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为切实做好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稳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指导意见XX省关于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指导意见XX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实施方案和XX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一千多支”重大战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和县委发展战略,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稳中求进,以进固稳,依法适当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质量,为加快建设XX南向东出战略支点奠定良好基础。二、目标任务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本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我县被划分为丘陵地区,按照平均人口3万人以上,平均幅员面积60平方千米左右的总要求,全县本轮乡镇建制减少30个,减幅48%,调整后全县乡镇平均人口、平均面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县本轮乡镇行
3、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20XX年10月正式启动,20XX年12月底刖基本完成,基本构建起适应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符合新时代基层政权建设定位,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三、基本原则(一)突出重点、促进发展。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围绕“五路并进、全域振兴”要求,按照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做大做强县政府驻地镇、重点镇、中心镇,加快形成县域内发展“干支”,强化其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对人口少、面积小、场镇共享、经济实力弱及长期无人流、物流和集贸市场的乡镇进行重点调整。(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各地
4、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人口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适当提高沿边区域乡镇密度,强化接壤地区社会管理;适当降低中心城区、交通干线周边乡镇密度,着力打造区域中心镇和产业特色镇。(三)方便办事、服务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标,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保留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筹推进乡镇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农村基层,加大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能力,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四)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保留历史文化名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新设乡镇的命名,充分尊重
5、其历史和文化传承,突出地域特色,乡镇撤并后的名称以原有乡镇名称中的一个作为新乡镇的名称,保障乡镇历史沿革,不再重新命名,历史文化名镇和古镇的名称予以保留。(五)依法实施、有序推进。严格遵守行政区划、政权建设、财政税收、自然资源、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基层组织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持机构编制不减,财政转移支付不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减,基本公共服务不减,认真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着力风险防控和化解,确保改革过程中干部群众人心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四、实施步骤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严格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办理和省市安排部署,按照“确定方案、组织实施、巩固提升”三个步骤组织实施。()确定方案(2
6、0XX年11月20日前)1 .调查研究。深入全县乡镇(街道)开展调研,点对点座谈部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社区)“两委”干部、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五个摸清”即:摸清人口数量、幅员面积等情况;摸清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情况;摸清财政收支、资产负债、债权债务、产业发展、场镇建设等情况;摸清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情况;摸清社会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综合研判利弊得失,为制定改革方案提供科学依据。2 .拟制方案。县委、县政府结合全县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保护、历史传承、民族团结等情况,综合考虑户籍
7、人口和常住人口,衔接相关规划,因地制宜,坚持顺向调整,拟定切实可行的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3论证方案。(1)征求社会公众和涉改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意见。由县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就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征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采取召开小型座谈会、入户走访、随机暗访等形式,充分征求和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征求意见座谈会规模要适度,代表面要广,要涵盖老干部、在职干部、基层群众、工商界、企业界、社会组织代表。对征求人民群众意见过程中,人民群众提出的不同意见或相关建议,须如实记录反映。征求涉改乡(镇)党委、人民政府、人大主席团、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村(社区)意见。(2)专家论
8、证。县人民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3)风险评估。县委政法委牵头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充分分析评估,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和工作预案,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4)合法性审查。县司法局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5)征求部门意见。分别征求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委编办、县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县发改和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和体育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播电褥口旅
9、游局、县卫生健康局、XX市XX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税务局等部门意见。(6)集体讨论。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县委全委会研究决定,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征求县政协意见。4.报批方案(11月20日前)。向市政府上报XX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及其他相关材料,由市政府上报省政府审批。(二)组织实施(省、市政府批复后15日内)主要任务包括宣传动员、建制调整、人员安置、债权债务处置、国有资产移交等事宜。1.宣传动员。在省市审批期间,做好区划调整前各项准备工作。省市批复同意后,立即召开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动员大会,宣布调整实施方案,统一思想认识
10、,明确工作纪律。2建制调整。新设立的乡镇建制一经批复,在第一时间组建机构,挂牌授印,配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确保机构、职责、队伍等按要求及时调整到位,确保机构不停转、服务不中断。3 .人员安置。根据工作需要,按照法定程序选任一批,用好新增职数安排一批,交流市县部门使用一批,晋升职级安排一批,保留待遇安排一批,稳妥做好撤并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安排工作。4 .债权债务和国有资产处置。被撤销乡镇的债权债务原则上一并划入新设立的乡镇,及时锁定国有资产,按时移交。及时做好行政区划代码、证照牌章变更等其他相关工作。(三)巩固提升1 .效果评估。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对经济发展、巩固基层政权、服务人民群
11、众等方面的成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政策措施。2 .总结经验。总结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与工作建议,形成总结材料。3 .健全机制。建立完善乡镇党的建设、行政权力运行、公共服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制度机制,确保调整后各乡镇有效运作。五、具体问题(一)建制调整方式。对人口少、面积小、场镇共享、经济实力弱及长期人流物流少和无集贸市场的乡镇,应重点调整。对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重点镇、中心镇、特色镇,采取乡镇并入、撤乡并镇等方式,扩大其行政区域范围,提升其经济发展空间和辐射带动能力。建制调整后,镇与镇合并继续设镇;乡与镇合并可以设镇;乡与乡合并继续设
12、乡,符合设镇条件的可以设镇。(二)政府驻地及名称选择。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应选择已成为或可以发展成为本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位置,且地理位置尽量靠近本行政区域中心;要与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要避开洪涝、缺水、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要切实加强被撤乡镇驻地的场镇管理和社会治理,保护好古镇、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三)新组建乡镇的依法选举。根据法律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乡镇合并设立新的乡镇,或者几个乡镇各划出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乡镇,应当依法重新确定代表名额,选举新的乡镇人大代表。由新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新的乡镇人大正副主席和正副乡镇长。(四)涉改乡镇行政区划变更事宜。乡镇行政区划调
13、整一经批复应按规定及时变更,完成变更时,同时向审批机关报告。(五)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和行政区划图制作工作。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完成后,县、乡镇应及时勘定变更后的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编制规范的行政区划图,宣传和巩固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成果。(六)档案资料管理。各级各部门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工作,并确定专人保管、防止流失损坏。(七)其他事项。县级相关部门要明确改革中涉及到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发展规划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财政政策等具体政策,并按程序进行审批。六、工作要求(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乡镇行
14、政区划调整改革,对于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超常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系全局的重大基础性改革来抓,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突出重点、把握方向,确保顺利实施。全县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自觉服从和支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稳定意识,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化解矛盾,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拥护、大力支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县乡镇行
15、政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调度,细化分解任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精细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推进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乡镇(街道)要相应成立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周密安排,严谨操作,主动作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做到工作不断、秩序不乱、无逢对接、平稳有序。(三)强化指导、规范操作。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督导组和专项工作指导组要深入乡镇督查指导区划调整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协调解决问题,加强政策指导,宣传法律法规,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确保调整工作依法规范操作。坚决维护区划调整工作的严肃性,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
16、则,妥善处理好行政区划调整中涉及的干部人事、资产和债权债务等重大问题。妥善处理区划调整与日常工作的关系,通过无缝衔接、同步推进,确保日常工作运转不受影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受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四)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统筹兼顾日常工作和区划调整工作,抽调精干力量,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在区划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县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职能迅速对接,加强密切配合,全力推进落实,着力形成上下联运、相互衔接、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做好区划调整工作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五)加强监督、严肃纪律。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涉及组织机构变更、干部人事安排、资金资产处置、信访维稳等大量具体问题,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