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摘要: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应用设计的人才,现阶段社会对美感的要求不断提升,平面设计也增加对毕业生的需求量。高职的平面设计专业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实现课程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将新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融入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专业的对数字媒体有帮助的教学指南。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平面设计引言: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很多学校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为此,各学校采用整顿校规、校风以及考风等方面来改善学校学习的氛围,但没有明显的成效。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源自于学生缺少信念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
2、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会议上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法,创建出新型的思政教育模式。1平面设计教擘目标的思政教育改革企业的专家和设计专业的教师在经过广泛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的回访后,将平面设计课程定义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课程在职业上的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还确定了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并且明确技能培养的目标分别为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插画设计、封面设计、造型设计等方面。需要专业课程老师和思政教育老师共同协作,明确专业知识能力是思政指导的载体,深化课程中已有的思政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
3、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促进学生的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提升以及思政能力提升。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结合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显性隐性因素,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平面设计行业的人才。2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思政教育改革现阶段高职学生的成长过程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让学生具备独特个性和创新的想法,这表现在不够成熟、乐观但有时伴随着迷茫、过度强调自我意识、自信但也存在着自卑的心理。文化方面上学生更加渴望得到认可,不希望自己被边缘化。在价值观方面,学生更希望得到有效果的引导。在平面设计的“课程思政”中教学的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要在课程中适当融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思想政治关键要素。并且在教学
4、期间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思政”教育,要让学生能够愉悦地学习知识接受思政观念1。因此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就做好相关的课堂准备,选取“课程思政”的经典案例,选择与教学目标、内容相符并且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实时热点,例如,在电影战狼播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影片并设计出电影海报,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目的。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入经典的思政案例,应用隐形渗透、元素集合方式等进行教学,还应充分结合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网课学习等,将学生的体验放在首要位置,摒弃传统严肃抽象的教学方式。结合时代的发展,讲解学生更关注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借助短视频、视频弹幕、讨论板块等功能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应用学生熟
5、悉的网络用语进行柔性讲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平面设计教学思政教育改革灌输方式可以划分为参与、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例如在每年双十一网购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进电商网页的设计工作中,比如电商网页banner,再应用阿里巴巴提供的软件比较每个学生的设计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和软件之间的竞争之处,明确自身和软件之间的差距。这样能鼓励学生设定自己的目标,进一步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平面设计教学团队中应该包括一名专业课的教师和每一名思政教育的教师,两者协同进行视觉设计项目答辩成绩的评定3。视觉设计项目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项目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主要考核整个项目完成的进度,成绩评定中要包括项目内
6、学生的个人目标是否达成、团队目标是否达成以及思政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之间的配合能力。在项目中学生整体成绩构成为,项目小组内互评成绩、个人成绩、专业课程教师评定的成绩、思政教师评定的成绩。几项成绩的比例为3:3:2:2o并且将学生被采纳的实际项目和参赛获奖计入到思政成绩中。结束语:近些年平面设计“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学校的校风有了良好的改变,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并且学生形成了服务社会的道德意识。但是平面设计“课程思政”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完善,高职毕业生要经过社会的检验考核,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受到的思政教育,让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刘辉.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17):68-69.2李敏,霍韵竹,钱南.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181-183.3林道佳.美术学专业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05):149-151.-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