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总结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总结报告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为全面推进我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根据省、市现将我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进展(一)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是全县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均设立了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办公室,二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三是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看大病、解难症水平明显提高,四是印发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一*年),五是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自查评估工作。(二)建立科学的投入补偿机制。
2、一是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截止*月共减少药品加成收入*万元。落实了补偿办法,中央补助资金*万元,省级财政补偿*万元,县级补助资金*万元。二是通过财政补偿、调整服务价格提高医院收入共计*万元。三是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实现了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即时结算;从*年县级医疗机构新农合报账数据对比:*年县级医疗机构实际补偿比为*%,较*年的*%增长*个百分点;开展了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助;对重大疾病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对*万元以上大额医药费用患者实施二次补偿;全面实现了新农合补偿与农村医疗救助的“一站式”服务。(三)完善药械供应保障制度。一是改革集中采购办法,公立医院按照质量优先、价
3、格合理原则,采取带量采购、量价挂钩等办法开展集中采购,切实降低药品价格,优先使用基本药物,药品及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加强对采购双方购销行为的动态监管,鼓励医疗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器械、药品和国产高值医用耗材。*月累计医院药品销售额*万元(其中基本药物销售额*万元)、药品采购总金额*万元(其中上网采购药品金额*万元)、采购上网高值医用耗材金额*万元。二是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三是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四)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一是建立规范高效的人事制度,按照省市县人社部门相关规定,建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并报相关部门审批。二是推进管办分开,
4、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和用人自主权。四是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任期目标管理制度。五是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根据本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月考、季考、年考。坚持院科两级考核和综合目标考核、平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真实反映工作业绩。将目标任务分为行政管理*分,技术质量管理*分和目标任务*分,按各项内容的细则进行考核。(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科学规划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发展,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以及履行县级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
5、等职能。二是落实院长负责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并完善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完善院长激励和约束机制,严禁将院长收入与医院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三是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度,强化节俭办院意识,切实采取措施堵浪费、增效益。(六)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二是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已印发县卫生局关于强化县级会诊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通知;县*年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县卫生局关于印发*年服务基层人员安排的通知,今年*月累计双向转诊病人*人;区域医技协作*人,区域医技协作发生经费*万元。三是
6、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县人民医院对镇乡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并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并给予部分镇乡卫生院资金、设备、技术等支持。*月派出医务人员*人次到镇乡卫生院进行培训指导,共培训医务人员*人次,举办讲座*次,带教查房*人次,义诊*次。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能力,加快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居民健康卡。(七)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一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完善公立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加强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管理,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强行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二是严格卫生行业管理,完善机构、人员、
7、技术、设备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费用控制、财务运行等监管,完善优质护理、同级检查结果互认、规范护工管理等服务措施,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县级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医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考核档案。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强化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平安医院建设,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县财政投入不足。使医院在基本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职工工资等方面投入存在较大资金压力。县
8、直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近*亿元,其中县医院*万元、中医院*万元、骨科医院*万元。(二)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人员编制名额偏少,造成人员引进、留住困难。以中医院为例:编委核定编制为*人,编制床位*张,而现有编制床位*张,按照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应设人员编制至少*人,缺少编制*人,且现有在岗职工已达*人,有*名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入编,极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培养,更不利于人才引进,严重制约医院的发展。建议:一是根据公立医院功能、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因素,合理增加人员编制,出台编制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二是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
9、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三是制订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激励、优惠政策。(三)县级公立医院职工养老保险问题。职工尚未参加养老保险,因地方财政负担较重等历史遗留问题,医院除合同制职工外,在编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均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四)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的政策。国家绩效工资标准与医疗卫生事业现状不相适应,当前医务人员工作负荷重、风险高、压力大,按照国家、省、市制定的绩效工资政策执行,职工个人收入将降低*%以上。建议在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前,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医院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医院职工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经常加班等现实问题,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五)卫生资源配置
10、不均衡。大型医疗设备(如:Ct、mri等)配备困难,阻碍了专科医院综合能力发展,建议适当放开大型医疗设备配备指标,对专科医院给予相应倾斜。(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建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头付费的标准不好确定,同时对推诿病人的查处较难,只能依靠参保人员举报投诉。部分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中药制剂未纳入医保或农合报销范围,既增加了群众负担,也不利于突出中医药特色。建议:一是筹资标准的制定一定要根据当地经济水平、新农合筹资能力、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商业保险补偿的水平,以及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因素,要动态调整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二是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的准入条件一定要细化,要
11、符合国家和省出台的其他相关准入规定。三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公开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起付标准、补偿比例、支付流程、年度收支情况、参合人医疗费用补偿情况等信息。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分级诊疗原则对县级医院予以倾斜。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根据国家、省、市进一步改革方案,确定改革重点任务,明确分工,确保医改工作取得成效,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制定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相关信息公开制度;制定县级公立医院重点科室建设计划;组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管理委员会。(二)促进公立医院科学发展。根据省
12、、市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年),完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优化结构布局。严格控制床位规模,鼓励院外基层延伸发展和以托管、联办等方式支持社会办医发展。落实对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投入政策和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补偿政策。研究制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落实对中医的投入倾斜政策。(三)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制订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意见,完善上下联动、对口支援、签约服务等机制,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合理确定各级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继续推进全
13、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四)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做好医疗服务价格对接。做好全国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范*版与*版项目、价格的对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降低药品、高值耗材价格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价格对接政策与医保支付政策相衔接。(五)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管办分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和用人自主权。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任期目标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研究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政策。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六)巩固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要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严格按要求进行上网采购,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推进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必须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