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毕业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摘要: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导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也日趋严重。然而即使如此,我国在糖尿病防治方面依然存在相关知识普及率低,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相关资料报告,通过分析糖尿病的现状,指出了糖尿病形势的严峻性,强调了糖尿病护理重要性。本文还从糖尿病的病理、病因出发,对糖尿病护理的内容、疗效进行系统地探讨.关键词:现状、危险因素、糖尿病护理Abstract:Inrecentyears,becauseofimprovementoflivingst
2、andards,changesindiet,increasingpaceofliferhythm,andthelifestyleoflessmovementbutmorestillness,togetherwithmanyotherfactors,theincidenceofdiabetesisgrowingrapidlyallovertheworld,theinfluenceofdiabetestopeople,shealthisbecomingmoreandmoreserioustoo.Butevenso,therestillexistLowcoverageofrelevantknowle
3、dge,mostpeopledon,thaveenoughlearnaboutthediabetescomparingtoitstendency.Combiningwithrelateddatareport,byanalyzingthediabetes,recentsituation,figuresoutthatthesituationofwhichhasbeenveryseriousnow.Inotherhand,thistextalsosystematicallydiscussesaboutthecontentandeffectofdiabetescarebasesonitsandpath
4、ologycausesKeywords:Recentsituation,Dangerousfactors,Diabetescare一、我国糖尿病现状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L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指出,由于目
5、前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植物型向动物型转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正越来越多地充斥我们的生活,加上糖尿病知识以及健康生活理念不够普及,都对中国糖尿病防治能力以及糖尿病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Io1糖尿病防治状况不容乐观尽管中国糖尿病发病趋势严峻,但防治状况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目前我国专业糖尿病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不足,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相适应,致使中国整体糖尿病诊治率还相对较低。据统计,我国糖尿病专科医生仅约1万多人,而在2008年的糖尿病确诊率仅为15%,治疗率为77%。第二,许多公众和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存在治疗不及时、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
6、擅自停药、频繁换药、忽视饮食、运动等误区,从而使得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心脑血管、肢坏死、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发展严重.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IGT)的资料以及推算,2003年和2025年全球糖尿病及IGT发病情况如下:2003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为L94亿,2025年则将达到3。33亿;2003年IGT人数为3.14亿,2025年则将高达4.72亿。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不足1%增加到3。21%o以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将超过5000万。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Io2糖尿
7、病知识普及率低我国糖尿病相关知识普及率低,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最终的糖尿病诊断率只占23。6%,其中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治疗的比例更低,将近90%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急需进行持久的糖尿病宣传教育工作。自我血糖监测(SMBG)情况令人堪忧,自我血糖监测的平均频率为4.5次/月,单独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仅为2。8次/月。另外,我国在糖尿病营养学和运动领域几乎还是空白,绝大多数医院目前尚无专业的糖尿病营养和运动医师.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护理人员糖尿病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较肤浅.另外,由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8、不合理,无暇对糖尿病人进行教育。Io3儿童糖尿病患者增多如今,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也开始有了糖尿病.据了解,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现为0。191。26/10万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199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低发病区,北京市儿童1型糖尿病的年发病率为0.96/10万人。高发病区主要集中在北欧,发病率高达3.6/10万人。到了2000年,我国的发病率增为1。04/10万人。与4年前相比,数量有所增加,但并不明显。过去认为儿童糖尿病,主要是1型,2型糖尿病主要是成人。但是随着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增高,儿童2型糖尿病也在逐年增高。过去,由于糖尿病检测技
9、术的限制,儿童患的到底是1型还是2型,很难区别,所以需要时间的考验。目前糖尿病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2型糖尿病患儿也开始增多.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儿童2型糖尿病格外的重视,因为在目前阶段,糖尿病是不可以治愈的,尤其是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依靠胰岛素的治疗,但是假如糖尿病患儿配合得较好,把血糖控制在恰当的水平,他们也能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二、糖尿病及其类型2.1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在病因上呈极度异质的临床情况,是一种由胰岛P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病。糖尿
10、病的物质代谢紊乱可致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及结构异常,严重时可致残致死。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这些致病因素不外是遗传或环境因素分别或相互作用通过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及(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影响而致血糖高。2.2 糖尿病的类型目前世界各国多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7年)提出并由WHO(1999年)采纳的糖尿病分型。此分型集现今对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认识之大成,但还不是一个病因学分型。该分型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又分为两个亚型,即A型自身免疫介导糖尿病及IB型特发性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内
11、则有八个类型,将这些糖尿病类型中按遗传及环境因素两个致病因素类别参与程度排列可见有些类型糖尿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参与,另一些主要由环境因素参与,尚有些类型的糖尿病发病中遗传及环境因素均很重要。三、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3.1 糖尿病病因糖尿病是复杂的,经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3.1.1 遗传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子女发病的危险率约为105%,如父母均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子女的发病危险率更高.如一兄弟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其他兄弟的发病危险
12、率为10-15%o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子女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于一般人群.已证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特殊的HLA有关,危险性高的有DR3;DR4;DW3;DW4;B8;B15等。现在多认为部分糖尿病系多基因遗传疾病,不是由某个基因决定的,而是基因量达到或超过其阈值时才有发病的可能。3. Io2病毒感染许多糖尿病发生于病毒感染后,例如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能与病毒性胰岛炎有关。当然是每例病毒性感染均发生糖尿病。4. Io3自家免疫部分糖尿病人血清中发现抗胰岛细胞抗体,给实验动物注射抗胰岛细胞抗体可以引起糖耐量异常,病理检查也可看到胰岛中有淋巴细胞
13、和嗜酸细胞的浸润等现象。也有报导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早期用免疫抑制治疗可得到良好效果,甚至“痊愈”.3oIo4继发性糖尿病如破坏了大部分胰岛组织的胰腺为和胰腺纤维束性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功能性垂体腺瘤,嗜格细胞瘤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即症状性糖尿病。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塞、皮质激素、肾上腺能药物等均可能导致或促使糖尿病加重。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下TUrner综合征等也容易合并糖尿病。4.1 .5其它诱因1)饮食习惯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无明显关系,而与食物组成相有关,如精制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高。由流行病学分析,高蛋白饮食与高脂饮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2)肥胖主要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14、病的发病有关,肥胖是食物的热量超过机体的需要所致.过量进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且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可能诱发糖尿病。4.2 病理胰岛P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胞浆稀少呈脱颗粒现象。Q细胞相对增多,胰岛内毛细血管旁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的可见广泛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常明显的胰岛病理改变,细胞数量可只有正常的10%,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胰岛病变较轻,在光学显微镜下约有1/3病例没有组织学上肯定病变,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约5070%病例在胰岛及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称为“胰岛炎”。约70%糖尿病患者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出现病变,称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常
15、见于视网膜、肾、心肌、肌肉、神经、皮肤等组织.基本病变是PAS阳性物质沉着于内皮下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此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糖尿病人的大、中动脉、包括脑动脉、椎动脉、肾动脉和心表动脉.因同样病变亦可见非糖尿病人,故缺乏特异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多见于病程较长和病情控制不良患者,末稍神经纤维呈轴变性,继以节段性弥漫性脱髓鞘改变,神经营养血管亦可出现微血血病变,病变有时累及神经根,椎旁交感神经节、脊髓、颅神经和脑实质,感染神经损害比运动神经损害明显.肝脏脂肪沉着和变性,严重时呈类似肝硬化改变。心肌由混浊肿胀,变性发展为弥漫性纤维化.3o3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危害巨大,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
16、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可导致残废和早亡。我国糖尿病患者有慢性并发症者相当普遍,其中合并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眼及肾病变者均占1/3左右,有神经病变者占半数以上。大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和心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较前显著增多。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为低,但已经成为我国糖尿病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肾脏、眼底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患病率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四、糖尿病的护理4.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4oIo1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规则饮食是DM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均需遵循一定的膳食管理,否则药物疗效不能巩固.理想的糖尿病饮食应该能维持满意的体重,使血糖、血脂恢复正常,并能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必须的营养成分,以保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