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一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单元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光课题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课时1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3.3声音与光的传播。56年级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从一些生活现象中,了解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
2、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光遇到不同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分析、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探究实践在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中,能推测光传播路径的变化,能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能用对比的方式观察激光笔照射烟雾的不同现象。态度责任通过对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在火柴、激光笔的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探究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
3、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教学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教师演示实验用的水槽、线香、激光笔、喷雾器等。学生:1.每组提供手电筒、玻璃片、透明塑料片、半透明塑料片、不透明塑料片、卡纸、杯子;2.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继续认识光。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聚焦:复习回顾、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打孔的
4、卡纸、屏1.说说生活中有关光直线传播的例子,出示一组阳光照进树林和夜晚光束射向天空的图片,揭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提问:“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2.回顾:在上节课验证光直线传播的实验中,如果我们把第二张卡纸向左或右移动5厘米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引出疑问:“为什么光不能传播下去了?”3.揭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从生活现象和经历的实验中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继续研究光的传播的兴趣。二、探索:观察光照射不同的物体(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手电筒、卡纸(一)光照射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品的探索材料准备:手电筒、透明塑料片、透明玻璃片、半透明塑料片、不透明塑料片、卡纸、杯
5、子等1.提问:如果我们把上节课实验中中间的卡纸换成其它物品,光的传播还会遇到阻碍吗?2.出示小组实验材料。3.猜测:光能通过这些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品吗?4.提示:课件出示实验活动过程和要求。实验过程:(1)用透明的塑料片、玻璃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2)分别用若干张半透明的塑料片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3)用不透明的塑料片、卡纸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实验要求:(1)关闭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2)重点观察能否看清前方杯子的细节。(3)相同条件:光源亮度、光源到挡光物的距离等。5.探究: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6.交流:光能通过
6、透明的物体;能部分通过半透明的物体;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板书)(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材料准备:水槽、线香、激光笔、喷雾器等1.提问:用激光笔从透明的水槽一端照射过去,会看到什么现象?如果在水槽里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再次用激光笔照射,会看到什么现象?2.猜想:引导学生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3.提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对比观察两次实验现象。(2)烟雾的量不宜太多,能看到光束即可。(3)激光笔发出的光不能照射人的眼睛。4.演示:教师和学生配合演示,其他学生观察。5.交流:汇报实验发现,鼓励学生猜测可能的解释。6.拓展:如果让激光笔的光柱穿过水雾,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教师
7、演示激光笔光柱穿过水雾的实验。通过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探究,感受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发生的变化,这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光照射烟雾和水雾的实验,再次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学生实验中合理的解释,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三、研讨:对光传播的进一步思考(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日食和月食的视频资料1.提问: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2.小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3.提问:你能用光的传播方式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吗?4.学生交流,观看视频资料。5.研讨: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如何处于月影
8、中的人为什么会看到日食?处于地影中的人为什么会看到月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画日食、月食的示意图。6.小结: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同时光的传播方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研究。日食和月食并不常见,通过视频、板画等直观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思考光在透明、半透明物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方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下节课作好铺垫。四、练一练一、判断题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在发光。()2.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全部吸收掉。()3.光能穿过任何物体。()4.光在传播过程中
9、会穿透所有障碍物。()5.在手电筒照射下,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影子,一直是长方形的。()答案:1.X2.X3.义4.X5.X选择题小明喜欢玩手影游戏,常常给家人表演Q手影游戏利用的科学原理是()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沿着直线传播I).以上都不对夜视仪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化成(),让我们看到。直射B.电子信号C.反射D,光线为什么我们能在幕前听到幕后人的说话,却看不到他本人()A.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物体,并且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所以我们能在幕前听到幕后人的说话,却看不到他本人。B.因为声音太大了C.因为声音太小了。D.不确定4.一天下午,某同学测得一株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2
10、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可能是()。A.2米B.2.5米C.1.5米D.0.2米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时,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A.一张很薄的铝箔纸B.一块干净的木板C.一块干净的冰D.一张网答案:1.C2.D3,A4.B5.C五、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七、课堂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三课,是对光沿直线传播概念的延续,与前一课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课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引导学生从各种生活现象中思考: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从而引出课题。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光
11、照射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品的探索,以及光照射烟雾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光传播的规律,重点研讨影子产生的条件和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本课研究的重点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会产生什么现象,这些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什么关系。所以,本课也是前一课探究活动中发现的光的传播特点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同时本课不仅是前一课的延续,也是为学生后续概念的建构打基础的课。【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基本科学事实,但对光的直线传播事例了解甚少。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用激光
12、笔来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效果显著。经验显示:学生对影子的形成,特别是日食月食现象的解释,由于缺少现实经验和相关的宇宙空间概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要创造条件予以突破,实验中要强调操作的安全性。二、教学反思回忆生活中的现象,光在传播中如果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光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接着思考,这时光的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改变?揭示课题。探索活动1光从空气进入水中通过上节课学习,学生知道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都是沿着直线传播,接着让学生思考“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它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出示激光笔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的实验,让学生推测光的路线图,并画出光从空气到水中的光路图,学生画的光
13、路图主要有以下几种。(1)光从空气到水中的传播路线是一条直线,水中的光线会变粗;(2)光从空气到水中会发生偏折现象,有的往上偏折、有的往下偏折;(3)光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到达水面时,部分光在水中发生偏折,另一部分光在水面发生反射;(4)光在水中会发生反射现象。反思:根据学生画的光路图,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对折射有一些了解,而且学生对于反射现象的了解明显高于折射现象。建议把反射的内容放在折射之前上更好,因为发生折射现象时都会伴随有反射现象的发生,从学生从熟悉的内容开始讲起,这样更符合他们的认知。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实验过程在做下水实验时,发现激光笔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时,光的路线完全看不见,只能
14、在水中看见零星的几个红点,不能呈现教材图片中的现象。于是我对实验做了以下的改进:(1)通过在水槽中点燃蚊香,让蚊香的烟气充满水槽,再用激光笔照射水槽就能看到空气中光的路线(2)通过用茶水、在水中滴加墨水和牛奶的方式,让水中形成丁达尔效应,再用激光笔照射就能看到光的路线。我分别用茶水、墨水、牛奶做了实验,发现在水中加入牛奶光的路线最清晰。在教学中我把这个实验,当成一个教育契机,让学生明白不要唯书本论,遇到问题应该像科学家那样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课堂上演示光从空气透过水的实验时,学生发现不能看见任何光的路线,于是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如何改进实验才能看见光的路线。学生讨论后给出了以下几种方法:(1)用
15、喷雾器喷出水雾可以看见光的路线(2)利用蚊香的烟雾可以看见光的路线(3)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牛奶,这个方法来源于上学期学生做的杯中日出实验。让学生利用的实验器材线香、金属架、塑料盒搭建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学生发现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而当光线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改变,并且在水中光的路线会更粗一些。反思:实验中加入的牛奶要一点一点的添加,当能清楚看见光的路线时就停止加入。观察光的路线时,要求学生观察光从空气垂直和斜射入水的两种情况,为折射概念做铺垫。活动2铅笔倾斜和垂直放入水中学生通过实验很容易观察到,垂直放入水中时铅笔会粗了,倾斜放入时铅笔像折断了
16、,需要注意选圆筒形的容器偏折现象会更加明显。折射概念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让学生思考发生折射现象,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学生得出需要斜射和光从空气进入水中这个两个条件,于是我反问学生,光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也会发生折射吗?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会发生。于是让学生做光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的实验,发现也能发生折射现象。最后和学生一起归纳出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称为光的折射现象。反思: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折射的规律,自己总结出折射的条件,能够用自己的话给折射下定义,从而深度的理解了折射的概念。活动3观察鱼学生在观察鱼的活动中,关注点在鱼的数量上,完全忽略了观察的角度,因此教师在实验之前,强调观察鱼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观察的角度。实验中学生会观察到很多条鱼,并且对形成的原因非常好奇。于是我这样解释,看到多条鱼是由于反射和折射叠加形成的,但这种说法不够科学,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您,给出好的建议。三、器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