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壳的构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地壳的构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3地壳的构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五年级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学科科学备课时间10.16课题地壳的构成主备教师审核教师单元主题地球剧烈变化单元解读“地球剧烈变化单元属于地球和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本单元是在中年级学生认识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构造、地壳运动及其产生的灾害现象。本单元以“变化”为主线,通过观察、实验、制作、阅读等活动,指导学生先了解地球表面山脉的形成,再认识地球内部由三个圈层构成;然后认识地震、火山喷发的成因及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最后认识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课标要求2022版科学课程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内容要求:了解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能通过实验或运用简单工具,认识化石标本,比较不同岩石的外部特征,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这些特征。能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未知现象的探究兴趣;具有用证据支持观点的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的内部构造之后,进一步认识地壳主要由哪几类岩石构成。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研究岩石的性质”目的是通过观察等
3、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特征和内部构造。活动2”认识岩石的形成过程”旨在通过查阅资料、分类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应用与拓展”制作岩石用途资料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有关岩石用途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等活动,感受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岩石特征和内部构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岩石一课。认识了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的特征,知
4、道了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和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学生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2.能从岩石的内部结构、构成物质、条颜色、硬度等方面认识岩石的特点和性质。3.能描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科学探究1.能从形态各异的岩石性质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方式获取地壳构造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4.能利用分析、比较、分类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5.能对自己或他人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科学态度1.能表现出对岩石性
5、质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以观察、实验现象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说出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重难点分析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岩石的性质,认识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难点:根据岩石的性质对不同的岩石进行分类预学任务单任务一、通读本课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大致了解。任务二、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岩石的资料。任务三:试着收集三种不一样的岩石。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与问题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在山坡、悬崖、湖畔和海滩等地,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岩石。(出示:我国风景名山的精美图片)。它们的
6、主体都是由岩石构成的,从表面看,这些岩石种类多样,形态各异,其实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你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课堂探究吧。课题:地壳的构成【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观察各种岩石,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本课的聚焦问题,揭示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探究与发现活动一:研究岩石的性质将自己与其他同学收集到的岩石放在一起,清洗干净,从中挑选出一些岩石并编号,观察岩石的内部结构(是否有层理、有气孔、有生物痕迹)构成物质(是一种、还是多种,是颗粒状的、还是层状的,是)、条痕颜色、硬度等。1.观察方法:(1)内部结构将岩石放进布袋里,用
7、锤子砸开岩石,观察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2)观察岩石的构成物质在打碎的岩石断面上滴几滴浓醋,观察发生的现象。(3)条痕颜色将岩石在无釉瓷片上用力刻划,直到在无釉瓷片的表面留下清晰的粉末痕为止,观察条痕的颜色。(4)硬度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刻划岩石,观察发生的现象。(出示视频,给学生展示测试岩石硬度的方法)【设计意图:教师呈现观察岩石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科学地观察岩石的内部结构等特征,为进一步给岩石分类奠定基础。】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的表格中。(提示:使用锤子时要注意安全;小组要分工合作;观察结束后,要整理好实验材料。)3.汇报
8、:指定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4.总结:这些岩石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岩石的内部结构是不同的,有层状的、有颗粒状的,有的有气孔、有的没有气孔;条痕的颜色也不一样,有多色的、有纯色的;有的岩石质地较软、有的较硬等。活动二:认识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内部结构与它的形成过程有直接关系。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资料,将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1.整理资料: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资料,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搜集到的资料。2.汇报:指定学生展示自已整理的资料,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3.小结: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用视频展示岩石的形成过程)
9、第一种岩石是由地下岩浆或地表熔岩冷却凝结而成的。由于温度骤降,气体等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结构,如玄武岩;有的熔岩是在地下变硬形成的,如坚硬致密的花岗岩。第二种岩石是由一层层的沙子和淤泥固结而成的。这类岩石中常常含有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如白垩化石。第三种岩石是由前两种岩石在高温、压力作用下变质而成的。它的特征较明显,有的具有片状结构,如片岩;有的是麻状结构,如花岗片麻岩;有是板状结构,如板岩。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设计意图: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岩石的形成过程有什么不同,理解岩石的内部结构与它的形成过程有直接关系,在分析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10、归纳出活动结论。】活动三:判断岩石的类别出示八种岩石的图片,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岩石的特征判断岩石的类别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出示常见的岩石分类)岩浆岩: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沉积岩:石灰岩砂岩页岩化石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应用与拓展活动一:模拟变质岩的形成1.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块塑料垫板上。2.用另一块塑料垫板放在橡皮泥上,不断加压。3.观察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活动二:制作岩石用途资料卡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岩石还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11、搜集岩石的用途,采用不同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雕塑一般用比较软的大理石、石灰石等雕刻制成。纪念碑一般用坚硬的花岗岩建造。赵州桥是用坚硬的青灰色砂石建造的。【设计意图:利用图文形式交代岩石的用途,比较岩石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四、巩固练习1.地壳主要是由()构成的2.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岩石分成()、()和()三大类。3.在研究岩石的性质活动中,下列利用了化学方法进行观察的是()。A.用锤子砸开,观察岩石内部。B.用指甲、小刀在岩石上刻画。C.在岩石上滴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常见岩石的性质,在课堂中无法完成的
12、话,可作为第二课堂一一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去让学生收集资料,观察、体验、讨论、研究加以完成,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增强其动手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培养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2,三类岩石的转化和分类是本课的重点。要领会掌握好这一重点,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四者的关系和联系。难点则在于了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指导教师意见(此教学设计,A4纸正反面打印,表内文字小四号宋体,行距23磅)附:课后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分层布置作业内容设计意图时长基础性作业利用所学知识把下面的岩石归纳到相应的种类中。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砾岩流纹岩大理岩片麻岩石英岩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再次用岩石的分类巩固学生对岩石特征的理解。5分钟拓展性作业完成岩石用途资料卡的制作考察了学生使用电脑搜集资料、排版、布置、及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同时再一次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