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培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培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培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带头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战略工程,立足战略高度、围绕根本任务、聚焦有效路径,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育更多栋梁之才。一、立足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2022年,他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
2、研时,第一站就到智慧教室现场观摩思政课教学,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为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向新征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落实“培养什么人”的应有之义。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其首要觉悟与意识在于保持社会主义底色,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这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永葆鲜亮底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紧扣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基于青年成长科学规律,从顶层设计上突出体系化、全面化,将思政引领充分有机融入道德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各方面,使青年自觉
3、将个人发展与党的事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紧密结合起来,坚定前进方向、提高个人本领,自觉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面向新征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引领。人才培养涉及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多元体系,而贯通其中的应是思想政治引领,思政工作应做到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与学生成长同向而行、与教师育人深度嵌合、与高校管理协同发展。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特别是要立足思想引领核心点、把握课程思政着力点、突破机制改革攻坚点、抓好队伍建设关键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面向新征程,
4、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确保“为谁培养人”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场域,立德树人的使命更光荣、挑战更严峻。要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必须立足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建立更加完备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守牢意识形态底线、擦亮爱党爱国底色、增强青年奋斗底气,根本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与党同心、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向。二、围绕根本任务认识和把握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点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5、,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二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必须紧紧扭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深刻把握当前思政工作的重点难点,找准“突破口”、下好“先手棋二在高处谋划,更好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要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谋划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不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夯实思政工作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凝聚人心的“主心骨”作用,推动全员育人凝心聚力;强化
6、本硕博育人链条一体化设计,统筹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抓住入学、毕业等重要节点上好思政大课,推动全过程育人见行见效;加快家校社育人资源一体化融合、校院班育人载体一体化建设,完善“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推动全方位育人精型施策。学校强化组织领导,率先成立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举办首届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完善整体性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格局,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素质提升、全员导师制、一站式学生社区、“iRUC”网络平台等为抓手,为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汇聚资源、凝聚合力。从实处着手,更好融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
7、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将思政课大力打造为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场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实现两个课堂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优。要用心用力讲好思政课,要以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核心,科学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教学课程群,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全力打造好高精尖水平思政“金课”。要扎根实践办好思政课,搭建真实育人环境,用疆域之辽阔、历史之厚重、文化之多元、
8、发展之差异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中国、立体化认识中国,培养发现问题的眼光和解决问题的头脑。学校以先进思想培根铸魂,发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优势,率先形成最齐全、最完整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成立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研究会,打造“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思政品牌;以社会课堂锻炼筋骨,开展“追寻领袖初心路”实践活动,组织60余支学生实践团队深入梁家河、正定等地,近距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实践基础、理论渊源,打造“红船领航”“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等实践育人载体,实施“治国理政”“理解中国”“未来学者”计划,创新推出“先锋闯将
9、”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大国边疆”育人工程,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之中。于新处增效,更好实现“键对键”与“面对面”相统一。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建强建好网络阵地,针对学生关切、青年困惑积极回应、有力引导,将互联网“变量”转化为思政育人“增量”;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强化对匿名平台、网络社群及新媒体账号的管理和引导,抵制不良倾向,敢于与消极思想做斗争;坚持用得好是真本事,充分利用互联网特点,把握技术变革、创新育人方式、提高传播效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大文章。学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思政
10、云课堂”等资源平台,优化线上线下“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等品牌项目,切实实现“键对键”与“面对面”相统一。向深处发力,更好推进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青少年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高校要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要立足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同学段教师授课特点不同、学生接受能力不一,更要注重方式方法,用扎实的理论功底把道理讲深、严谨的逻辑思路把道理讲透、创新的呈现形式把道理讲活;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利
11、用社会资源建好大中小一体化育人基地,做好不同学段社会实践的有机衔接,实现知行合一、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学校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北京市牵头高校,启动首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和研究中心,创新大中小学“学、研、讲”一体联动机制。三、聚焦有效路径认识和把握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理论武装、学科教学、管理服务、评估督导等多个维度,把握内外环境新变化、青年发展新特点、思政育人新模式、传播媒介新形态,以有效路径为依托擘画好协同育人的“同心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以完备的制度体系为首要前提。
12、要强化协同,从战略高度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从全局视角研判实际情况和未来要求,实现全领域、全流程的制度覆盖,增强育人制度体系整体性、递进性、积累性;要立破并举,突破传统机制带来的梗阻,科学推进制度改革和方法创新,结合时代特征、紧抓现实问题,解决当下资源利用不足、课程设置分化、评估制度传统等问题,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成长需求;要压实责任,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各层级、各领域的工作内容,在工作部署、督导问责中明主次、分轻重,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巩固完善监督和评估体系,推动各项要求落地落实,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体系。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以高效的方法ft系为重要基础。要做好“调研员
13、”,把握社会发展、青年思想的变化和特点,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经验和理论成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好“实验员”,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和任务的工作方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增量”创新形式,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和迭代性,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需求;要做好“记录员”,加强方法的评估和总结机制建设,及时分析新方法、新工具的实践效果,不断优化提升,推动方法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以系统的人才体系为关键支撑。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鼓励广大教师弘扬光荣传统、擦亮初心底色。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牢牢把握思政教师这一关键支撑,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教育家精神贯穿于思政工作之中。必须“守好关口”,规范人才选拔机制、突出政治标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必须“扩充接口”,发现一批、吸引一批、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让更多“笔杆子”“脑瓜子”“台柱子”切实参与进来;必须“优化出口”,健全人才激励考评机制,优化政策、明确标准、多维评价,持续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构筑以激发创新活力为核心的人才强校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