价值链健全建强产业链,坚持宜长则长,能精深才精深,做到有针对性地补齐链条,精准补链,把XX优质的农产品由自我消费型向商品经济型转变,把产业从低价值区向高价值区转变。2024年争取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达8
8、%以上。统筹发展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培育要素聚集、产业链条完备的园区,引导精深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效应,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率。甘蔗产业要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全程机械化、副产品综合利用力度。茶产业要提升精深加工、企业品牌引领水平,用名山茶的品牌、多元化的产品不断扩大XX茶的市场份额。核桃产业要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脱皮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全资源利用创新型产品研发。XX坚果产业要在提升原果品质和产量上下功夫。林产业要加快现有林草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做强做大木竹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推进林板一体化发展。年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到346户以上。(十三)提
9、高设施农业标准。以县为单位,摸清各地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制定发展规划或方案,选择水源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发展设施农业。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高质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寻找适宜、高效作物替代,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聚焦重点,种植业上,以花卉、蔬菜、小浆果为重点,建设一批全年生产、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高端生产设施;抓住政策机遇,在水稻主产区建设一批水稻集中育秧中心。畜牧业上,以生猪、肉牛和家禽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场和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在甘蔗种植上,以配套水利设施为主。在面积大的水果、坚果产区,研究探索轨道上山设施,解决运输难问题。同时,发挥好财政
10、资金撬动作用、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发行专债、政策性金融、贷款贴息等方式拓宽设施农业资金渠道。(十四)提高科技赋能水平。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积极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引进涉农科研院所、高校与涉农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发挥现有专家工作站作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运用,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交易平台的线上、线下融合,积极抓好临翔区大牲畜交易中心“一站式”的线上交易平台、双江县茶产业数字化交易平台和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水平。聚焦农业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科技需求,大力推进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
11、农机农艺结合、生产实用技术等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围绕“保护一批本地特色优良种质、选育一批新品种、创建一批示种业示范园、推广一批新品种、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培育一批种业企业”六个一批的总体思路,重点培育一批种植业和畜牧业种业基地。持续深入开展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开展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建设,提升全程机械化程度。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2024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6.7%以上;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基本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基本构建产学研用育种体系,完成2个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十五)提高冷链物流水平。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县
12、(区)积极建设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吸引生鲜电商、农产品加工等冷链物流上下游企业入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提质升级城乡居民消费。积极推进镇康县边境特色工业园区冷链物流基地、XX工业园区综合配送产业园、沧源低族自治县冷链物流中心、云县南汀河流域幸福林果(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基地、XX缅宁府肉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改善产地公共冷库设施条件,强化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级分拣、初加工、产地直销和配送等能力,提高农产品产后集散和商品化处理效率。充分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集中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及商
13、品化处理配套设施设备,满足田头预冷、冷藏需求,同时支持有需求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公共型冷藏保鲜设施,服务当地农民,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4年,全市力争实现新增冷链仓储设施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十六)提高标准化程度。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目录管理等制度,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继续做好产业基地认定,新增绿色有机基地认证50万亩,认证产品60个。加快推进双江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创建工作。积极做好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省级名品名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一村一品”专业村、地理标志产品等申报工作,做好品牌策划、宣传、推广,采取形式多样的品牌推
14、介,全面提升凤庆滇红茶、XX坚果、助库大叶种茶、XX普洱茶、孟定蔬菜等品牌知名度。围绕“林、茶、果、牛、糖、菜、中药材、咖啡”等优势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级公共品牌。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建设,切实改变“自己的产品贴别人的牌”的窘境,进一步扩大我市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十七)提高税收贡献率。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和服务等相互融合,带动产业链前延后伸,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帮助扶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晋升规上企业。立足乡土特色和自然资源禀赋,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更多“单品冠军”,形成“小产品、大产业”发展格局。认真宣传落实
15、减税降费、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助企惠企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四、推进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十八)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围绕三年行动确定的发展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以高质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寻找适宜、高效作物替代,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着力把农业产业布局调优、规模调大、产业调强、品牌调响、效益调高,提升土地产出率。(十九)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逐年提高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总产值比。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持续开展绿色食品名企评选表彰等宣传推介,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
16、品品牌,推进“云品出滇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二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健全完善招商要素,做实一批项目储备,做精一批项目包装;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锁定国际国内领军企业、知名企业、重点企业,着力实施农业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定位招商,积极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销售等企业,并按照“六个一”服务推进机制,优化招商服务工作。2024年,每县(区)力争完成农业类等招引项目29个。(二H)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与缅北地区跨境农业合作,重点推进甘蔗、橡胶和其他经济作物基地建设,粮食和饲料进出口方面的合作,推动项目深化,增进中缅胞波情谊,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五、不断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二十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集成推广高效施肥、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