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支架:提升阅读思维品质的路径(三)郑玉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建支架:提升阅读思维品质的路径(三)郑玉涛.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搭建支架:提升阅读思维品质的路径(三)郑玉涛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0年7期三、依托分解与整合,凸显思维的灵活性1.分解艰深问题,各个击破阅读教学课堂,难免会出现一些新颖但艰涩的具有综合性的大的问题。这类问题尽管新颖艰深,但切中文章主旨,聚合学生思维,吻合教学目标,非常具有教学价值。课堂中面对这类问题,教学有时会难以推进,难以深化。此时,教师不妨因势利导,因文而异,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方案,对问题进行拆分,化难为易,各个击破。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拆分、各个击破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难点问题的思想方法,又是又曲是出这样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的一种尊重与鼓励。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课堂学习中提出更多有价值的
2、探究性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个长亭送别的教轲节。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谁愿意成为莺莺的知音?请穿越时空和莺莺来一次心灵的交流吧!应该承认,老师的问题新颖而且直击鉴赏的重点。但课堂上,学生讨论后的回答单一肤浅,没有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世界。听课老师也议论纷纷,认为老师的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应该适当分解,搭建深入学习的支架。于是我对问题进行了分解:(1)崔莺莺为什么要担心张生看上别人?为什么不信任他?(2)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表现了莺莺怎样的心理?(3)莺莺的感情变化为什么让人难以捉摸?(4)此恨谁知,莺莺的恨有哪些内容?(5)莺莺为什么不阻止母亲逼迫张生进京?(6)莺莺长亭送别张生为什么不好好打扮一番
3、?(7)张、崔二人为何不远走高飞?(8)莺莺复杂的心理有哪些?矛盾吗?这样分解就降低了难度,有了思维的抓手与思维的梯度。我们提倡课堂中遇到艰深问题时,把艰深的疑问拆成一个个子问题,降低学习难度,这有助于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依靠具体的抓手,找到破解疑难的方法。2.组合零散问题,纲举目张?摇有分解就有组合,就有归类。教学活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为零散、表浅、琐碎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进行调整取舍,再度设计出举一纲而万目张”的问题,让这样的问题成为课堂导学的内容与学生聚焦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现场情况,及时对教学设计作出修改、调整,将问题进行分解与整合,深入挖掘,充分发挥每个问题的价值,设计成不
4、同层次的问题和知识框架,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思想导引,找到一条引导学生积极认知的最佳思维路径。这是问题的发现,更是思维的深化。我在执教荷塘月色时,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虽多但比较零散单一。经过仔细琢磨,我发现这些问题都指向了情景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理解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本来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彳壬务。因此,我就选用了朱自清作品欣赏里的一句话来统领这一系列问题: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笔随意转,缘情写景,以景衬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流贯在荷塘月色中的正是宁静与不宁静的脉脉情思。”一选自朱自清作品欣赏(景?景物的特点?如何描写的?作者的心情?)请围绕上述四个问题对4-6段作具体的分析和鉴赏。我紧紧
5、抓住鉴赏的评语,从细节处深入咀嚼、细致研磨,使其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契合点,进而统摄了学生提出的零散的问题,领起全篇,成为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和教学活动的核心,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四、聚焦细节与空白,凸显思维的独创性1 .聚焦细节,质疑追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抓住文本的细节,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或者在封话过程进行追问,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品读鉴赏中适时地追问,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研磨细节,在细节的品读研究中引导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解读文本主题,能够有效地把文本解读推向纵深。清兵卫与葫芦是志贺直哉的代表作,讲述了清兵卫由酷爱葫芦到被逼
6、放弃的故事。这个并不复杂的单一情节,作者却写得摇曳多姿,张弛有度,采用追问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细节,引领学生研磨”文本,在这种对细节的“研磨”中,让学生知晓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之深”的主旨,把文本的解读引向深入,进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2 .聚焦空白,驰骋想象阅读中对空白的发现、填补、评价就是一个再创造的阅读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对作品空白处进行挖掘、填补,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从而创造出融注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显现作品话语背后的隐喻和寓意。这既可以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初读欧亨利的名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我很渴望看到欧亨利笔下的老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的场景描写。然而作者却并没有从正面进行详细的描写。为什么会这样?备课时我就抓住这样一个有点出人意料的细微之处,引领学生沉潜到文字深处,走进作者心灵,含英咀华,深得作者情节安排独具匠心这一个中滋味!笔者只是粗浅地谈谈文学作品阅读中思维品质提升的路径与方法,实属抛砖引玉,相信在无数一线教师的努力实践下,可以真正做到思维有逻辑,提升有路径。作者通联:杭州市萧山第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