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前言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流失是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生态可持续发展、防洪安全、水质安全及人居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目前,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10.47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33%,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人居环境,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水土保持是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
2、体部署,党的十九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云南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建设“森林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4年5月,云南省水利厅下达了云南省水土保持规
3、划编制工作任务,正式启动全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本次规划范围为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15年(2016-2030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规划分析了我省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系统总结水土保持经验和成效,以全省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以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要依据,明确我省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总体部署,明确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布局和对策措施,为维护良好生态、促进江河
4、治理、保障饮水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本次规划是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框架下,云南省系统开展的水土保持综合规划,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家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具体举措。规划基础数据来源于2015年云南省土壤侵蚀调查成果、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土地利用数据、云南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相关规划成果等。本规划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云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1-2050年)等做了充分衔接。目录一、现状与形势(一)现状(二)面临的形势(三)存在的问题二、规划任务及
5、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范围与水平年(四)规划任务与目标三、总体布局(一)总体方略(二)区域布局(三)重点防治区四、预防保护(一)范围、对象和措施(二)重点预防项目五、治理规划(一)范围、对象和措施(二)重点治理项目六、监测及信息化(一)监测站网(二)动态监测(三)管理信息系统七、综合监管(一)监督管理(二)科技支撑(三)能力建设八、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健全法规体系(三)创新体制(四)加大投入力度(五)依靠科技进步(六)强化宣传教育一、现状与形势(一)现状云南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云南省水土保持条例,围绕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保护
6、决策,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实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全社会广泛参与和重点治理,我省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全省累计综合治理小流域9千余条,实施生态修复5.55万km2,较好地改善了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农民持续增收,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04年至2015年,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呈下降趋势,水土流失总面积由13.43万km2减少到10.47万km2,减少了2.96万km2,减少幅度达22.00%。2 .治理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通过综
7、合治理,大量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并配套农田道路和水利设施,有效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荒山荒坡变为林地草地,农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得以改善;同时水土保持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5年,全省共修筑梯田0.66余万km2,治理区充分发挥了项目带动作用,增加了农民收入。3 .林草植被覆盖逐步增加,生态环境明显趋好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多部门协调合作,通过大面积封育保护、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植被建设与恢复措施,林草植被面积大幅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55.7%,林草覆盖率达到59.7%,生态环境明显趋好。截至2015年,全省累计完成造林种草2.27万k
8、m2,经济果木林1.16万km2,封育治理2.44万km2o4 .蓄水保土能力不断提高,减沙拦沙效果日趋明显通过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蓄水保土能力不断提高,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有效拦截了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延长了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省累计兴建谷坊、拦沙坝1.78万座,可新增拦泥沙库容3.48亿m3;兴修坡面水系12万km,塘坝、蓄水池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52.05万座,可新增蓄水能力达4.82亿m3,减少土壤流失量3.9亿吨。5 .水源涵养能力日益增强,水源地保护初显成效近年来,通过在江河源头区采取预防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水源涵养功能区采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
9、林还草、营造水源涵养林措施,同时在重要水源地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水源地保护初显成效,水源涵养与水质维护能力日益增强。截至2015年,全省累计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10余条,有效维护了水源地水质。(二)面临的形势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点,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为“老、少、边、穷地区,同时也是国家物
10、种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机遇,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九大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要求,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挑战和机遇。1.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率对水土保持的影响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预期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经估测,到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
11、0%左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今后一段时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仍将维持相当规模,能源、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治理任务艰巨。2 .新型农业化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云南省是个山区省份,土地资源适宜于以林为主的农林牧综合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开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水土保持服务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注重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3 .资源开发强度持续增加,供需矛盾仍旧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土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严峻挑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滇东、滇西南地区资
12、源丰富,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值得关注,资源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仍将是水土保持监管的重点。4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凸显对水土保持功能的要求云南肩负着“西部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任务,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和国际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省生态安全战略中,承担着保护和修复金沙江干热河谷、滇东南喀斯特地貌、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上游区、重要江河源头及分水岭地带、九大高原湖泊、饮用水水源地、城市生态安全屏障及沿边生态廊道的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加强以上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凸显出对水土保持不同功能的要求。5 .落实老少边穷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推进脱贫致
13、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面广,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93个贫困县(含重点县和片区县),占全省129个县(市、区)的7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全面落实老少边穷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有助于推进农村脱贫致富。6 .提升水土保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总结我省多年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经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区域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但目前水土流失治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存在的问题云南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地区水
14、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植被保护和修复初见成效,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不断扩大和巩固,水土流失面积逐年下降。但全省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坡耕地、石漠化、江河源头区、”九大高原湖泊及重要水源地等水土流失防治要求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水土保持综合监管、社会公众水土保持意识及水土流失防治投入仍有待加强和提高。专栏1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大,侵蚀程度呈增加趋势,治理难度加大,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地区土地资源保护抢救的任务十分迫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象
15、复杂多样。除传统的综合治理外,坡耕地、石漠化、干热河谷、饮用水水源地、河湖生态治理等不断涌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任务复杂多样。城镇化进程中产生水土流失不容忽视。在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城镇化基础设施、工业化和资源开发导致土地资源占压、扰动地表面积有所扩大,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不容忽视。水土流失防治资金投入尚不能满足生态建设需求。近年来国家水土保持投入有所增长,但根据云南省实际情况,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仍然艰巨且治理难度逐步增大,水土流失防治投入仍不能满足生态建设而津*O水土保持综合监管有待加强。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等尚未有效建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等制度有待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尚不健全,信
16、息化水平急需提高,监管能力亟待提高。社会公众水土保持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宣教和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生产、建设过程中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的情况仍有发生,社会公众水土保持意识尚需提高。二、规划任务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落实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行业能力建设为支撑,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和改善生态与人居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