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作者:来凤华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19年3期高中新课标颁布以来,整本书的阅读引起中学语文教学界的广泛关注。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O面对整本书阅读的大潮来袭,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一、整本书阅读的困局第一,茫然无措。当整本书阅读进入教学生活,很多教师还是茫然的。一眼看到底的单篇短章被整本书代替;精巧细微的写作技巧被宏大的艺术结构和丰富的意象代替;
2、析细析微的教学方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无法施展;一堂课即可解决的问题,一周乃至一个月才可能得到部分解决;教学单篇短章习惯性的依靠一一教学参考书,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难觅踪影;学生只要不读书,讲什么也是隔靴搔痒;中高考阅读的书目,学生不感兴趣,即使安排了阅读,学生也是有一搭无一搭。教学单篇短章的资源很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奏效,整本书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的重视上,很多语文教师“望书兴叹”。第二,无所作为。茫然而不知所措就会导致教学行为的“懒政”和随意,目前很多学校的整本书阅读处在“放羊”状态,至于读什么书,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有何目标和要求,有何跟踪评价的手段,无从知晓。“无所作为”的整本书阅
3、读教学,极大地弱化了整本书阅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第三,越俎代庖。语文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不通过阅读的方式去占有这本书,教师说什么都是无效的。但是许多教师不能够把握整本书阅读的这一精髓,在阅读课上成了主宰者,从作品背景讲到故事情节,从人物形象讲到艺术特色,从作家轶事讲到后世影响,彻底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剥夺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忠实听众和附庸,没有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诚然,在学生已经充分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教师以丰富的资源、较高的站位、深度的理解、宽广的视野,对作品作出解读,给学生一个高位的引领,无可厚非。但是,不让学生读书,缺乏阅读根基
4、支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只能是“昙花一现”。第四,急功近利。整本书阅读教学通过课程标准和统编本教材的确立,可以说己经上升到了国家意志。但是许多学校短视化、功利化的行为依然存在,不是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整本的书,而是提炼内容梗概、人物形象特点、艺术特色,让学生死记硬背,把整本的书设计成各式各样的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练习。学生只记住了一些概念,没有深入作品之中去体验人物的血肉丰满,没有和人物一起共情悲欢,没有随情节的波折跌宕起伏,没有体会到语言的斑斓多姿。学生的语言建构、思维提升、审美鉴赏、文化传承都是空中楼阁。有的教师甚至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替代学生读书,让学生听一听作品的讲解,看一点作品的
5、解读,设置题目,对学生进行选点强化认知,等等。这种功利化的阅读行为,掏空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第五,模式僵化。整本书阅读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本视域交融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悟、共情、想象都是内在的心理活动,其内隐性特点众所周知。于是,让这种内隐的感悟可视化,就成为当下许多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努力方向。讨论和表演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常态手段,但是一场讨论、表演下来,学生收获甚微。把整本书阅读的整个过程都显性化,很显然是一种偏颇。二、整本书阅读的规划1 .时间规划一是阅读课时的确立。整本书阅读落不到实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时间的限制。不给学生独立的阅读时间,一切阅读安排都形同虚设。
6、要想真正推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入,必须保证其独立的阅读时间。因此,合理规划时间就成为推动整本书阅读的第一要务。时间从哪里来?把基础语文课时和整本书阅读课时统筹安排,压缩基础教学的课时,把整本书阅读的课时镶嵌进去。如果每周5课时,我们就拿出2课时读书,3课时上基础语文,形成“3+2”的教学课时架构,这样就确保了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读书。阅读周期的确定。初三、高三是备考的关键时期,再让学生慢条斯理地读书,学生恐怕心不在焉,家长恐怕也怨声载道。因此,可以把阅读的周期规定在初、高中的前两年。两年共四个学期,统筹规划四个学期,把整本书按照时代、国别、文体特点,划分为“现当代文学作品、古典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
7、、传记文学”四个模块,对应四个学期的阅读任务。阅读进度的确定。有了整体的阅读周期和阅读数量,阅读过程就得有进度的规划和限制,设定阅读每本书的时间就成为必然。800页以上的鸿篇巨制,可安排6周12课时;300-799页的,可安排5周10课时;300200页的,安排2周4课时;200100页的,安排1周2课时;100页以下的短篇,安排1课时。把阅读的主体任务放在课上,学生在课下稍微用点时间即可完成。2 .书目规划时间有了,读什么书?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讨论,从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专家学者等各个角度征集书目。下面是我们拟定的初中整本书阅读书目(可根据课标要求再作适当调整)。第一模块:现当代文
8、学作品精读朝花夕拾(鲁迅),边城(沈从文),青春之歌(杨沫),茶馆(老舍),家(巴金),骆驼祥子(老舍),棋王(阿城),平凡的世界(路遥),巨流河(齐邦媛)第二模块:传记文学作品精读渴望生活一一凡高传(欧文斯通),孔子传(鲍鹏山),品味中国文人(刘小川),毛泽东传(罗斯,特里尔),名人传(罗曼罗兰),鲁迅传(朱正),赫东坡传(李一冰)第三模块:古典文学作品精读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牡丹亭(汤显祖),世说新语(刘义庆),史记选(储欣),“三言两拍”选读(冯梦龙)第四模块: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莫泊桑),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欧亨利),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鲁滨孙漂流记(
9、丹尼尔笛福),道连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鼠疫(阿尔贝加缪)3 .课型规划时间有了,书目确定了,就可以通过规划课型来推进阅读了。一个阅读过程可以分为“读、思、议、写、拓”五个环节:“读”是自读;“思”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思考、品味、揣摩,把发现的问题梳理出来;“议”是通过讨论,消除疑难,分享观点;“写”就是把阅读的思考通过文字固化下来;“拓”就是深化拓展,在更宏阔的视野上观照这个作品。这五个环节可通过以下课型实施:自读课:先作读书笔记,再梳理问题。讨论课:通过讨论,消除阅读疑惑,分享思想成果。导读课:教师整合资源、解读文本,从高处引领,激发学生
10、的阅读兴趣,深化、丰富学生的认识。写作课:把讨论、分享、碰撞、释疑后的想法写下来,形成作品。拓展课:链接资源,拓展素材;自主选择,探究阅读。主要是链接作品写作背景、作家思想经历、作品解读、相关论文等,从而使学生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开阔视野,提高鉴赏水平。延伸课:建立整本书阅读的微信群或其他网络平台,组织学生提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形成话题圈,持续推进,深化整本书的阅读。3.评价规划“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如果没有评价,就不能有效推动阅读的进程,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示例:初一下学期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原则和操作办法基本原则:真实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个别化原则。评价维度及分数:课堂、作业、批注、检测
11、四个维度,每周满分40分。评价细则:(1)按要求完成默认10分,无故未完成0分。补交作业的最高计8分。(2)某项指标堪称榜样的,可以用一次单项过评满分作为奖励。(3)发表文章的,根据刊物影响力和作品情况,至少奖励两个指标的满分过评分,指标由学生任选。(4)其他加分减分项,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常规作业:名著阅读指南(我们自编的阅读整本书的辅助系统)任务+阅读记录本阅读记录本:每周有记录,可以是课后习题、摘抄、人物事件概括、点评等,也可以参考下表,进行过程性评价。只有做好了过程性评价,学生的阅读过程才会比较扎实,阅读收获才会有保障。三、整本书阅读的驱动1 .工具驱动学生有时面对长达Iooo多页
12、的巨著,难免有畏难情绪,对此,教师要想办法促进他们阅读。促进阅读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工具的开发和利用效果比较显著。这里所说的“工具”,是指阅读教学中的手段或凭借。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阅读工具。(1)表格示例:祥子共有三次买车的经历,读读小说,填写下表。(骆驼祥子阅读工具)大凡情节梳理、人物事迹等关键信息的提取,均可采用这个工具,让学生的信息提取条理化、简明化,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2)图画示例L我来绘脸谱(三国演义阅读工具)请给下面六个人物的戏剧脸谱涂上合适的颜色,并结合人物的个性特点说说理由。设计意图:把握人物相关情节,感知人物性格特点,锻炼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示例2:绘
13、制“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示意图(标明各部分名称、功能)(海底两万里阅读工具)设计意图:感知“诺第留斯”号的基本外形及构造,通过文本中的相关描写进行概括;通过绘图,将抽象转为直观,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和理解能力。此外,三国演义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图的标注,苏东坡传中苏轼被贬谪迁徙的路线图等,均可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凡是涉及空间转移、建筑物体、人物生活轨迹等内容,均可利用这个工具进行信息提取,厘清文章的脉络。(3)视频示例:请为这段视频(播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视频)中的人物配音,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利用相关视频,让学生重新回顾名著精彩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用声音创造形象,在创造中加
14、深理解。(4)相关资料示例:请参照以下资料为水济传中的林冲(或其他人物)写一部传记(仅列出目录即可)。传记编写体例: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主要事件为线索,以人物关系为线索,以身份变化为线索。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样本:以主要事件为线索样本: 以人物关系为线索样本: 以身份变化为线索样本:苏东坡传 张居正传 梁启超传 朱元璋传(林语堂)(朱东润)(谢玺璋)章节目录 章节目录 章节目录(略)(略)(略)(吴啥)章节目录(略)设计意图: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利用上述体例,理顺人物的事迹脉络,感知人物的形象,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间发展的逻辑
15、、同类归纳的逻辑、相互联系的逻辑、事物发展的逻辑等),还能提高学生在纵横比较中的审美与鉴赏能力。目录的编排与提炼也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这个工具就成为深入探窕人物形象的一个有力支撑。(5)音频示例:请根据这段音频(哈姆莱特中从“误杀首相波洛涅斯”到“刺中克劳狄斯”的音频选段)的提示,讲述故事情节,辨别其中涉及的人物,并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以音频为载体,唤起学生对作品相关情节的回忆,激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想象,让声音创造的形象与阅读形成的形象相互交融,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同时打通不同文学表现形式,在多重参照体系中丰富学生认知。2 .活动驱动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可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和创造的语文活动。此类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兹举几例,以供参考。(1)信息提取类活动示例:简述方鸿渐的四次爱情经历和三次工作经历,并以此为例,谈谈围城这个题目的含义。(围城阅读活动之一)(2)语言建构类活动示例:我为英雄拟绰号(三国演义阅读活动之一)模仿下面的参考示例,从性格特点这个角度,任选三国演义中的三个人物给他们分别拟绰号(如果人物己有绰号,可以重新拟),并结合人物生平经历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