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投资新基建的内在逻辑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资金投资新基建的内在逻辑浅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保险资金投资新基建的内在逻辑浅析引言:新基建不同于新技术,对新基建的成功投资可能使保险公司凤凰涅槃,成为行业的翘楚。如果单纯地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险资投资新基建可以说是行者无疆;但从打造生态圈的战略角度来看,投资新基建对保险公司来说可谓战略意义非凡,未来保险业战略投资新基建的重点应当集中于区域性的医疗信息一体化、医疗控费信息系统、线上医疗诊断、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系统,以及以车为载体的信息处理系统、第三方认证/证据平台和药品福利管理平台等领域。新基建最近非常热门,谁都想着来分杯羹,但就其涉及的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
2、七大领域来看,似与保险主业的关系不强。那么,保险业投资新基建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新基建不同于新技术,它是指金融科技(FinTeCh)和保险科技(InsurTech)中有可能成为基础设施的部分。就绝大部分保险企业而言,它们目前还不是科技公司,且也很难在短期内转变成为科技企业。在负债端,保险企业,特别是大型保险企业将把搭建面向未来的金融理财、健康服务、车生活和养老等各种生态圈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在投资端,保险企业需要把大量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运作出去。综合上述这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就能找到险资投资新基建的内在逻辑。一、获取投资收益:险资行者无疆从理论上看,如果单纯是为获取投资收益,
3、险资在新基建的七大领域,即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是可以行者无疆的。所以,目前各主要保险公司均有意加码新基建。如平安资管透露,将会加大在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力度,未来投资将会向5G、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延伸。新华资管近期以债权的方式投资了IDC项目(大数据中心)及部分城市的轨交项目。险资所具有的大规模、长期限特点及对安全性的高要求与新基建投资有很强的适配性。但部分新基建领域所具有的新兴产业特征,则可能不符合保险投资的安全性要求。因为新兴产业往往具有技术快速迭代、战略不确定性和成本迅速变化等特性。新出
4、现的技术一旦替代现有技术,前期的技术投入马上会白费,这也是新兴产业投资所具有的高技术风险。所以,那些技术尚不成熟的项目,可能更适合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的方式资本。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选择有多种,而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稳定且成型的则是所有战略选择的重中之重。同时,产业发展的外在性、产业机会与障碍的转变,以及选择什么时机、什么领域进入等也都是新兴产业投资应考虑的战略风险。再有,如果保险资管公司发现拟投企业的团队缺乏足够的战略应变能力,那么原本有望成为行业头部企业的投资对象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失败。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制约了险资对新基建领域的投资。由于新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从规模经济、范
5、围经济的角度看,险资投资的新基建如不能成为行业第一家或具有垄断能力的寡头,则往往意味着投资的失败。所以,险资对新基建领域投资对象的选择应非常慎重。例如,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如果险资投资的不是有电力背景的股东的项目,则可能意味着该充电桩不能成为某区域的独家或寡头供应商,投资项目失败的概率也就就显著升高。笔者注意到,现在有不少地方都在建IDC项目(大数据中心),尽管这类项目非常适合保险资金投资,但如果各家都去投资的话,那么很快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样的投资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因此,目前有不少业内专家都在呼吁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统筹规划,但受技术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不高等的限制,对新基建投资存
6、在的上述问题远不是出台一部规划就能解决得了的。险资应深知其中的风险所在,更须理性地把握其中的商机。二、打造生态圈:险资行者有界(一)险资投资的战略意义险资投资新基建的战略意义在于构建生态圈。因此,如果能将新基建投资聚焦于生态圈的底层技术,则既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又可实现构建生态圈的战略意图。当然,商业生态圈内的企业均具有共同进化性和价值共创性的特点,其中,智能化的金融科技是支撑,开放、共享的应用场景则是金融生态圈的支架。如中国平安在“金融+生态战略中就明确提出要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同时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作为底层的核心技术(见图1)。中国
7、平安董事长提出了构建生态圈的五大核心要素:第一它必须是一个入口;第二它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小规模平安不会去碰;第三,它必须有高的门槛,如果这个门槛建立不起来,平安就会退出;第四,它必须能转化成价值,如果所建立的那个生态,无法对金融产生价值转换,肯定不能做;第五,可以组制,可以快速发展。平安的五大生态圈里也有小生态圈。对这些小生态圈,要不要进入、何时进入,平安也是有原则的,即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险资投资构建生态圈的模式选择从金融生态圈的建设看,有三种模式可以选择,即平台核心型生态圈、产业协同型生态圈和产品组合型生态圈。其中,平台核心型生态圈要求核心企业负责打造核心平台,通过平台将多个企业和用
8、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多维市场网络。平台企业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则和交易规则,把生态圈打造成一个价值网络,借以获得更多的客户,提高客户资源利用率。平台核心型生态圈要求核心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如果保险企业能够在新基建投资中选准核心技术,并逐步让这项核心技术实现从O到1的转变,就奠定了其在生态圈中的垄断地位。可以说,阿里淘宝商城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模式。1 .中国人保的四个生态圈中国人保提出打造四个生态圈,即消费生活生态圈、车主生态圈、健康养老生态圈和“三农生态圈(如图2所示),其核心就是要围绕车主买车、用车、养车、玩车和卖车的五个环节需求,嫁接外部资源,解决车主在这五个环节上的痛点问题,形成
9、消费闭环。人保的生态圈有点类似于产业协同型的生态圈,即把与车有关的各个产业,如生产厂、修理厂、加油站、洗车行、道路救援、银行、车友俱乐部以及二手车买卖等与车主消费有关的行业都嫁接到其生态圈里来。2 .平安的产品组合型生态圈产品组合型生态圈是以客户为中心,把某类客户需要的产品都通过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如平安的一账通就是通过万里行积分的方式,把客户在平安集团的各种消费,以积分的形式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生态圈。3 .中国人寿的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圈中国人寿注重于构建大健康大养老的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圈,通过旗下的投资类公司和平台已参与了医药、医疗和养老的板块投资。如2019年,中国人寿投资入主的万达信息,就是一家
10、注重医疗信息化的上市公司。就万达信息和中国人寿未来在医疗领域的合作,中国人寿董事长匡涛的概括是“一横一纵所谓一横”,是指拓展全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不仅有疾病治疗,还有对个体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监测、亚健康预防和疾病干预等日常健康管理。在合作中,一方面,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将携手共同服务国家和地方的医保局和卫健部门,推动区域健康平台、医保控费、慢病管理等项目建设,另一方面,万达信息自身也将开发相应的健康管理平台“蛮牛健康,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所谓“一纵J是指创新保险产品的开发与服务。以服务全人群为目标,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将协同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开发出覆盖面更广、惠及人群更
11、多的保险产品,采取“保险+健康管理的模式来推动医疗数字化升级,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地。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互动构造的健康生态圈有点类似于产品组合型的生态圈。总的来看,保险公司生态圈更多的是基于数据打造起来的,一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养老服务、医疗给付都是基于数据的一种服务。如对亚健康群体、慢病患者、家族遗传病患者等的提前干预、预防、治疗都以获取数据为基础。财产保险公司车主生态圈的打造也是以车主的买车、卖车、玩车、养车、用车,乃至单纯出行和未来无人驾驶等数据的获取为基础的。因此,保险公司在新基建投资领域应重点关注数据的获取和应用技术,这在大类上属于新基建中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个大概念
12、,其中有很多亚类,核心的就是深度学习和数据算法,保险公司如果集中投资具有深度学习和数据算法优势的公司,能为搭建生态圈找到支撑的底层技术,这样的投资就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1总之,从打造生态圈的角度来看,险资在新基建的投资就必须做到行者有界,这个界就是人工智能。哪家保险公司有实力聚焦于深度学习和数据算法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哪家公司就有可能赢得未来,三、投资新基建:险企涅槃的支点(一)投资新基建对处于不同市场地位的险资有着不同的意义新基建确实不同于新技术,对新基建的成功投资可能使保险公司凤凰涅槃,成为行业的翘楚,与主要竞争对手进一步拉大差距。如果险资只想成为单纯的财务投资者,那么是可以在新基建的七大领域
13、行者无疆,任意投资的。但如果想对未来生态圈的架构有实质性的影响,则其应成为真正的战略投资者。建议聚焦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数据算法等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对头部企业来说,确实应深入考虑是否转变成为一家科技公司,至少应真正成为未来生态圈底层技术的实际控制人,否则如果未来生态圈没有自己掌控的底层技术,是很难有长期的竞争实力的。对一些腰部企业来说,如果有实力和机会抓住新基建所赋予的战略机遇,是可以实现凤凰涅槃,从第二梯队晋升到第一梯队的。当然,这需要有很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公司的决策团队能精准判断未来技术的变化趋势和选准好的投资标的。对于尾部企业来说,只能运用成熟的公开技术打造生态圈,它们可能会引入更多的
14、场景来弥补在底层技术方面的不足,但这种生态圈只能作为一种吸引客户的手段,很难有真正的竞争实力。(二)新基建的定义是变化的那么,究竟应如何理解新基建投资中的基础设施?笔者认为,美国外国投资风险评价现代化法案2018中对关键基础设施和敏感个人数据的定义可以为险资投资新基建提供一些思路。2018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外国投资风险评价现代化法案2018,加强了对外国资本在美国并购项目的所谓“国家安全”的审查,其中特别提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有权就涉及关键基础设施(Criticalinfrastructure)关键技术(CriticaItechnoIogy)及敏感个人数据(SenSitiVePerS
15、Onaldata)对美国企业的“任何其他投资“(anyotherinvestments)进行安全审查。所谓关键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在电信、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水利设施、金融、港口、国防工业等方面的28个子类,在金融领域,主要是指某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证券和期权交易所,以及提供核心处理服务的供应商。所谓敏感个人数据就是可识别的数据(identifiabledata),包括基因数据和可用来识别个人身份和跟踪行踪的数据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认为,如果生命科技企业和人寿保险公司有能力获取超过IOc)万的个人可识别的数据,那么就需要对并购事项进行主动申报,接受美国的安全审查。2017
16、年1月,蚂蚁金服宣布以8.8亿美元收购美国支付企业一一速汇金,最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因涉及敏感个人信息为由予以否决,这其中也有将支付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潜在含义。因为从美国的立法来看,具有核心处理服务功能的金融供应商就是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如果该供应商处理的是敏感的个人信息,即便是集成的数据、匿名数据、加密数据,但只要有能力拆分或解密,就有可能构成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也是险资涉足新基建领域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四、对险资投资新基建领域的建议新基建概念本身在不断地变化着,人们对新基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打造生态圈的角度看,新基建确实给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支点。结合保险行业的自身特点,笔者认为下面几个方面未来应当成为保险业战略投资新基建的重点:第一,区域性的医疗信息一体化。如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医保卡、医疗数据、医保支付结算的一体化信息系统。这类运用人工智能的信息处理能力供应商具有基础设施的功能,应当成为险资关注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