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40459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快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根据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同意开展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为积极推进我县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提升全县食品安全整体保障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为手段,深入贯彻“四个最严”要求,推进地方政府落实属地责任,监管部门依法履职,企业诚信经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上下统一,责任明晰、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无缝衔接、全程监管,符合实情、科学

2、合理”的监管格局,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全面推动我县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县亮丽名片,助力边境旅游质量高质量发展。二、工作原则(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以县人民政府为主体,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相互配合,精心部署,组织实施创建工作。(二)完善机制,保障实效。以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保障实效,切实提升我县食品安全水平。(三)以民为本,积极创新。将创建工作当做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构建辖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上,积极创建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形成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提

3、高监管效能,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四)共同协作,全力推进。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和资源,发挥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多措并举,多元共治,推进多层次、全方位创建。(五)科学评价,社会认可。坚持把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作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最终衡量标尺。科学设定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公平公正。三、工作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完成,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验收,获得“食品安全示范县”荣誉称号,为百姓打造幸福美丽家园,共享创建成果。实现以下目标:(一)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良好。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

4、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二)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食品安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保障监管所需的人、财、物投入;监管执法不断强化,食品安全问题有效整治;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三)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公众对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认可度高,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高。四、主要任务(一)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责任、有岗位、有人员、

5、有手段。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县乡两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配齐配强监管人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层层建立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和要求,着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加大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力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健全全程监管机制,促进食品安全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和有效监管。(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投入,建立食品安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年度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满足当地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并建立

6、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县乡标准化,满足履职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有效整合或统筹使用检验检测资源,具备常见食品微生物、农兽药残留等指标的实验室检验能力及现场定性速测能力。食品、农产品检测资源配置应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设置检测机构。广泛推广应用电子监管、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定期开展监管人员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全面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开展高毒农药经营示范和实名购买,规范兽用抗菌素、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促进农药、化肥科学减量食用。严厉打击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激素类药品或其

7、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种养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等认证比重达到40%以上。(四)强化日常监督执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促进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文明执法。加强过程监管,严格食品安全检查、巡查和抽查,做到依法监管全覆盖、科学监管有痕迹。全面摸清监管对象底数,按照风险分类等级进行现场检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建立高效的抽检信息通报、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报告和处置机制。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立案查办,依法处罚;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及时依法移送、

8、侦查、判决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涉刑案件,保持严惩重处的高压态势。建立落实跨部门、跨区域的案件协查、产销衔接等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信息通报和违法案件协查协办工作配合。建立并严格执行问题食品后处理机制,对问题一查到底,确保行政处罚、责任追究到位。以发现问题为导向,提升食品监督抽检效能。严格食用农产品入市监管,建立并实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出、准入制度,严把食用农产品入市质量安全关口。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推行量化分级管理、“黑名单”管理等管理制度,探索实施严重违法企业负责人“终生禁入”制度,惩戒失信行为。坚持“疏堵结合,规范发展”原则,综合治理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小摊

9、贩。建立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地沟油”行为。整治私屠滥宰行为,严防病死畜禽进入屠宰、加工或消费环节。(五)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持有有效许可证或纳入备案管理。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首要责任、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从业人员负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强化过程控制,严格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提高自控自律水平。落实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实现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质量有效追溯,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者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召回问题食品。规模以

10、上、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化质量检验实验室,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鼓励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集体用餐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等建立标准化质量检验实验室。规模以上、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普遍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良好生产规范,并通过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或其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导,健全应急体系,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操作手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风险隐患防控会商探索,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防范发生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规范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促进部门间、区域间的食

11、品安全信息互通共享。建立新闻发言人、宣传联络员制度和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机制,强化舆情监测监控,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社会舆情事件。(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广泛开展系列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放心品牌,培育一批优势企业,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形成食品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食品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组织开展集中生产区域治理提升行动,鼓励地方政府依托园区对集中生产区域内的企业实施集中管理,促进产业发展水平和安全水平“双提升”。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逐步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发展食品及食用农

12、产品加盟连锁、统一配送等现代经营模式,促进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经营业态多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推动各类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健康协调发展。(八)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公众认知能力。将食品安全纳入公民法制普及、科普常识、职业技能和学生课堂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能力,促进公众健康理性消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充分展示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和监管的成效。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奖励制度机制,全面推行有奖举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媒体

13、监督,鼓励公众参与,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群防群控机制,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五、工作步骤(一)启动部署、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1月一2022年4月)。组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县创建工作方案及考核评价标准,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责任任务,扎实做好动员部署和宣传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二)组织创建阶段(2022年5月一2022年12月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单位按照创建工作方案及考核评价标准,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协调联动,深入

14、推进实施各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创建工作任务,并按要求按时报送创建工作总结。(三)自查整改(2023年1月一2023年2月)。县直相关单位要逐条梳理各项指标,逐步收集迎检佐证材料,并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逐项自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各项指标基本完成。(四)申请验收阶段(2023年3月)。在自查自评达标的基础上,形成验收申请书面报告,向自治区、市食安委提出评价申请。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验收准备工作,全面接受自治区、市食安办的验收考核。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创建工作协调机制,统筹调度各方力量与资源,明确职责

15、分工,发挥部门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把各项创建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二)突出工作重点。结合实际,突出创建工作主体地位,切实把握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突出创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监管实际,富有监管成效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升监管成效和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体现出食品安全示范县在监管体系、监管能力和监管实效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三)强化工作保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单位要统筹兼顾,将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纳入本乡(镇)、本部门工作总体安排,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切实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四)加强督导检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加

16、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开展考核评价,确保创建工作有效推进。(五)大力宣传引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单位要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创建措施、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让创建活动成为群众知晓、群众评价、群众认可的民心工程。(六)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规范创建工作管理,做到依法依纪、公开透明、节俭高效,杜绝铺张浪费,防止借创建之名搞形象工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附件1名封建徐晶名全云冕星工行旗号J为为加强对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县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县创食安县办“),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县食安办主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海政兼任,人员从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中抽调。负责组织协调、宣传发动、督促检查、调度考核等工作。此项工作完成后,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