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总体部署,给广大劳动者指明了新时代奋进方向,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标准要求,凝聚了全社会崇尚劳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广泛共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辅相成,劳模精神是催生工匠精神的土壤,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的更高境界。二者“同中有异”,其共同之处在于对本职工作的执着、专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付出。差别在于,“劳模”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其核心特征从未改变,就是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而
2、工匠精神所植根的人类历史更长,语境也更丰富,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核心特征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在孜孜以求中展示天赋,用“道”“技”合一的匠心与匠魂诠释着对细节、对完美、对极致、对精品的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可以说,劳模精神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底色,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的一种升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走进新时代的使命呼唤。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取得显著成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某年的57.
3、5%o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创新,终究是由“人”来完成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大国工匠,不仅是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石,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流砥柱。这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抉择。当前,有效供给不足与供需错配在我国经济中同时并存,导致消费外溢,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而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竞争力。因此,激发广大劳动者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全社会的勤奋作为、创新发展意识,为培育更多的优秀企业和名优产品奠定坚实基础,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当下,面对复杂的国际
4、形势,特别是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对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破坏,我们必须打破思想禁锢和技术桎梏,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同时,更要练好内功,弘扬劳模精神,夯实大国之根本;培育工匠精神,增厚强国之底蕴。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首先要转变社会价值观念。受社会上浮躁化、逐利化的思想影响,加之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有些人对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缺乏认同感。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树立劳模和工匠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让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文化,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也是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二是
5、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术工人短缺是目前我国各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劳动力供给不足,劳模型、工匠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职业教育欠发达,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要大力推进劳动力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与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培养机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三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建立技能培训制度,发挥行业企业、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作用,定期组织选派优秀骨干参加培训、对外交流,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健全激励保障制度,对各行业涌现的劳动模范、技术创新人才等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提高薪酬待遇,引导广大劳动者克服“差不多”的心态,精益求精钻研技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和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