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方案.doc(6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X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方案项目名称:XXXXX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投 标 人:XXX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投标时间: 目 录前 言1总体设计2一、工程概况2二、需求分析22.1建设目标及系统规划22.2设计依据与规范42.3总体设计原则5第一章 周界防范系统71.1概述71.2系统特点71.3系统设计71.4实现目标91.5系统组成与设备选型91.6系统功能111.7系统设备清单11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132.1 概述132.2 需求分析132.3 设计目标132.4 设计思想142.5 设计依据142.6 系统设计152.6.1设计说明152.6.2系统组成与概述1
2、52.7系统设备清单22第三章 可视楼宇对讲及门禁系统24一、 可视楼宇对讲系统243.1.1 概述243.1.2 系统功能需求243.1.3系统设计依据243.1.4 系统方案设计243.1.5 设备选型263.1.6 系统联网示意图283.1.7 系统设备清单29二、 门禁系统303.2.1 系统概述303.2.2 系统设计303.2.3 系统的组成313.2.4 系统功能特点313.2.5主要设备介绍323.2.6门禁工作流程图33第四章 电子巡更系统344.1 概述344.2系统的运作过程344.3巡检数据采集系统特点354.4系统构成364.5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364.6系统数据及报
3、表374.7 技术指标及设计内容374.8 设备配置单39第五章 公共广播系统405.1 概述405.2 设计依据及原则405.3 系统组成405.4系统设计415.5 设备介绍425.5.1 S-650 石头音响、蘑菇音响、柱状音响425.5.2 CW-105B/6 壁挂音响425.5.3专业广播话筒425.5.4 纯后级广播功放435.5.5 前置放大器435.5.6 十路分区器445.6 系统示意图445.7 设备配置清单44第六章 中心机房电源及避雷系统466.1概述466.2设计依据466.3总体设计指导思想466.4电气、避雷工程476.4.1供电电源476.4.2 控制和保护设备
4、476.4.3 计算机专用地476.4.4 其它接地系统476.4.5 防过电压防雷保护系统486.4.6使用防雷器注意事项496.4.7导线的选择496.4.8附加说明496.4.9 UPS电源部分50第七章 水、电、气远程抄表系统517.1概述517.2需求分析517.3功能介绍517.4设计依据527.5系统设计与拓扑图527.6 系统配置清单55第八章 车辆管理系统568.1概述568.2方案设计568.3系统功能60前 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渐渐地进入了千家万户,将“智能化”引入住宅小区和家庭已经不是梦想。智能化小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
5、,利用现代科技力量,为小区居民住户提供安保、生活、消费、信息等多种服务,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已经被众多物业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所认识。在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加大小区住宅科技含量,建设适用的“智能化”小区,满足新形势下市场要求,已经成为物业管理和房地产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房地产销售中新的卖点。作为智能化住宅小区,它是将建筑艺术、生活理念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智能化小区为住户提供了一种更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和开放的智能化、信息化空间。同时,它依靠高科技实现了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促进了优秀的人文环境发展,并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小区物业运行的高效化、节能
6、化和环保化。它不仅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而且也是人类社会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建设部规定,普及型住宅小区应实现智能化要求:住宅小区设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心;水、电、气等计量收费,住宅小区封闭;实行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漏实行自动报警;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总体设计一、工程概况XXXXX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位于贵州省XX地区XX村XXXXX小区,本次工程建设是一个多系统、相关联、复杂的智能化设计施工的综合工程,旨在建立成为科学管理、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智能小区;小区有三个进出口通
7、道,四周部分为3米围墙,管理中心即监控中心位于第28号楼半地下室,各楼宇间有多媒体LED屏,本次只作布线;本工程建筑面积约为20万m,主要为住宅及管理用房、幼儿园、地下停车场、架空层及商铺门面、绿化用地、游乐场地等。其建筑楼宇为28栋,28个住宅单元,住户总户数为1350户,I期为504户,分布小区停车场位比较多个。 二、需求分析2.1建设目标及系统规划建筑智能化系统根据招标文件及图纸等相关说明,本次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目标旨在建立一个先进、可靠、开放、实用的综合平台,以满足各住户提高安全、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和先进科学的物业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11个子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
8、统水电气远程抄表子系统机房供电及避雷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楼宇对讲门禁子系统电子巡更子系统公共广播子系统车辆管理子系统周界防范子系统 结合招标文件及图纸等相关说明,本次智能化系统工程相关需求有:l 周界防范系统对周边非法侵入者进行主动探测、定位和报警,安保中心管理人员能监看监控区域的动态,提示保安人员进行处理。l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主要针对小区内通道、重要建筑、电梯、楼道及周界设置前端摄像机,全天24小时对小区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将图像传送到安保中心,安保中心管理人员能监看监控区域的动态。同时与周界防范报警进行联动,即当安保中心接到报警时,中心屏幕上将弹出相应的图像及信号。能达到每台电梯的五方
9、通话。l 可视楼宇对讲及门禁系统主要针对住宅区的小区、住宅楼和住户的来访客人的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设置管理中心机和住宅楼门口机构成外围探访设备,住户的室内机设计选用具有红外、烟感、煤气瓦斯探测和门磁、报警接入的住户分机,这样即可完整和扩从系统的功能,又可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并节省为设立不同系统功能而增加的投资。l 电子巡更系统通过巡更人员使用巡更棒巡回接触预先设置的巡更钮进行巡视小区,起到定时巡回保证小区内的安全。l 车辆管理系统通过管理中心控制系统和车库的出入口设备对进出车辆进行控制和辨识,对小区内的长期固定用户可通过小区一卡通系统进行全自动进出管理和收费,对于临时车辆进出的用户可临
10、时自动发卡并按时按吨位自动收费。l 公共广播系统建立统一声音播放源,针对不同使用区域设立相对独立的播音控制区,提供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强行切断其它音源进行紧急广播。l 中心机房供电及避雷系统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存储,提供一套保持4小时供电的在线式电源,同时保证不受雷击,对机房作防雷及等电位的联接。l 水电气抄表系统可选择实时采集全部或单个采集器、某类或某个远传表、某个或某单元的数据及状态,可结系统所有水、电、气进行自动定时的抄表。根据招标人及建筑平面图纸,对目前及将来智能化的应用作以下分析:性能需求:有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网络吞吐率、网络响应时间、数
11、据、视频传输速度、资源利用率、可靠性、性能/价格比等; 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语音点和数据点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即主干统一使用双绞线缆,以实现语音、数据相互备份的需要; 对于网络主干,数据通信介质全部使用光纤,语音通信主干使用大对数电缆;光缆和大对数电缆均留有余量; 对于安防监控,采用光纤或SYV-75-59线缆; 支持目前及未来扩展的需要;环境需求:主要指地理分布,用户数量及其位置,用户之间的距离,用户群的组织特点,还有特殊的限制(如电缆等介质的布线是否有禁区)等;本工程中,布线主要在小区内,在工地现场勘测时没有发现有特殊限制等。设计约束:遵守其他标准,各行业的特点对数据网络、视频网络的特殊要
12、求,投资对布线设计的影响等。其他子系统:如通讯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等对各子系统提出的要求;2.2设计依据与规范本次工程设计主要参考了以下相关标准: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B51/T5019-20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3、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8A4、民用建筑电气规范 JGJ/T1-19925、安全防范技术规范 GB50348-20046、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048.1-19897、入侵报警系统的系统构成与技术要求GA/T368-20018、防盗报警控制器材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19909、计算机-通讯接口标准 GB/
13、CSDA-19961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19941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308-20011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67-200113、安防电视监控系统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设备技术要求 GB/T16677-20011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15、有线电视技术规范 GB50200-1994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57-1983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18、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GBBT-47119、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14、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 2.3总体设计原则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以下几项基本设计原则进行考虑:实用性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建成先进实用的各个子系统,是我们这次设计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从用户角度出发,特别注重系统的实用性,满足需求,强调系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性能;可靠性原则系统的可靠性是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系统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系统的各项功能的发挥,只有提供可靠的用户服务系统,才能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各项应用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选择成熟可靠的产品和设备,对于系统重要部分设计一定的备份冗余,如主干线路等;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系统需求的情况下,尽量控制系统建设成本,使各子系统具有较高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