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原理及使用与配置解释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LAN原理及使用与配置解释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为什么需要V1.AN1.1、 什么是V1.AN?V1.AN(Virtual1.AN),翻译成中文是“虚拟局域网:1.AN可以是由少数几台家用计算机构成的网络,也可以是数以百计的计算机构成的企业网络。V1.AN所指的1.AN特指使用路由器分割的网络也就是广播域。在此让我们先复习一下广播域的概念。广播域,指的是广播帧(目标MAC地址全部为1)所能传递到的范围,亦即能够直接通信的范围。严格地说,并不仅仅是广播帧,多播帧(MUItiCaStFrame)和目标不明的单播帧(UnknoWnUniCaStFrame)也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畅行无阻。本来,二层交换机只能构建单一的广播域,不过使用V1.AN功
2、能后,它能够将网络分割成多个广播域。1.2、 未分割广播域时将会发生什么?那么,为什么需要分割广播域呢?那是因为,如果仅有一个广播域,有可能会影响到网络整体的传输性能。具体原因,请参看附图加深理解。图中,是一个由5台二层交换机(交换机15)连接了大量客户机构成的网络。假设这时,计算机A需要与计算机B通信。在基于以太网的通信中,必须在数据帧中指定目标MAC地址才能正常通信,因此计算机A必须先广播“ARP请求(ARPReqUeSt)信息”,来尝试获取计算机B的MAC地址。交换机1收到广播帧(ARP请求)后,会将它转发给除接收端口外的其他所有端口,也就是FlOOding了。接着,交换机2收到广播帧后
3、也会FloOding。交换机3、4、5也还会Floodingo最终ARP请求会被转发到同一网络中的所有客户机上。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个ARP请求原本是为了获得计算机B的MAC地址而发出的。也就是说:只要计算机B能收到就万事大吉了。可是事实上,数据帧却传遍整个网络,导致所有的计算机都收到了它。如此一来,一方面广播信息消耗了网络整体的带宽,另一方面,收到广播信息的计算机还要消耗一部分CPU时间来对它进行处理。造成了网络带宽和CPU运算能力的大量无谓消耗。1.3、 广播信息是那么经常发出的吗?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广播信息真是那么频繁出现的吗?答案是:是的!实际上广播帧会非常频繁地出现。利用TCP/I
4、P协议栈通信时,除了前面出现的ARP外,还有可能需要发出DHCP、RIP等很多其他类型的广播信息。ARP广播,是在需要与其他主机通信时发出的。当客户机请求DHCP服务器分配IP地址时,就必须发出DHCP的广播。而使用RIP作为路由协议时,每隔30秒路由器都会对邻近的其他路由器广播一次路由信息。RlP以外的其他路由协议使用多播传输路由信息,这也会被交换机转发(F100ding)。除了TCP/IP以外,NetBEUI、IPX和APPleTalk等协议也经常需要用到广播。例如在WindOWS下双击打开“网络计算机”时就会发出广播(多播)信息。(WindOWSXP除外)总之,广播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是一
5、些常见的广播通信:ARP请求: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RIP:一种路由协议。DHCP:用于自动设定IP地址的协议。NetBEUI:WindoWS下使用的网络协议。IPX:NOVeIINetWare使用的网络协议。AppleTalk:苹果公司的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网络协议。如果整个网络只有一个广播域,那么一旦发出广播信息,就会传遍整个网络,并且对网络中的主机带来额外的负担。因此,在设计1.AN时,需要注意如何才能有效地分割广播域。1.4、 广播域的分割与V1.AN的必要性分割广播域时,一般都必须使用到路由器。使用路由器后,可以以路由器上的网络接D(1.ANInterface
6、)为单位分割广播域。但是,通常情况下路由器上不会有太多的网络接口,其数目多在14个左右。随着宽带连接的普及,宽带路由器(或者叫IP共享器)变得较为常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上面虽然带着多个(一般为4个左右)连接1.AN一侧的网络接口,但那实际上是路由器内置的交换机,并不能分割广播域。况且使用路由器分割广播域的话,所能分割的个数完全取决于路由器的网络接口个数,使得用户无法自由地根据实际需要分割广播域。与路由器相比,二层交换机一般带有多个网络接口。因此如果能使用它分割广播域,那么无疑运用上的灵活性会大大提高。用于在二层交换机上分割广播域的技术,就是V1.AN。通过利用V1.AN,我们可以自由设计
7、广播域的构成,提高网络设计的自由度。二、实现V1.AN的机制2.1、 实现V1.AN的机制在理解了“为什么需要V1.AN”之后,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交换机是如何使用V1.AN分割广播域的。首先,在一台未设置任何V1.AN的二层交换机上,任何广播帧都会被转发给除接收端口外的所有其他端口(日。Oding)。例如,计算机A发送广播信息后,会被转发给端口2、3、4o这时,如果在交换机上生成红、蓝两个V1.AN;同时设置端口1、2属于红色V1.AN、端口3、4属于蓝色V1.AN。再从A发出广播帧的话,交换机就只会把它转发给同属于一个V1.AN的其他端口也就是同属于红色V1.AN的端口2,不会再转发给属
8、于蓝色V1.AN的端口。同样,C发送广播信息时,只会被转发给其他属于蓝色V1.AN的端口,不会被转发给属于红色V1.AN的端口。就这样,V1.AN通过限制广播帧转发的范围分割了广播域。上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以红、蓝两色识别不同的V1.AN,在实际使用中则是用“V1.ANID”来区分的。2.2、 直观地描述V1.AN如果要更为直观地描述V1.AN的话,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将一台交换机在逻辑上分割成了数台交换机。在一台交换机上生成红、蓝两个V1.AN,也可以看作是将一台交换机换做一红一蓝两台虚拟的交换机。在红、蓝两个V1.AN之外生成新的V1.AN时,可以想象成又添加了新的交换机。但是,V1.AN生成
9、的逻辑上的交换机是互不相通的。因此,在交换机上设置V1.AN后,如果未做其他处理,V1.AN间是无法通信的。明明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但却偏偏无法通信一一这个事实也许让人难以接受。但它既是V1.AN方便易用的特征,又是使V1.AN令人难以理解的原因。2.3、 需要V1.AN间通信时怎么办?那么,当我们需要在不同的V1.AN间通信时又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再次回忆一下:V1.AN是广播域。而通常两个广播域之间由路由器连接,广播域之间来往的数据包都是由路由器中继的。因此,V1.AN间的通信也需要路由器提供中继服务,这被称作“V1.AN间路由二V1.AN间路由,可以使用普通的路由器,也可以使用三层交换机
10、。其中的具体内容,等有机会再细说吧。在这里希望大家先记住不同V1.AN间互相通信时需要用到路由功能。三、V1.AN的访问链接3.1、 交换机的端口交换机的端口,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访问链接(ACCeSS1.ink)汇聚链接(TnJnk1.ink)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依次学习这两种不同端口的特征。这一讲,首先学习“访问链接二3.2、 访问链接访问链接,指的是“只属于一个V1.AN,且仅向该V1.AN转发数据帧”的端口。在大多数情况下,访问链接所连的是客户机。通常设置V1.AN的顺序是:生成V1.AN设定访问链接(决定各端口属于哪一个V1.AN)设定访问链接的手法,可以是事先固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所连的计
11、算机而动态改变设定。前者被称为“静态V1.AN”、后者自然就是“动态V1.AN”了。3.2.1、 静态V1.AN静态V1.AN又被称为基于端口的V1.AN(PortBaSedV1.AN)。顾名思义,就是明确指定各端口属于哪个V1.AN的设定方法。由于需要一个个端口地指定,因此当网络中的计算机数目超过一定数字(比如数百台)后,设定操作就会变得烦杂无比。并且,客户机每次变更所连端口,都必须同时更改该端口所属V1.AN的设定一一这显然静态V1.AN不适合那些需要频繁改变拓补结构的网络。3.2.2、 动态V1.AN另一方面,动态V1.AN则是根据每个端口所连的计算机,随时改变端口所属的V1.ANo这就
12、可以避免上述的更改设定之类的操作。动态V1.AN可以大致分为3类:基于MAC土也址的V1.AN(MACBasedV1.AN)基于子网的V1.AN(SubnetBasedV1.AN)基于用户的V1.AN(USerBaSedV1.AN)其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根据OSl参照模型哪一层的信息决定端口所属的V1.ANo基于MAC地址的V1.AN,就是通过查询并记录端口所连计算机上网卡的MAC地址来决定端口的所属。假定有一个MAC地址“A”被交换机设定为属于V1.AN“10”,那么不论MAC地址为“A”的这台计算机连在交换机哪个端口,该端口都会被划分到V1.ANIO中去。计算机连在端口1时,端口1属于V1.
13、ANl0;而计算机连在端口2时,则是端口2属于V1.ANl0。基于子网的V1.AN,则是通过所连计算机的IP地址,来决定端口所属V1.AN的。不像基于MAC地址的V1.AN,即使计算机因为交换了网卡或是其他原因导致MAC地址改变,只要它的IP地址不变,就仍可以加入原先设定的V1.ANo因此,与基于MAC地址的V1.AN相比,能够更为简便地改变网络结构。IP地址是OSl参照模型中第三层的信息,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基于子网的V1.AN是一种在OSl的第三层设定访问链接的方法。基于用户的V1.AN,则是根据交换机各端口所连的计算机上当前登录的用户,来决定该端口属于哪个V1.AN。这里的用户识别信息,一
14、般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登录的用户,比如可以是WindOWS域中使用的用户名。这些用户名信息,属于OSl第四层以上的信息。总的来说,决定端口所属V1.AN时利用的信息在OSl中的层面越高,就越适于构建灵活多变的网络。3.2.3、 访问链接的总结综上所述,设定访问链接的手法有静态V1.AN和动态V1.AN两种,其中动态V1.AN又可以继续细分成几个小类。其中基于子网的V1.AN和基于用户的V1.AN有可能是网络设备厂商使用独有的协议实现的,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互联有可能出现兼容性问题;因此在选择交换机时,一定要注意事先确认。下表总结了静态V1.AN和动态V1.AN的相关信息。种类解说静态V1.AN(基于
15、端口的V1.AN)将交换机的各端口固定指派给V1.AN动态V1.AN基于J(AC地址的V1.AN根据各端口所连计算机的HAC地址设定基于子网的V1.AN根据各端口所连计算机的IP地址设定基于用户的V1.AN根据端口所连计算机上登录用户设定四、V1.AN的汇聚链接4.1、设置跨越多台交换机的V1.AN到此为止,我们学习的都是使用单台交换机设置V1.AN时的情况。那么,如果需要设置跨越多台交换机的V1.AN时又如何呢?在规划企业级网络时,很有可能会遇到隶属于同一部门的用户分散在同一座建筑物中的不同楼层的情况,这时可能就需要考虑到如何跨越多台交换机设置V1.AN的问题了。假设有如下图所示的网络,且需
16、要将不同楼层的A、C和B、D设置为同一个V1.ANo这时最关键的就是“交换机1和交换机2该如何连接才好呢?”最简单的方法,自然是在交换机1和交换机2上各设一个红、蓝V1.AN专用的接口并互联了但是,这个办法从扩展性和管理效率来看都不好。例如,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再新建V1.AN时,为了让这个V1.AN能够互通,就需要在交换机间连接新的网线。建筑物楼层间的纵向布线是比较麻烦的,一般不能由基层管理人员随意进行。并且,V1.AN越多,楼层间(严格地说是交换机间)互联所需的端口也越来越多,交换机端口的利用效率低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也限制了网络的扩展。为了避免这种低效率的连接方式,人们想办法让交换机间互联的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