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理障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心理障碍.ppt(3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心理障碍概述述一、心理障碍及相关概念(一)心理障碍u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心理(精神)功能紊乱,影响个体社会功能或使自我感觉到痛苦的异常状态。u判别标准:把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放在当时的客观环境、文化背景、行为常模和个体一贯的心理状态与人格特征下进行比较。(二)神经疾病与精神疾病 1、神经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指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病变。2、精神疾病:严重的心理障碍 诊断标准:(1)患者的心理活动出现持久明显的异常(2)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3)行为古怪、与众不同,难以被一般人理解(4)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伤人行为(5)自知力缺失,拒绝治疗二、心理障
2、碍的判断标准二、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u判别标准现状:1、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间差别常常是相对的。2、异常心理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角度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3、单纯的心理问题目前没有仪器可以直接检查化验,全靠专业人员临床经验主观判断u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常识性区分1、个体行为是否符合所处情景对其所提出的要求2、个体自身的心理活动是否完整协调统一3、个体的人格(个性)是否相对稳定u正常异常心理及行为的诊断标准(一)经验标准1、患者的主观体验 2、医师的主观体验(二)社会适应性标准 社会常模: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和行为 诊断标注:(1)与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2)与一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相比较,
3、(三)医学标准 把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根据是否存在症状和病因做出判断(四)统计学标准 心理特征测量结果呈正态分布 大样本取样、实施测验、取得结果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三、心理障碍的分类(一)心理学分类(现象学分类)1、认知过程障碍(1)感觉障碍:(2)知觉障碍:(3)记忆障碍:(4)思维障碍:(5)注意障碍:(6)意识障碍:2、情感过程障碍(1)高涨低落(2)爆发淡漠(3)矛盾性倒错3、意志行为障碍(1)意志障碍(2)行为障碍4、智能障碍(1)智能低下(2)痴呆5、自知力障碍有无自知力(看求医行为)1、ICD-10(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2、DSM-IV(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
4、手册第4版)3、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4、多轴分类:轴1:临床障碍 轴2:个性障碍 轴3:躯体情况轴4:心理应激源的严重程度 轴5:全面功能评估(二)医学分类1、轻度心理异常-神经症特征:整体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受损;社会功能完好;有自知力(主动求医)2、重度心理异常-精神分裂症特征:整体心理活动瓦解;社会功能缺失;无自知力。3、心身疾病时的心理异常特征:躯体异常;心理异常;症状演变与心理因素相关(三)医学心理学分类4、大脑及躯体疾患时的心理异常包括:脑器质性损害、脑发育不全、躯体缺陷、躯体疾病5、行为问题和人格障碍特征:行为和人格某部分偏离常态;有自知力;意志薄弱包括
5、: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不良行为(成瘾)6、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包括:药物作用;催眠状态;梦境;特殊意识状态第二节、常见的心理障碍一、人格障碍(一)概念:(病态人格、变态人格、人格异常)人格发展偏离正常人格,无智能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且难以矫正。u具体表现:1、人格严重偏离常态;2、缺乏自省力,常致本人痛苦 3、智能正常,认知能力完整 4、在18岁前发生 5、常持续终生(二)形成因素1、生物学因素 相关研究与临床证据提示人格障碍与遗传素质有关2、心理因素 儿童早期的生活体验;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3、社会文化因素 恶劣的社会环境、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重点)1、症状标准内心体验和
6、行为特征明显偏离,且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以下一项:(1)认知偏离(2)情感偏离 (3)意志偏离(4)人际关系偏离2、严重标准行为模式的偏离使患者及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3、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18岁以上;至少持续2年4、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排除精神障碍(四)常见类型和诊断标准1、偏执型人格障碍2、分裂型人格障碍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4、攻击型人格障碍5、癔症型人格障碍6、强迫型人格障碍7、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8、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9、抑郁型人格障碍、抑郁型人格障碍10、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二、性心理障碍(一)概念:(性变态、性欲倒错、性歪
7、曲)性行为偏离正常或具有强烈变性欲望。u临床表现:1、性欲低下 2、社会功能完好,性格内向 3、无人格障碍 4、具有辨认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5、多出现于青少年时期,18岁以前占大多数比率6、异常性变态行为持续半年以上(二)形成因素1、生理因素(与人类性腺活动相对应)青春期开始明显,更年期缓和2、心理因素 人格缺陷;创伤性经历3、家庭社会环境因素(1)家庭及社会环境因素(2)正常的异性婚恋受阻或受挫(3)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4)重大的生活负性事件(三)判别标准1、性行为不符合当时社会认可的正常标准2、性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伤害3、本人体验到痛苦(1)认识到性行为与道德标准间的冲突或带给他人的伤
8、害(2)认识不到危害,但多次遭受社会谴责和刑事惩罚(四)分类1、恋童症2、恋物症3、异装症4、露阴症5、窥淫症6、性施虐症和性受虐症、性施虐症和性受虐症7、异性症、异性症8、摩擦症、摩擦症9、自恋症、自恋症(五)诊断与防治u诊断:不主动就医,很难发现u治疗:1、厌恶疗法 2、药物使用 3、法律处罚 4、避免手术u预防:预防为主;进行早期正确的性教育;环境调整;心理咨询三、进食障碍1、概念:进食行为异常,属心理生理障碍。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无病理学基础,无精神或行为障碍2、病因:(1)生物学因素下丘脑-垂体-性腺 轴、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异常(2)社会学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同伴影响
9、(3)心理因素认知(细腰丰臀);人格(完美主义者)u分类(一)神经性厌食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形、体重的过度关注(二)神经性贪食反复发作、不可抗拒的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三)神经性呕吐情绪不佳、心理紧张后自发或故意诱发,无器质性病变四、睡眠障碍(一)失眠1、类型(1)入睡困难型(2)保持睡眠困难型(3)早醒型2、原因(1)心理社会因素(2)环境与外在因素(3)疾病与药物因素3、治疗(1)药物治疗(2)习惯培养(3)心理治疗(二)睡眠觉醒障碍1、梦呓(说梦话)2、睡行症(夜游症)3、梦魇(睡眠焦虑发作)4、夜惊五、成瘾行为(一)成瘾和成瘾行为1、成瘾:个体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从事某种活动或滥用
10、某种物质,虽知不良后果,仍不可控制。2、成瘾行为:指向自我,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具有强烈、强迫的连续性或周期性。(二)成瘾行为的分类u物质成瘾(药物成瘾或药物依赖)1、毒品成瘾2、处方药成瘾3、非处方药成瘾4、烟酒成瘾5、有机溶剂成瘾u精神行为成瘾1、网络成瘾2、赌博成瘾3、性爱成瘾4、购物成瘾(三)成瘾行为的成因1、心理因素“成瘾人格”:缺乏独立、冲动、抑郁、内向、意志薄弱2、神经生物学因素“犒赏系统”: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3、社会文化因素容易获得、家庭因素、同伴影响、创伤后应激、社会文化链接:奖赏回路也称边缘系统多巴胺奖赏回路,组成:伏隔核,尾状核,壳核,丘脑,下丘脑,杏仁核等大脑
11、深部核团以及内侧前额叶等部位共同组成的神经网络。功能:加工与奖赏有关的刺激,或是对奖赏的预期。奖赏回路相关研究最初是以白鼠为实验对象,用电刺激相关脑区实验动物会表现出很爽的感觉。后来在人类脑成像研究中也发现这些脑区与加工快乐相关的东西有密切联系:包括毒品,赚钱,好吃的食物和性等,甚至在阅读幽默故事看漫画时也会有激活。(四)常见成瘾行为及表现1.酒精依赖2.烟草依赖3.药物依赖4.网络成瘾六、应激相关障碍u概念:(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一组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u影响因素: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2、社会文化背景3、人格特点4、智力水平、教育程度、生活态度和信念(一)
12、急性应激障碍概念:(急性应激反应)由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引发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1、遭受异乎寻常、严重的精神刺激 2、强烈的恐惧体验3、行为盲目 4、情感迟钝 5、轻度意识模糊 6、病程短治疗:1、去除应激源,摆脱创伤环境 2、药物控制、缓解症状 3、心理治疗(二)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遭受异乎寻常的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的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1、遭受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 2、症状出现在事件后数天至半年内3、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 4、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5、回避与刺激相似或相关的情景 治疗:1、心理危机干预 2、药物控制(三)适应障碍概念:在易感个性基础上,遭遇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短期、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诊断标准:1、明显诱因(生活事件)2、精神障碍出现在应激事件后3、行为盲目 4、情感迟钝 5、轻度意识模糊 6、病程短治疗:1、去除应激源,摆脱创伤环境 2、药物控制、缓解症状 3、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