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91633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班级】高一一班【时间】周一上午第一节【课程标准】通过把握三国至唐前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就。【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能够体会各朝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时空观念:通过学习,能够理清儒学、道教、佛教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线索。史料实证:通过灭佛、反佛相关史料分析,掌握三武灭佛、儒学复兴等史实。历史解释:通过学习,能够详细解释魏晋玄学、玄奘取经等历史名词。家国情怀: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化各方面发展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通过对中外交流的学习,意识到各国文化交流与冲突。【教材分析】第八课三国

2、至隋唐的文化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第八课旨在讲述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领域与文化领域新的发展,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教材给出的材料足够丰富,需要补充的有对三武灭佛、韩愈复兴儒学的详细解释,再加上文学艺术更多图片与文字史料的补充,可以使学生从大量的材料中比较直观的体会到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的繁荣程度。【学情分析】同学们在初中的学习中比较浅显的认识过这一时期文化发展情况,没有了解过儒释道具体的发展情况,也没有接触过“三教并行”这一概念,需要详细讲解。另外,在文学、书法、绘画、科技等方面,同学们有从图片、文字等方式了解过,更深层次的例如风格、发展原因没有

3、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方面,知道玄奘西行,没有具体了解过中国佛教对外的传播,遣唐使、港口城市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儒释道在各朝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及影响难点:三国至隋唐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导入】(给出“洛阳白马寺”图片)大家看这张图片,在浏览课本最前面对白马寺的介绍,了解一下白马寺。白马寺呢,是东汉时期汉明帝下令建造的,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建造白马寺吗?答:给西域高僧居住。没错,汉明帝知道远处的西方有一种中国所没有的被称为“佛”的神明,就命人到西域去寻来一些记载佛的思想的佛经,并带来了两位高僧,汉明帝为这两位高僧建造了白马寺,让他们住在洛阳并宣讲佛法,向民众传教。这个

4、时候,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那在这之后,佛教在中国是怎样发展的,与中国已有的主流思想儒学、本土宗教道教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了解一下当时繁荣多样的文化成就。【新课讲授】【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两汉时期前面我们讲到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学们回忆一下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什么样的思想文化政策呢?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错,当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儒家的理论和学说是当时最正统的思想,处于独尊地位,发展的极为繁盛。除了儒学和佛教之外,其实中国本土也出现了自己的宗教。(给出“太平经”、张角图片)太平经成书于东汉中后期,内容包罗万象,主

5、要是对黄老之学的阐释和发散,对后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太平经问世之后,太平道就根据它的理论和学说逐渐发展起来,张角是太平道的创始人。道教建立之后,逐渐发展起来。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讲述,通过表格来总结一下两汉时期三家的发展。儒学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处于正统和独尊地位佛教刚刚传入中国并开始传播道教刚刚建立并有初步发展通过总结,可以看出在两汉时期,儒学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佛教和道教才刚刚发展起来。2、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家阅读课本第二段内容,将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家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并将表格填写完整。儒学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了儒

6、道思想,渐趋本土化。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大家归纳得非常好,我们现在一起来分析一下。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流派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它们有交流也有融合,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有了新发展;佛教开始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这更加适合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道教也吸收儒佛思想,贵儒又尊道,在民间广为传播。大家要注意的是,这时佛教和道教在民间很盛行,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儒学仍然是最尊崇、最正统的思想。除了儒学、道教和佛教之外,魏晋时期因为特殊的环境,还有另外一种学说的出现。大家阅读课本第43页历史纵横的内容,了解一下魏晋玄学的相关内容。大家能找到魏

7、晋玄学出现的背景吗?答: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十分频繁。没错,经过第五课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变化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当时是一个纷乱割据,动荡不安的年代,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也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逃避现实,逃避繁多凶残的政治斗争,社会上开始出现玄学。大家平时开玩笑的时候会把那些难以捉摸、有关运气的事和“玄学”联系起来,其实这也是有依据的。“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是道家(道家不是道教)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来解读儒家经典,

8、主要的思想基础和学术要旨是对道家的表达,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总体来说,玄学的主要部分是道家,次要部分是儒家。玄学家们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在政治上要无为,在生活上要任其自然,并且崇尚清谈。清谈是指一些人就一些玄学问题分析疑问,反复辩论。玄学的兴起既是当时政局混乱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玄学家对虚无和清谈的崇尚,使当时的名士大多追求自然的生活,就像图片中的竹林七贤,就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寄情山水,萧然忘羁,虽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文和令人艳羡的“魏晋风骨”,但也助长了不思进取的风气。3、隋唐时期到了隋唐时期,儒学、道教和佛教又有了新的发展,大家

9、可以先阅读课本了解一下他们的发展情况。隋朝三教合归儒唐朝三教并行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了儒、道、佛“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而唐朝时期,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这就等于儒学、道教、佛教处于同等的地位。而且因为唐朝皇室为李姓,他们便认老子(李耳)为祖先,所以道教在唐朝十分受尊崇。佛教在武则天时也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宗派,其中禅宗的修行相对来说比较简易,传播甚广。4、儒学复兴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来总结一下从两汉到隋唐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然后将表格填写完整。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独尊魏晋南北朝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隋朝三教合归儒唐朝三教

10、并行大家能看出入学地位是怎样变化的吗?答:不断下降。没错,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隋朝时期,儒学家主张“三教合归儒”,其实已经能看到入学地位下降的趋势,到了唐朝时期,道教成为最受尊崇的流派,佛教又在世间大为流行,儒学地位明显下降,三教并行将儒学、道教、佛教放置在同等地位,在儒学家看来,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儒学的发展。唐朝中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给出材料)材料:韩愈出身于“奉儒守官”、仁政爱民的官僚家庭,自幼研读孔孟六经,又兼通诸子百家。安史之乱后,佛道更加盛行,儒家思想受到进一步冲击。儒学名士奋起,提倡复古,崇儒

11、宗经。韩愈早就“承先人之遗业”,“志于古道”。时宪宗自法门寺迎佛骨于宫,韩愈拼死上表加以谏止,斥之为“伤风败俗,传笑四方”,最后落得远贬潮州。曾俊伟、曾晓峰韩愈爱国主义思想初探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韩愈复兴儒学的原因。答:家风渊源,儒家典籍的熏陶;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威胁,;时代潮流的影响。没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韩愈出身于“奉儒守官”、仁政爱民的官僚家庭,可以看出他崇尚儒学是受到家风的影响,前面我们讲到儒学地位因为佛教和道教的发展而受到冲击,维护儒学正统地位也是韩愈复兴儒学的一个原因。材料中还提到“儒学名士奋起,提倡复古,崇儒宗经”,这是当时复兴儒学思潮的大环境,也对韩愈有很大影响。种种条件之下,

12、韩愈作为儒学家开始主张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驳佛教的观点,以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5、反佛、灭佛佛教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一直有所发展,我们前面也讲到了佛教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但是除了前面讲到的情况之外,佛教还有一些并不顺利的发展阶段,大家阅读课本第三段内容,再结合材料,先来了解一下反佛和灭佛的内容。(给出“南北朝佛寺统计表”)(给出材料)南北朝时期M寺、H尼人的代后隔寺南未36.OOO人32,OoO多人82,Ooo多人32,0001.900多所2,Ooo多所2.800多所1,200多所北朝W北林1*北胃7?,.OOOA200万大200万.人100JA

13、6.400多所3万多所3万多所1万多所材料一: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材料二:周武帝一世.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括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力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历代三宝记大家通过表格和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答: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佛寺众多,僧尼人数众多。没错,表格统计的是南北朝时期佛寺和僧尼的数量,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佛寺众多,僧尼人数也超过了百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大家结合课本思考一下,这广修寺庙和众多僧尼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答:耗费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

14、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没错,大家通过课文可以知道佛教的兴盛其实给政府的财政税收带来了很大负担,当时并不对寺庙征收赋税,而且出家的僧人也不再缴纳赋税,也不再从事生产,这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和财政的收入。因为这些原因,不断有人站出来反佛,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南朝时期的无神论者范缜。(给出范缜图)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抨击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对佛教进行了抨击。他曾在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上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将一众高僧和信佛的名士堵得哑口无言。不只是民间存在反佛思想,许多统治者也在灭佛方面有作为,我们将这段时间内灭佛的统治者合称为“三武一宗”,分别是:北

15、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给出统治者圆像)材料二的内容就是北周武帝灭佛时的情景。不仅毁坏佛塔,烧毁佛经,还将寺院土地都收回赐给王公贵族,将僧侣编入军旅,这对佛教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经过“三武一宗灭佛”之后,佛教文化遭受到了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遭到遏制。第二部分文学艺术大家应该都很了解唐朝时期的文学艺术,从小就学习唐诗三百首,初中也开始学习魏晋时期陶渊明、曹操、曹植等人的诗文,他们的诗文风格各异,显现出了各个朝代不同的特点,我们先来学习这段时间的文学。一、文学魏晋南北朝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文学形式,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材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曹操短歌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陶渊明归园田居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一庾信哀江南赋序(骈文)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北朝民歌木兰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已经成就突出,而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中国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