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6302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中医理法方药--知止.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标题:自学中医理法方药打印本页1作者:知止时间:2010-1-721:07标题:自学中医理法方药前一阵头脑一热,接受了玄隐子师兄的邀请,要写个偏于理论方面自学中医的小册子,要求务必通俗。这一阵有时间开始写,发现自己以为明白的东西其实不太明白,说不清楚。所以写起来突出的感觉就是费劲!但还是硬挤着写了点,今天开始陆续在这里发,请各位师友多加指正。尤其是初学中医的和自学中医的朋友,发现哪里写得实在看不懂,请热烈拍砖。本人将不胜感谢!本帖最后由知止于2010-1-721:36编辑作者:知止时间:2010-1-721:18标题:第一章:理一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学习中医,正确掌握和运用中医知识与技能,有一个最

2、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明医理。医理不明,纵然知道很多中医学的知识,但使用起来可能会不得要领,甚至动手便错。中医的医理并不是一大套高深玄妙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而是自然之道,就是人本来如此的、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千万年来都没更变过的那些生命规律。比如人总是要吃喝拉撒睡,这吃喝拉撒睡的规律或机制,也就是最基本的医理。失眠、便秘、厌食、胃肠疾病等等,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问题,各种对治的药品或保健品经常在各式的广告中出现,似乎能够说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和对治的乏效。我们如果不清楚这此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机制,不知道如何调节以帮助其守持或回归到常态,从而断绝出现问题的原因,只在业己出现的结果上大做文章,怎么能够有效地解决问

3、题呢。就像一边在治理污染,一边无视污染源的继续活动一样,其治理当然是乏效的。并且这种无视根本的治理过程本身很可能也是一种污染方式,这样的话,这种所谓的治理也就只是治理者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了,对于被治理的对象而言,其实是在承受着更加深重的污染。很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在医疗的领域内可以说是时有发生,我们所能见到的辗转求医、久治乏效或病情反更的病人,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治疗名誉的污染。就像美国的一项研究所显示的一样:每年由于医生误诊、用药错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手术失误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25400人。临床医疗差错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死亡原因,仅仅排在癌症和心脏病之后。其中最重大的

4、一类死亡原因是住院患者死于药物的有害、意外或不良作用,而且发生在用药剂量正常的情况下。尽管所使用的是经过严格审批的药物,用药的程序也是严格无误的,但是每年仍然有10万多患者死于这种药物意外反应。这篇报告总结分析了39项研究工作后,发现大约有7%的住院患者,即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在此类病例中,患者都是按照医嘱用药的。上述数字并不包括那些给药或用药方式错误的受害者,也不包括可能属于不良药物反应的受害者,也不包括那些未能达到预期疗效的用药患者。换句话说,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位患者经历过不良药物反应还属于非常保守的估计

5、数字。(口引自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很显然,临床医生进行的是完全正确的治疗,但却导致了至少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而且这种事情发生在被普遍认为医疗科技最为先进、现代医学最为发达的美国。这说明了什么呢?如此的治疗当然是在其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那么,这样的事实是不是足以提醒我们反思作为指导医疗的理论的重要性呢?在当代,这样的事实可能不仅仅是发生在美国,也不仅仅发生在西方医学统治下的医疗部门。如果指导医疗的理论、观念出了偏差,类似的事件可以发生在任何方式的医疗活动中。所以中国古人就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

6、是有病时不要盲目地求治,只靠着自身的调整与修复机能,自己会康更过来,不过可能会康更得慢一点或辛苦一些,但也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在给治疗了。言外之意是如果遇到了一个中等以下的医生,那就不如不治了。可见我们学医,最起码要当个中等以上的医生。很显然,中等以上的医生至少应当知道人体自身的功能及其机制,从而保护、帮助它而不是破坏、扰乱它.中等以下的医生经常是那些骄傲无知地干扰破坏人体的人,如同灵枢所说下工绝气危生,等而下之的医生时常会做出灭绝人的正气,危害人的生机的事情,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很坏,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明医理。我们学习和运用中医的人应该时刻谨慎地观察自己是不是沦为下工之列,观察的标准就是中

7、医的医理。中医的医理是什么呢?就是中医对人体及人体生命规律认识。我们学习中医也就是要如实地了解一直以来能够经得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传统中医学对这些认识的描述,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我们的学习与理解是否正确。本帖最后由知止于2010-1-721:27编辑作者:知止时间:2010-1-721:19第一节:中医学的生理观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特征在于活着。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与天地环境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而这些联系的内在本质必然是天地万物共同遵循的基本规律,所以这个层面上的规律才能揭示生命的本质。以黄帝内经为根本的中医学所关注的就是这样的存在于活人身上的规律特征,所以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学习中医。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8、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擒统坤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大意是说在浩渺的宇宙之中,有着资生万物的本元,在万物资生的开始,在天有五运之气终而复始地布散着天地间的真元之气,并统领着大地生化万物的本元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息地运动变化.这样生生化化到最后就形成了天地间的一切存在。具体到我们生存的地球来说,天地之间人类是最尊贵的,人体的精密与周备如同于宇宙的缩影,天地之道可因人而彰显。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类生命形质的原料与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间的物质组成,人体在物质组成上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关键在于以四时

9、之法成,这是说人类的生命是由天地之间的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所生成并主宰的。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这个生命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人体必需要使自身的内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相协调统一,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过程。人生于天地之间,遵循着天地之间共同的规律,就是一直在运动变化,完成着从出生到成长、壮大、衰老、死亡的过程。不停地变化是生命的特征,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只有了解这一特征,才能了解生命。中医学对生命的这一特征有个根本的认识,即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

10、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臭。我们可以从理解这段话来开始认识中医学视野中的人体,这段话也涉及了中医理论中几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器,皿也(说文),就是器具、器物的意思。四方上下谓之宇,宇就是指空间。器者,生化之宇”是讲有形之器是生成变化活动发生的空间,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这个有形之器破散坏掉了,生化活动也就息止了。这一层意思非常好理解,很唯物,落实到人体上就是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这个具体的身躯上发生,身躯坏掉了,生命就终止。身躯是生命活动的承载之体,生命活动是这个躯体所具有的

11、功用。需要强调的是,生命体之所以成为生命,在于它一定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生命的特征。生命之所以活动,是因为有生命活力的气在运行变动,气的运动可归纳为四种形式,即升、降、出、入。通过气的运动变化,而使有形的机体发生了出生、成长、壮大、衰老、消亡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气的本身也在往复进行着出生、增长、变化、收敛、潜藏的状态转换。气的运动叫做气机,正常的气机变化而形成的生命过程叫做气化。那么气又为什么会如此运动变化呢?是因为有一个神在指使它这样做,这就涉及了神机与气立的概念。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根于中者,命日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日气立,气止则化绝。大意是物体内部自有的生生不息之机,叫做神

12、机。升降出入的气化过程是由神机指使的。神如果离开这个物体,它的生机就停息了;物体外形要依赖于气化的作用而存在,所以称之为气立,如果气停止了运动,则气化也必然灭绝。所以升、降、出、入这些气化过程是无器不有的,并且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一这四种气化活动一定要守持常态,否则这个事物就会发生灾害。这段话原本是内经中讲述天地间一切事物生成与变化规律的,其中当然也包括人体。所以我们首先要记住,中医学在认识人体时,关注了一个气化的问题,人体的正常或异常状态,同时也就是气机的升、降、出、入处于正常或异常状态。这里的气和神,都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下面具体讨论。本帖最后由知止于2010-1-1114:4

13、5编辑作者:知止时间:2010-1-721:22二、 精气神前面说过,人以天地之气生”,什么是天地之气呢?我们都知道,人是由父母精卵结合孕育而生的,为什么说是天地之气生呢?很显然这里主要是在哲学的层面上讲人这个物种的总体来源与构成,而不单是讲个体的生成。对个体的生成中医学另有论述,如灵枢天年所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楣。其实以中医学天人合一的观念来看,个体也是由天地之气而生,个体的生命并不仅仅是父母给予的这个身躯,这一层含义在后面再具体讨价。这里讲的天地之气不仅仅是指人类生命形质、物质组成来源于天地之间,还包括这些形质的发生、演变过程,调控机制等等,所有的生命组成与生命现象,统统都是天地之气

14、生。再具体而言,素问宝命全形论还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说明人的形质来源于地,而形质之所以能成为生命是由天所赋予的,天气与地气相化合才形成有生命的人。很显然这里讲的天地也是在哲学层面上而言,并不是自然界的天空与土地,地是资生万物的,人的形质由地气而生;天是健运不息的,人的生命活力、生命规律由天气所赋。在这个意义上讲,不仅人体,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天地之气所生成的,而这也正是古人的一贯认识,如庄子所说通天下一气耳。所以,这里说的、气,也是在哲学意义上而言。其含义可以理解为一切的客观存在。对气的这种理解落实到人体的认识上来,现代教材中一般的解释是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15、,运行不息,极其精微的物质,这样理解也可以,因为这种说法比较适合现代人的思维。但我们学习中应,最好是不要像学习现代学科的模式那样,见到一个概念马上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其的内涵、外延如何,如何以此概念展开推理因为中医学所用的概念从来就不是从下定义开始的,用这个概念就是个代名词,用它来方便地描述一些相应的功能或特点,而那些功能、过程、特征才是要关注的重点,因为那个名词所指代的事物是因于它具有的功能、特征才有存在的意义。比如内经中并没有下定义说什么是气,或某种气是什么含意。而是常常提到某种气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生成、如何运行、有何特征、有何功用等等。当读者把这些特征、功用、运行规律等明了之后,自然会对这种气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现代的一些教材和文章往往想先通过一个定义或一组文字去专门说明什么是气,反倒很难说清楚,让人看了之后还是似懂非懂甚至不知所云。事实上,除了人造的事物可以由人来下出一个含义明确的定义外,自然存在的事物、现象或规律,是很难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说明的。比如钢笔、电脑、汽车等可以对其下个定义就基本能够说得清楚,即使没有见过这些事物的人,通过文字描述也大致能够有所了解或认出它来。但对人要如何定义?迄今为止哪一个定义能够下得含义完整或没有歧义?而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任何概念的描述就知道什么是人,因为我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