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范文八篇(精选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范文八篇(精选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共8篇)目录篇一、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2篇二、学习领会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心得体会7篇三、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11篇四、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22篇五、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26篇六、2024年学习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心得体会29篇七、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31篇八、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37篇一、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结合学
2、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工作目标深入挖掘拓展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入每一门课程,不断提升思想
3、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三、基本原则(一)全课程推进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遵循已有课程知识体系,找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嵌入、大胆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4、(一)全过程渗透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推进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加若干教学时数,而是挖掘拓展思政元素,把价值观培育与塑造“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科学类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增强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人类共同发展进步意识。体育艺术类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文化素养、健康审美情趣、乐观生活态度和健全人格身心,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于教学之中。(三)全方位投入坚持系统构建与多点推进相结
5、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德政工程,基础在课程、重点在融入、关键在教师、重心在学院。各学院、各部门要围绕各自职能,着力在完善课程目标设置、突出课程德育功能、引导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确保改革有序推进上下功夫,形成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四、重点任务(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出台“课程思政”建设与评价办法,实施“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突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元素和功能的结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并开展互动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2020年,立项30门左右课程,实现每个专业至少1门专业核心课程或通识课程、每个学院至少
6、2门专业核心课程或通识课程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目标,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品牌。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方略研究”专项教改项目,将“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作为各级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评选的重要指标条件之一。(二)深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充分挖掘每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爰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性质特点,挖掘拓展思政元素,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
7、培养要求,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提升感悟、锻炼成长。学校每年将遴选几门有基础的专业课(通识课)进行示范化建设,编制教学指南,修订课程标准,切实将通识课、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课堂讲授、学生评价的全过程,发挥引领作用。在总结示范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核心课程建设,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全面提高育人效果。(三)提高专业教师育德能力学校党委负责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贯彻落实X学校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严把
8、师德建设的“三关”(入口关、培养关和考核关),注重引导和激发广大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投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努力培养锻造坚持“四个相统一”的师资队伍。让广大教师能够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
9、育德功能”指标,在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的制度设计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注重结合评教,将教师思想政治表现、教学质量、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作为教师评教、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形成全员育人有效机制。定期遴选课程思政示范教研室、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学校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课程思政建设在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全面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各学院党委是推动本学院课程思政的责任主体,统筹推动本学院课程思政工作,
10、积极动员全体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综合改革,落实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工作的各项部署。(一)加强协同联动要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对工作任务进行逐项分解。教务处和研究生院是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推动课程育人的直接责任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要各负其责,互相协同,形成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协同机制和各学科体系间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研究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改革落到实处。(三)强化工作考核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选拔培训的
11、重要依据,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将学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学院教学考核评价。篇二、学习领会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心得体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
12、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而思政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均开设“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运动史”“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在解放区的小学、陕甘宁边区的中学开设“政治常识”课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常识”“共同纲领”进入中学教学计划,“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辩
13、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纳入高校教学。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先后出台十多个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越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成为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把思政课堂延伸至社会空间
14、和现实世界,把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社会万象中的具体案例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大思政课”探索取得积极成效,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思政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还存在短板,整体素质还需提升;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思政课,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仍是当务之
15、急。因此,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快构建“大思政课”教材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才能让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听爱学、听僮学会,从而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随着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也更加复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从这个角度说,以“大
16、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我们还有不小的创新空间。凝聚共识,提升思想政治建设质量2024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党的千秋伟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民族繁荣昌盛。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我们要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这个首要任务,深入开展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