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6标桥梁承台混凝土灌筑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混凝土方量,填写混凝土配送单。2.2外业技术准备(1)检查进入承台的施工便道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复测模板标高及尺寸,检查综合接地、预埋件的位置及尺寸,合格后报验。(2)计量设备检查。对
2、生产系统的各计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监督和测试,确定合理的计量参数和计量精度,制定各项保证测量、试验以及施工工艺中各种测试数据准确性的计量措施。(3)施工机械检查调试。对混凝土拌合、运输、灌筑、振捣、吊装设备及工具进行调配和维修保养,以满足生产需要。3技术要求(1)混凝土的拌合全部在拌合站集中拌合。(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3)承台的尺寸及外观质量满足设计及验收规范的要求。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混凝土拌制场内输送混凝土混凝土布料灌筑成型测温监控拆模及后期养护期等检验验收。4.2工艺流程承
3、台混凝土灌筑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灌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措施。对干燥的非黏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灌筑垫层混凝土,应先打好水平标高桩。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并刮平,并用水准仪随时校验高程。在混凝土灌筑前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经班组、工种间自检、互检,质量部门专职检验后报监理或建设单位检查验收。经以上各项检查无误并办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后方可灌筑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条件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包括灌筑机械、检测设备、灌筑起点、灌筑进展方向和灌筑厚度、捣固方法、温度测控等。混凝土灌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施工工艺。灌
4、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牢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对大体积混凝土需进行热工计算,确定降温或保温措施。热工计算及主要措施包括:(1)根据水泥和矿物掺加料的水化热、混凝土的容重和比热计算混凝土在绝对热情况下的混凝土灌筑体中心最高温度t。t最髙中心温度();Mcc单位体积水泥用量(kg/m3);Qcc单位质量水泥累积放热总量(KJ/kg);Mac单位体积矿物掺加料用量(kg/m3);Qac单位质量矿物摻加料累积放热总量(KJ/kg);c混凝土容重(k
5、g/m3);Cc混凝土比热KJ/(kg);T人混凝土灌筑入模温度()。(2)根据计算所得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确定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内温差(中心与表面下100mm或50 mm处)和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mm或50 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的温度差满足要求。(3)采用水化热底的水泥或掺加较多的矿物掺加料降低水化反应产生的水化热,降低内部温差。(4)掺用缓凝剂,延缓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速率,降低内部温差。(5)结构芯部埋设冷却管,降低内部温差。(6)将原材料放入冷棚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冷水,降低入模温度,减少混凝土表面与环境的温差。(7)包裹蓄热养护,降低混凝土表面与环境的温差。混凝土灌筑前的
6、养护材料:可以采取自然养护法、涂层法、养护膜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养护,根据需要配备有关的养护材料如薄膜、草袋、养护剂、养护膜等。5.2施工工艺5.2.1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拌制应参照工艺拌合站拌制混凝土施工工艺相关内容,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在拌合站集中搅拌。5.2.2运输(1)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仍保持均匀性和良好的拌合物性能。(2)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3)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
7、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 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5.2.3混凝土浇筑5.2.3.1分层灌筑方式(1)全面分层见图5-1。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面积不太大的工程,施工时从短边开始进行灌筑,也可以从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第一层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图5-1 全面分层图5-2分段分层此时第一层混凝土应保证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进行,直到浇筑完毕。(2)分段分层见图52。这种方法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者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后就回头浇筑第二层,再同样依次浇筑以上各层。当浇筑完最后一层时,应保证第一层还没有初凝
8、,则又可进行第二段的依次分层灌筑,如此依次向前踏步式推进灌筑。(3)斜面分层见图53。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3倍以上。先从端部底下开始,是灌筑层成斜面逐渐上移,如工程较大,可从两端开始,在中部汇合。(4)自然分层见图54。图54 自然分层图53 斜面分层这种方法适用于泵送的大坍落度混凝土,灌筑时可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进行分层,采用“分段定点下料,一个坡度,薄层灌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灌筑方法,振捣时一般布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在混凝土坡顶,第二道在混凝土斜坡中间,第三道在混凝土坡脚,三道相互配合,保证覆盖整个坡面,确保不漏振。随着混凝土灌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棒也相应跟上,
9、以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5.2.3.2灌筑大体积混凝土筑大体积混凝土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灌筑。分段数目宜减少,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2.0m。当横截面面积在2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当横截面面积在3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2。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当采用分段灌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相互错开。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和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灌筑。土灌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
10、、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的灌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 (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或400mm (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灌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灌入50100 mm厚的水泥砂浆(水胶比略小于混凝土)。夏期灌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灌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而避开炎热的白天灌筑混凝土。冬期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灌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
11、防止混凝土提前受冻。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灌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此时应避免灌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采取分层灌筑时,新灌混凝土与邻接的巳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拌制至灌筑完的最大延续时间。5.2.4混凝土入模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当灌筑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斜槽或溜管下料,串筒的最下两节应保持与混凝土灌筑面垂直。5.2.5混凝土振捣(1)大坍落度的泵送混凝土振捣时间适当减少,一般为1020s,以表面翻浆不再沉落为度,振动棒移动间距可适当加大,但不宜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2倍。振捣工具与人员适当增加,以与泵
12、送混凝土的来料量相适应,保证不漏振。(2)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方法及操作要点:振动器应安放在牢固的脚手板上,不应放在模板支撑或钢筋上,使用振动器, 宜采用垂直振捣。插入深度为棒长的3/4,作用轴线应相互平行避免漏振。振动棒难以插入钢筋密集部位时可倾斜振捣,但棒与水平面夹角不宜小于45,不得将软轴插入到混凝土内部和使软轴折成硬弯,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吊环、预埋件等。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使用振动器时,前手应紧握在振动棒上端约50cm处,以控制插点,后手扶正软轴,前后手相距约40 50cm,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切忌用力硬插。插入式振动器操作时,做到“快插慢拔”
13、。“快插”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先振实,而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器抽出时留下的空洞。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后,应上下抽动,幅度为5-lOcm,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振捣密实。每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也不应少于10s,待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不再沉落,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时方可拔出振动棒。拔出宜慢,待振动棒端头即将露出混凝土表面时,再快速拔出振动棒,以免造成空腔。振动器插入点应排列均匀,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按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
14、的1.5倍,振动棒作用半径(通常为振动棒半径的810倍)一般为300400mm,见图5.2.5-1钢筋过密处可局部拆除钢筋振捣、用钢钎捣固配合振动器振捣、倾斜振捣或用剑式振动器振捣,见图55。图55插点排列图0.5R|1.5R|1.5R |1.5R | 1.5R |图5.2.5-1分层捣固振捣棒的使用方法(钢筋密集区域使用剑式振捣器)5.2.6混凝土接缝处理灌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若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灌筑完毕。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上下两层混凝土灌筑时间超过允许
15、间歇时间时,必须按规定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重新进行上层混凝土灌筑前,应先将下层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渣,并用水冲洗干净,待混凝土满足荷载要求后再灌筑上层混凝土。5.2.7混凝土的表面处理(1)处理程序初凝前一次抹压临时覆盖塑料膜终凝前12h掀膜二次抹压覆盖(2)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清除表面浮浆或添加同水胶比的石子浆,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并用抹子拍平,再进行两次抹面收浆。(3)四级以上风天或烈日下施工应有遮阳挡风措施。(4)当施工面积较大时可分段进行表面处理。5.2.8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侧面钢模板在任何季节施工均应设保温层。(2)采用蓄水养护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后覆盖塑料薄膜,终凝后注水,蓄水深度不少于80mm。盛夏施工时采取降温拌制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保温层。(3)在日平均温度高于+5的自然条件下,混凝土灌筑完毕后,当混凝土表面收水并初凝后,应尽快用浸水湿透的养护毯或土工布覆盖。(4)环境气温较低时,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应结合保温措施同时进行,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