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为全面落实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有关精神,高水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重点从“强制度、提服务、保权益、拓空间、优环境、促参与方面提升儿童福祉,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通过试点探索、以点带面、逐步深化,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及身心健康,全力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儿童友好示范城市
2、。(二)基本原则1 .坚持普惠共享。坚持普惠导向,扩大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让广大适龄儿童享有公平、便利、安全的服务。将儿童教育、医疗卫生、保障事项优先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智慧化水平。2 .坚持突出特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目标,探索建设具有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鼓励有条件的区先行先试,探索建设模式经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3 .坚持保障利益。尊重儿童主体地位,创造有利于儿童全面参与的社会环境,让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更加贴近儿童需求,扩大面向儿童的普惠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4 .坚持共同发力。健全完善多领域、多部门工作协作机
3、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合力。强化交流互鉴,全方位推动儿童友好发展理念深入人心O(三)主要目标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试点建设,培育打造一批儿童友好城市标杆和典范。到2025年,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基本构建面向儿童的“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利友好、空间友好、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领域,儿童享有更加均等和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普惠和优越的福利保障,享有更加和谐和友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6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每千名儿童拥有医疗床位4个,打造一批示范性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公园。到
4、2035年,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域共识和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二、建设任务(一)完善儿童政策体系行动。1.加强规划顶层设计。将儿童优先理念贯彻经济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儿童需求。将儿童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各级规划,将儿童友好纳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食品、药品、等各领域专项规划。健全推进儿童优先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在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和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2 .深化制度创新引领。推动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儿童需要,完善各行业领域现有的公共服务标准规范,加快
5、制定一批急需、短缺的标准。严格落实城市各类儿童友好空间与设施规划标准,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研究制定儿童友好社区、公园、出行、医院、学校、基地和母婴室等领域建设指引,深化儿童友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研究制定一批儿童友好建设标准和指引,发挥先行示范作用。3 .强化儿童友好建设指引。编制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制定完善社区、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母婴室、实践基地等各领域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弓I,不断深化儿童友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各方面作出系统性指导。4 .推动社会力量服务儿童发展。坚持以普惠为导向,聚焦托育、教育、医疗等领域
6、,建立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资源整合和建设运作模式,增进儿童福祉。鼓励相关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等服务儿童发展事业,鼓励儿童志愿服务组织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建立校外辅导员人才库,不断提高素质和工作能力O(二)优化儿童公共服务行动。1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落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政策清单等,扩大托育服务供给,提升婴幼儿照护水平,全面推行托幼一体化”服务发展模式。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支持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制定家庭托育点
7、管理办法。落实育儿假和三孩相关政策。2 .大力提升普惠托育服务。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鼓励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大对社区和农村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全面落实休假政策,加强生育服务和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管理,完善制度,规范机构设置,加强卫生保健,优化托育机构空间配置和服务供给相关标准与指弓I。3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充分保障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实施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工程,全面深化区域教育协同机制,积极推
8、动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推动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儿童平等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健全精准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支持学业困难儿童完成教育,提高教育巩固率。保障农村和边远地区儿童、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4 .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要。落实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政策。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o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深化职普融通。大力发展中
9、等职业教育,建设一批优秀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5 .建立健全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儿童医疗保障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衔接。推动妇幼健康信息系统与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儿童健康全周期全过程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构建市、区县级儿童保健医疗服务网上,统筹规划和配置区域内儿童健康服务资源。提高全科医生的儿科和儿童保健专业技能,推动儿童机构落实养育儿童医疗政策。6 .提升儿童健康服务水平。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普及新生儿筛查和听力筛查,保障优生目标的实现。建立和完善儿童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关注早期1000天营养,加强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导与营
10、养改善。严格学生营养膳食管理,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推进中小学心理建设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培训,提升自我情绪调适能力。7 .丰富儿童文化服务供给。合理规划文化设施布局和功能,推进图书、文化、美术、科技馆等儿童开放。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嵌入式”文化活动,提升青少年儿童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支持儿童参与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探索开展儿童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鼓励文化艺术机构为儿童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场地支持。8 .完善儿童体育设施建设。支持体育设施场所建设,鼓励和支持体育场、运动场、羽毛球馆、篮球场、
11、足球场等公共体育场馆分时段向儿童开放。广泛开展适合儿童的健身运动,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儿童体育公益服务,组织开展设有儿童健身项目的社区健身活动月活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加大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确保儿童平等享有基本体育服务。(三)加强儿童权利保障行动。1 .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对儿童服务对象的排查工作,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儿童及时纳入相应保障和政策范围。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建立健全困境儿童信息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大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医疗、教育等力度。合理制定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困境儿童生活质量。2 .加强儿童关爱保护。进一步完善
12、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提高监护能力。强化各区县及乡(镇)属地责任,落实关爱帮扶政策措施。开展寒暑假特别关爱行动,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加强对儿童心理、情感、行为和安全自护的指导服务。保障儿童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健全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儿童家庭的管理和服务网,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促进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融入社区。3 .保障特殊儿童群体受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进适龄儿童教育全覆盖,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坚持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大力发展儿童学前教育,进一步提高儿童教育巩固水平,加快发展以教育为重
13、点的人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儿童教育工作。加强对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优先满足儿童寄宿需求。(四)拓展儿童成长空间行动。1 .开展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空间规划,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在城乡建设规划和城市更新改造中提供更多适合儿童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做好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项目规划服务保障。加强城市街区、社区、道路,以及学校、医院、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配备足量、优质、便利的儿童活动场地。在儿童可活动空间增设安全活动场地,建设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示标牌系统。推动母婴室建设和管理。2 .开展儿童友
14、好社区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社区建立社区少年宫,充分整合及社会资源,以社区为阵地,打造完善的社会教育和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儿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加强儿童游场地规划建设。加强社区儿童室内外生活环境、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优先考虑儿童需求。加强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推动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拓展服务内容,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做好社区儿童关爱服务,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区、街区建设,营造全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3 .加大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完善图书馆等儿童友好功能,尊重儿童心理特点,通过空间、设施改造营造儿童友好环
15、境。鼓励学校与美术馆、音乐厅等共建校外美育教育基地,扩充儿童美育资源。增加儿童校外活动空间,加强儿童劳动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优势,打造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儿童主题活动。4 .推进各类儿童友好基地建设。推广儿童友好幼儿园建设,支持托幼一体化。大力推进中小学创建安全、绿色、趣味、舒适的儿童友好学校,支持儿童参与学校建设。在公共空间、便捷就医、细节设施等方面完善儿童就医环境。推进儿童友好公园和儿童体育公园建设,加强儿童友好体育场所建设,更好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和空间需求。5 .推动儿童友好公共示范项目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推动城
16、区、街区、社区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实现服务设施完善、发展空间充足、成长环境良好。积极推进儿童友好示范教育基地等儿童友好主体特色项目集群、儿童友好城市广场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景区适儿化改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建设,并提供相关服务。(五)改善儿童发展环境行动。1 .保障儿童安全发展。树立儿童安全可控意识,创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安全环境。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提高儿童及其看护人的意识。落实强制性产品制度,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部署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规范幼儿园行为,夯实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控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要求,构建更加科学更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落实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等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开展儿童教育活动。2 .推进家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