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度与城市经济韧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度与城市经济韧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40卷第4期2023年7月经济经纬EConOmiCSUrVeyVol.40No.4Jul.2023金融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度与城市经济韧性李淑芬(吉林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7)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摘要:基于20042020年中国2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具有显著驱动效应,且在运用替换变量指标、倾向得分匹配一双重差分法验证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创业活跃度存在明显
2、U形中介效应,即当金融集聚程度较低时,可能会由于金融支持不足抑制创新创业活跃度提升,从而降低城市经济韧性;随着金融集聚程度不断加深,创新创业活跃度显著提升,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显示:在经济韧性强劲城市、经济韧性优良城市、经济韧性一股城市、中规模城市、中城市流强度、低城市流强度样本中,创新创业活跃度在金融集聚驱动城市经济韧性中的U形中介效应更为显著。为此,应培育金融创新源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圈和着力打造梯度韧性城市,以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并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词:金融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度,城市经济韧性;城市规模;中介效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802090);教育
3、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YJC630067);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21B87);2021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JLJY202140598470);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GH22497)作者简介:李淑芬(1979-),女,山西平遥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23)04-0026-11收稿日期:2022-09-20一、引言及文献综述城市经济韧性是指城市在面对极端灾害及外部冲击后呈现的经济反弹能力与恢复能力,是提升城市资源配置能力、破除原有发展
4、路径依赖的重要支撑。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金融发展逐步深化,使得银行、保险、投资等各类金融要素汇集,促使金融集聚成为新的产业现象,在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o不仅如此,金融集聚还能够通过引导各类金融资源流向竞争力较高企业,不断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o而创新创业能够驱动技术迭代升级与产业优化,推动深层次专业分工与效率提升,在城市经济韧性建设中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金融新任务”指出,要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作用,优化金融服务及产品,促进创新创业投资发展,以探索国民经济安全发展路径o由此,深入解剖金融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度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作用机制
5、,可为增强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稳固国民经济发展根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其一,城市经济韧性通常而言,城市经济韧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产业升级等方面(陈安平,2022)数字经济、产业关联结构的中心性和多样性、创业活力等均是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子(苏任刚等,2020;张跃胜等,2022;Heetal,2023;Yeetal,2023),产业结构多样化可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环境,有效推动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与结构调整,继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徐圆等,2020)程广斌等(2022)发现创新能力增强可有效驱动城市经济韧性提升,作用渠道主要为加强人才储备、产业结构升
6、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0其二,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部分学者认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为明显(孙建国等,2019),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技术创新、推动节能减排等方式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施本植等,2018;斯丽娟等,2019;冯锐,2022).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同类型金融集聚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影响(岳婷婷,2020),且伴随金融集聚程度提高,二者之间演变为倒U形关系(甘星等,2020)其三,金融发展与创新创业。金融发展有助于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程实等,2015),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空间正向溢出效应(王世强等,2020),且二者间具有双向互动关系(李政等,2016).综上来看,现有文献
7、对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o学者们大多侧重于研究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效果,鲜少从微观层面考察金融集聚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路径o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尝试在以下方面进行拓展与创新:就方法而言,通过构建CGE计量模型展开反事实估计,对城市经济韧性进行测度,有效避免指标单一、因果混淆等问题引起实证结果偏误,并进一步借助倾向得分匹配一双重差分法探讨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关系,从微观层面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经验证据O就内容而言,其一,相较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等单一视角,创新创业更具系统性与全面性,可持续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提升就业质量,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
8、展提供重要势能。因此,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集聚是否通过创新创业活跃度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弥补现有文献在作用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加深学界对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内在关系的理解o其二,以往研究多根据地理区位进行异质性检验,关于金融集聚对不同类别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的研究仍存在较大探索空间。从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流强度角度分别探讨金融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度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异质性影响,以规避城市类型划分的局限性,为不同类型城市差异化战略布局提供经验支撑,丰富相关领域研究O二、理论假设(一)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金融集聚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可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升城市
9、经济韧性。深层次原因在于,金融集聚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信息、技术、人才、知识等高端资源,并由此产生共享、资源配置以及知识溢出等正外部效应,有助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第一,共享效应,即金融集聚可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赋能城市经济韧性提升。金融集聚有助于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加速资本市场信息流通,刺激资金供需双方多样化交易,满足企业资本获取需求(华桂宏等,2022)第二,资源配置效应,即金融集聚能够有效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增强城市经济韧性。金融集聚能够引导资金高效、顺畅流入市场需求端,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有效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常新锋等,2020)。第三,知识溢出效应,即金
10、融集聚能够通过知识溢出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创造能力。在城市经济遭受冲击后,金融集聚能够快速改变原有增长路径,实现经济稳定、高效、高质量增长。简言之,金融集聚带来的正外部性与金融市场结构的完善能够有效降低城市经济系统面对外部扰动或冲击的脆弱性,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韧性O与此同时,过度金融集聚会导致少数金融机构出现垄断,尤其是在部分中小规模城市发生概率更大。这种小范围内的金融垄断会导致城市资本配置失衡,进一步凸显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引致企业借贷成本与门槛提高、融资约束加大(吴小节等,2018)。在此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从这一角度而言,规模较小城市的金融集聚规范性较低
11、,不利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故整体而言,金融集聚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效果存在两面性。据此,提出以下假说。假说1:金融集聚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效果取决于正负两方面影响效应的总和。(二)创新创业活跃度的中介作用分析创新创业活跃度是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的利器,是实体经济参与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刘成杰等,2021)金融集聚带来大量资本、技术与知识等资源要素,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有效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一方面,金融集聚可着力推动区域性创新产业金融高地建设,加速金融生态优化、机制创新、资源集聚,提升创新创业活动的连续性,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快速集聚,增强城市经
12、济系统的风险抵御能力(章志华等,2021)。另一方面,金融集聚可优化新兴领域创业投资服务,不断提高信息交流、投入资金对接、项目路演等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优化创新创业创投生态链,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提升城市经济系统的适应性,进而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张浩然,2014)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金融集聚程度较低的城市而言,若要提升其金融集聚程度,必然需要增加金融建设相关投入,这将会对城市创新创业活动的资源与资金投入造成挤压由于创新创业同样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与风险,部分城市可能会相应减少创新创业活动,对城市经济韧性造成负面影响(颜强等,2022).此外,部分城市在初期难以兼顾金融集聚与创新创业活动,导致金融集
13、聚带来的正外部效应发挥有限,不利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因此,当金融集聚水平较低时,可能会削弱创新创业活跃度的中介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造成负面影响;伴随金融集聚程度加深,大量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赋能创新创业活跃度提升,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产生推动作用。鉴于此,提出以下假说。假说2:金融集聚能够通过创新创业活跃度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U形的传导效能。三、城市经济韧性测度及评价结果(一)城市经济韧性测度方法当前,关于城市经济韧性的测算及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指标体系法,即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经济韧性(IndeX,2014;白立敏等,2019).二是单指标测度法,即借助单指标对城市经济韧性进行表征(陈奕
14、玮等,2020).三是计量模型法,即构建CGE计量模型进行反事实估计,将城市实际经济产出与预期产出进行比较,进而对城市经济韧性展开测度(王鹏等,2021)。对比来看,构建指标体系容易产生因果混淆问题,引致测算结果偏误,无法科学合理判断研究主体的变动趋势;单指标测度方法操作较为简洁、经济含义较为明显,但蕴含信息量较少,评价不全面;计量模型法能够科学区分应对冲击的恢复力与抵抗力,直观刻画研究主体的动态演变趋势。而城市经济韧性描述的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和连续性特征,因此,本文借鉴Martin等(2016)的研究方法,采用计量模型法,将城市实际经济产出与预期产出变动进行对比,测
15、算城市经济韧性。预期城市经济产出变动测算方法如下:(ARe”预用=WEcOXM(1)m式中,(AEc。,J)Si期代表i城市处于抵抗期抑或是恢复期t,t+j内预期经济产出变化量;Ecct代表城市m中产业在t年的经济产出可表征全国在时期t,t+j中经济产出变化率。测算抵抗力公式具体为:a,4*)*式中,(AEcojaJ)主要指代抵抗期内i城市经济实际产出变化量,(AEco既产)预期主要指代抵抗期内i城市预期经济产出变化量。测算恢复力公式具体为:式中,(AEco恢/)主要指代恢复期内i城市经济实际产出变化量,(AEc。饮产)8i明主要指代恢复期内i城市预期经济产出变化量。当恢复力或抵抗力高于0时,
16、说明城市在面对大型冲击下,经济抵抗力或者恢复力将优于全国均值水平;而当恢复力或抵抗力低于0时,意味着城市在金融或风险冲击下,经济恢复力或抵抗力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经济的性测算所涉及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CElC数据库。(二)城市经济韧性测度结果分析借助式(1)一(3)对中国城市经济韧性进行测度,限于篇幅不进行具体展示。从测算结果来看,整体城市经济韧性均值在考察期内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测算结果基础上,借鉴陈奕玮等(2020)的研究,依据经济韧性强度对264个地级市进行分类:经济韧性强劲、经济韧性优良、经济韧性一般、经济韧性较弱。具体划分结果见表Ie观察表1可以发现,城市经济韧性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