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打造高效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打造高效课堂.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实验工作总结实验小学2014年上半年,我们按照县教研室高效课堂实验工作安排,在实验的推广和进一步完善上下功夫,重点解决实验中部分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生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问题。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课堂高效为抓手,以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扎实推进高效课堂,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高效开展。一、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1 .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在新形势下学校坚持规范办学不动摇、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聚焦课堂,着力提高课堂
2、教学效率。通过进一步学习,我们的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学校出台了相关措施,修订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引领教师的课堂教学。2 .高效课堂深入人心,教学效益显著提升通过“导学案”引领高效课堂。学校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取得了丰硕成果。各年级各学科在学校整体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年级、学科特点大胆探究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的阅读课、识字课、作文课、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概念教学、应用题教学等。高效课堂实验给了师生展示才华的机会,今年上半年,我校有66名学生的习作、书画作品、科技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20名学生荣获县级学习标兵称号。3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课堂面貌实现
3、根本改观(1)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都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进行设计,这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2)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改变。课堂环节中的“自主学习”、“当堂达标”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展示交流”环节展现了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全程学习活动是积极主动的,而被动听讲、消极参与的现象少了。(3)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课堂环节中所有的学生活动,如:自主梳理、质疑释疑、自主建构知识、自主总结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自主解题、自评互评等学习活动,都是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
4、的活动。学生学会了学习,才能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才能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需要。4 .教师的观念进一步转变,专也发展得到加强(1)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角色得到转变。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祖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育人为本的观念得到落实;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灌输者,而成为组织者、调控者、点拨者、鼓励者。(2)教师更加注重专业学习,更加关注社会发展,自觉钻研与课改相关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把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提升了科研能力,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5 .“导学案”进一步完善,编写得到优化本学期,我们将“自主探究、学案
5、导学”确立为我们教研工作的抓手,通过教师编写“导学案”等来推动高效课堂工作。“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强化能力培养。用学案实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设想落到实处,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精讲诱导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成为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学案导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它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探究为实现创新的基本途径,以学案为载体达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以导学来确定教师的角色和地位,最终实现教师为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
6、主发展、自我超越服务,实现教学的优质高效。这一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可以概括为十六字方针: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其具体含义是:学生不学,教师不教,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进行信息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预测学生易混易错的难点进行教学;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服务功能,摆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位置;强调课堂达成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形成教与学的优质高效、良性循环。高效课堂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预习先学,“导学案”就成为学生自主先学的重要抓手。“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思想与高效课堂精髓是一脉相承的,“新学案”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更凸显出其导学、先学的优
7、越性。二、目前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 .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条件制约高效课堂的建设实践证明,如果我们只把目光盯在课堂上,而不从学校管理入手建设高效课堂,那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等学校的经验介绍看,他们都是首先抓好了学校管理这个根本,才使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各种举措得以顺畅有效地贯彻和落实。高效课堂建设还需要先进的教学设备,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为高效课堂构建提供必要的条件。2 .教师素质离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虽然我们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任何教学方法都代替不了教师深厚的业务功底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8、。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经验等,无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师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因此,通过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自我学习,尽快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采取切实措施,扎扎实实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3对学生在高效课堂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新课改倡导和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无疑是正确的,但决不能一还了之。以主体参与为本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是否高效。学生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课堂是自己的,课堂中我要主动参与,而不只是来听老师讲课的。我
9、要调动自己的创造力,主动地思维,并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具体表现为:一是先学一一主动、积极;二是爱学一一兴趣,三是会学或善学一一方法;四是持续学一一意志力,学习的长久性;五是学会一一课堂要实现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其次,学生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高效课堂的实现同样至关重要。5 .课堂教学策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依托,遵循一定的教学策略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这些所谓的策略、模式或要求中共性的东西多,有特色的成果少;应对性质的多,探索规律体现课程(学科)本质要求的成果少。在贯彻实施上,由于教师不能把握其本质,教学上形式重于内容,导致
10、课堂教学的自我迷失。有的教师对高效的理解过于狭隘,死记硬背式地落实,急功近利式地达标,违背了学生认知规律和育人为本的要求。在建设高效课堂的要求下,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种策略应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之达到最优化,且符合教学实际;二是教师对策略还需进一步学习、领会,并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三是课堂教学既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又要依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实现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6 .常态课堂中还存在大量并不高效的现象有些公开课、比赛课、展示课的课堂教学在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上,在提高效率上做地还比较到位,但大量的无人听课的常态课上,一些低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往往大量存在,这非常值得我们关
11、注和深思。有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教而教”,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手段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均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有的课堂,无具体的目标设计,部分教师不备课时教案,或根本不按课时教案执行,讲到哪里算哪里,平行班进度不一,作业布置混乱,教学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有的课堂“满堂灌”,教师掌控课堂一切主动权,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有的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缺失,知识目标仍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予以落实,课堂教学不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的课堂,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探究而探究,追求“表面热闹”而不注重实效;有的课堂“满堂问”,教师一问到底,只有学生“答对”
12、了,教学才能自然过渡,否则课堂就会失控,学生只能投老师所好,应付了事;有的课堂,教师的设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要么过于简单,学生不愿回答,要么过于复杂,学生无所适从,要么无思维价值,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凡此种种设问,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训练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有的课堂,片面追求教学进度,只关注部分接受力强的学生,大多数跟不上的学生只能靠课后辅导和家教补课赶进度;有的课堂,教学与作业、联系内容脱节,层次性、难度和跨度的把握不恰当,综合性作业多,专项练习少,学生仅靠当天所学知识根本不能完成作业和练习,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的习题讲评课,教师不具体分析每题正误率,不分难度大小
13、,从第一题开始,到最后一题结束,依次讲评,既无针对性,又浪费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另外,我们现在要建设的高效课堂应是基于新课改要求的前提下的高效课堂。从大处说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终身发展,从具体课堂说,就是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尽最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新一轮课改到现在,许多课堂虽有改变,但仍不能完全达到要求。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和组织实施,固然是高效课堂工作推进的有效方式,但不等于高效课堂构建工作的终结。离开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敬业精神,离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离开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规律的深刻把握,离开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离开学校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良好校风的形成,仅仅靠教学模式的孤立推进,我们的高效课堂就很容易流于形式,无法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而这些条件的具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