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系统规划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教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系统规划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教学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v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3、城市总体防灾空间规划(2)城市总体防灾分区:根据用地适宜性、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城市行政区设置、疏散场所布局、防救灾资源配置、重大危险源等次生灾害影响,合理划分各等级防灾分区,利于城市防灾资源整合和分配。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防灾分区。一级防灾分区:分区隔离带不低于50m,利用隔离带或天然屏障(如河流、山川)防止次生灾害,具备功能齐全的中心避难场所,综合性医疗救援机构,消防救援机构,物质储备,对外畅通的救灾干道。总体规划层面重点是一级防灾分区。二级防灾分区:分区隔离带不低于30m。
2、以自然边界、城市快速路作为主要边界,具备固定的避难场所,物质供应、医疗消防等救灾设施。三级防灾分区:分区隔离带不低于15m。以自然边界、绿化带、城市主次干道为主要边界,社区为单位,紧急避难场所的半径约为500m。v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3、城市总体防灾空间规划(3)城市防灾轴规划:在灾前,防灾轴能提供灾害防护空间和生态调节空间;在灾时,能提供多种应急空间,例如灾时紧急避难场所、指挥中心、信息中心、应急医疗救护、物质储备、交通干道、救援通道、疏散通道、外援中转空间等。等级:可以分为防灾主轴和防灾次轴。防灾主轴宽度在30m以上,连接区域性避难中心和区域性防灾据点,是城市、城际的主要交通联络通道。以
3、重要河川、主要道路为轴心。防灾次轴宽度在24m以上,依靠城市次干道设置,支撑在中等规模街区层次上开展避难、消防等应急活动。类型:分为防灾绿轴、阻燃带。日本神户市的防灾轴体系日本神户市的防灾轴体系v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4、城市疏散避难空间体系规划(1)城市疏散通道系统规划:类型:分为城市救灾干道、城市疏散主干道、城市疏散次干道、街区疏散通道。在总体规划阶段,以前三项为主。救灾干道是指在大灾、巨灾下需保障城市救灾安全通行的道路。主要用于城市对内对外的救援运输。有效宽度不小于15m。疏散主干道是指在大灾下保障城市救灾疏散安全通行的城市道路,主要用于城市内部运送救灾物质、器材和人员的道路。有效宽度不
4、小于7m。疏散次干道是指在中灾下保障城市救灾疏散安全通行的城市道路,主要用于人员通往固定疏散场所。有效宽度不小于4m。街区疏散通道指用于居民通往紧急疏散场所的道路,有效宽度不小于4m。规划要求:每个二级防灾分区至少有一条救灾干道,绝大多数二级防灾分区至少有一条疏散主干道。每个防灾分区在各个方向至少保证有2条防灾疏散通道。避难道路的有效宽度示意图避难道路的有效宽度示意图v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4、城市疏散避难空间体系规划(2)城市避难场所系统规划:分类:中心避难场所、组团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中心避难场所:面积在50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4m2,疏散半径为3km左右,功能较全的固定疏
5、散场所。主要包括全市性公园,大型开放广场等。由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集中掌握使用。组团避难场所:面积在1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m2,疏散半径为2-3km左右。主要包括人员容置较多的较大型公园、广场、中高等院校操场、大型露天停车场、空地、绿化隔离带灯。紧急避难场所:面积在0.1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m2,疏散半径为500m左右,主要作为附近居民的紧急避难场所或到中心避难场所去的中转地点。规模预测:根据避难人口规模预测和人均避难用地指标,得到紧急避难场所用地规模和中长期避难场所的用地规模。规划原则:安全第一、就近避难、“平灾”结合、综合防灾、步行为主、利于救援。救灾备用地:在无
6、法满足建设规模要求时,可以在非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布局规划。北京中心城区已建地震及避难场所位置示意图北京中心城区已建地震及避难场所位置示意图都江堰城区防灾空间系统图都江堰城区防灾空间系统图v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5、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的防灾规划(1)城市公共设施的防灾规划对策:针对应急指挥设施、应急医疗设施、应急消防设施、应急治安设施、应急保障物资系统的防灾规划对策。主要分为空间性措施和管理型措施。在空间上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规模,在空间上进行有效覆盖布局。在管理上,强化功能、加强管理,有效应用。(2)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综合防灾对策:针对供水、供电、通讯、燃气设施的防灾规划对策。重点在空间选址
7、和布局上,强化提升设施的安全性。其次加强维护,强化配置,提升安全保障措施。v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6、城市危险源布局规划(1)城市危险源概念与分类:城市危险源是指在城市中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分为生产场所危险源和贮存区危险源两种。(2)城市危险源调查与评价:结合市域范围内各次生灾害源的区位、周边情况、可能出现的灾害类型,以及潜在的灾害损失程度,将规划区范围分为重点防范和一般防范两类地区。(3)城市危险源布局规划:根据相应的行业设计规范进行布局规划,同时完善隔离带布局和建设管理,提高危险源单位的应急防护与紧急处置能力。危险源布局示意图危险源布局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