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中的吴地方言——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经》中的吴地方言——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阚中的吴地方言一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方言。陆羽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在有的地方还生活过很长时间,当地的方言对陆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陆羽日常的表达方式,并最终体现在茶经之中。仔细阅读茶经,我们可发现其中有吴地方言的表述,且不止一处。我们知道陆羽为考察茶事曾遍访各地,茶经中的这些吴地方言的表述,对于我们考察陆羽的访茶行踪,进而了解茶经初稿形成之后的修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就茶经中有关吴地方言进行简单论述。1茶经中涉及的吴地方言胡文英的吴下方言考是一部记录吴地方言俗语的书。胡文英在书的凡例中说:“予,吴
2、人也。习于吴音,故但注吴音。”1作者在辨析方言时大多所用的也是“吴中”“吴谚”“吴俗”等字眼,可知书中大多数情况确实是以吴音来加以说明的。吴下方言考的体例,一般是在一条目后面列出相关例证,然后再对例证的词语作解释。“凡所读书及所闻街谈里谚,一字一句皆援古证今。”1据胡文英所说,吴下方言考所收方言的来源十分广泛,既有书籍,也有街谈里谚,可谓是吴地方言的全方位记载。仔细翻阅吴下方言考可发现,其所列例证之中竟然涉及茶经的内容,且不止一处。茶经中的内容被收入吴下方言考,说明陆羽在撰写茶经时采用了吴地方言,这就要求我们今天在阅读茶经时也需要从吴地方言这一角度出发,唯有如此,才能更加精准地体会陆羽的感受,
3、更好地理解茶经。为更好地开展论述,将吴下方言考中涉及茶经的内容摘录如下:吴下方言考卷三“倪倪”条:陆羽茶经:“炙之则其节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案倪倪,细滑貌。今吴谚谓物之细而光滑者日“细倪倪工1吴下方言考卷七“麓锭”条:陆羽茶经:“其形麓筐然。”案麓豌,散貌。吴谚谓物之散者曰“麓优”。1吴下方言考卷七“膜”条:陆羽茶经:“第一煮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墨云母。”案膜,水腻也。谚谓之“膜头工1为更好地理解陆羽对茶的认识,从陆羽撰写茶经时所采用的方言入手是一个重要途径。对茶经中采用吴地方言,吴下方言考做了十分形象生动的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茶经。反之,如果将茶经中这些字词和吴地方言割裂开来,脱离方
4、言,简单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解释,那么就会在理解、译注茶经时出现一些偏差甚至错误,进而干扰我们对陆羽表达意思的理解。“麓筵”一词出自茶经三之造:“如有竹猝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麓筐然。”2故其形麓豌然”,根据对句子的成分分析,“麓筵”一词用作形容词。对“麓彼”一词,沈冬梅注释为“麓:同筛,竹器,可以去粗去细,即民间所用的竹筛子;筐竹筛子。3吴觉农注释为“麓键都是竹器,用于取粗去细(即筛子)4很显然,上述两者的注释只是针对“篇”和“褥的本意做了解释,把“麓”和“筵”两字组成一个词语,如果其含义还是本意,与文中“麓瑾”一词用作形容词相矛盾;因此,“麓筐”这一词连用是应该还有其引申意。吴下方言考
5、在考证“麓筵”意思时说“案麓彼,散貌。吴谚谓物之散者曰麓褥。在吴方言中,麓键是“散貌”,即散开的样子,符合文中形容词性的要求;将“麓键”理解为“散开的样子”,也符合上下文的文意,茶叶老了之后很难捣烂,做出来的茶饼也就松散而不紧实。由此可见,“麓筐”采用吴地方言的“散貌是符合陆羽原意的。“倪倪”一词出自茶经五之煮:“炙之,则其节倪倪如婴儿之臂耳。”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对“倪倪”的理解是关键。吴觉农注释为“弱小的样子”4,沈冬梅也注释为“弱小的样子”3,宋一明注释为“幼弱的样子”2,然而不管是“弱小”还是“幼弱”,重点突出的则是“弱”字。吴下方言考在考证“倪倪”意思时说“案倪倪,细滑貌。今吴谚谓物
6、之细而光滑者曰细倪倪,显然“倪倪”这一词在吴地方言中突出的是“细滑”,故而有“细倪倪”之说。“弱”与“强”相对,形容为个子小、力气小、势力小。“细滑”与“粗糙”相对,形容触感微细柔滑。显然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以“弱”来形容茶,和吴地方言中“倪倪”的意思相差甚远。从句子的成分结构来分析“倪倪如婴儿之臂”这一比喻,由“如”字可知,“倪倪”和“婴儿之臂”这两者之间显然在某一方面有相似或共同之处,至于具体的相似或共同之处,则须还原至陆羽说这句话的大背景之中来考察。记录这句话的段首,陆羽写道:“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牙笋存焉。”2显然,陆羽在这里强调的是茶的嫩。如何表现茶的嫩,陆羽在茶
7、经中采用了比喻手法,用刚出生婴儿手臂的“细滑”来形容茶的嫩,可谓是准确地抓住了两者的共同特点,描写得形象活泼。把“倪倪”理解为吴地方言中的“细滑”显然要更为恰当一些。“水膜”一词出自茶经五之煮:“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墨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2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我们知道唐代评判茶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沫,所谓“沫铮,汤之华也”,因而沫的好坏至关重要。然第一煮时出现的沫则是“如墨云母”,这不但影响沫的颜色,更影响沫的味道,因此要把第一煮时的沫去掉。“水膜如墨云母”,即第一煮时茶沫呈现水膜状,类似墨云母。至于墨云母有什么样的情状特点,如果对墨云母没有深入了解,一般的读者仅凭字面描述很
8、难有形象直观的认知。吴下方言考在考证“膜”的意思时说“案膜,水腻也。谚谓之膜头”可见在吴地方言中,“膜”字更多的是含有“腻”的特征,陆羽用一个“膜”字就将第一煮时茶沫浓稠的状态融入进去,但如果离开吴地方言这一特殊背景,“膜”字中“腻”的一面可能根本就不会被人所注意,也不会对其做专门的解释,那么陆羽想要表达的在第一煮时沫的浓稠的这种情状就很难为人们所理解。通过对茶经中三处涉及吴地方言的解读,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即陆羽在想要描述某一事物情状时都用了比喻手法,以期达到描述形象、表达直白及易于理解的效果。然陆羽在撰写茶经时采用了吴地方言,这样的描述对于吴方言区的读者来说或者有亲切之感,但对不是吴方言
9、区的读者来说,这不仅成为阅读茶经时的文字障碍,更增加了深入理解陆羽茶学思想的难度,因此以吴地方言的视角来阅读和理解茶经就显得尤为重要。上述分析也证明了只有用吴地方言的视角来理解茶经,才能更好地掌握陆羽想要表达的内容。2茶经中的吴地方言体现陆羽在吴地长时间生活茶经中涉及三处吴地方言的表述,陆羽采用吴地方言来阐释自己对茶的切身体会,说明陆羽受吴地方言的影响十分之深,这种影响和陆羽在吴地长期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纵观陆羽的生活轨迹,也确实到访过常州、润州一带,并留下许多足迹和故事,这和茶经中采用吴地方言是高度契合的。刘长卿作有送陆羽茅山寄李延陵诗,其中有“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之句,结合诗的题目和内容
10、,此诗是刘长卿为送陆羽赴茅山而作,说明陆羽为考察茶事曾经远赴茅山。至于茅山的位置,据太平寰宇记润州丹徒县记载:“句曲山,一名茅山,在县西南三十里”5,可知茅山为润州(今属镇江),属于吴地。诗中的李延陵指的是李挚,考察李挚的经历,其赴任延陵令是在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因此陆羽至迟在广德元年就已经在游历吴地了。陆羽游历吴地之时,曾受常州刺史李栖筠之邀品鉴当地名茶。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记载:“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7陆羽的品鉴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宜兴所产之茶成为贡茶,但因宜兴和
11、长兴相接,随着朝廷对茶叶需求的增大而命长兴均贡,顾渚紫笋茶也由此成为贡茶而声名鹊起。虽然陆羽当时品鉴的是宜兴茶,但却对紫笋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开启了紫笋茶的辉煌历史。李栖筠任常州刺史则是在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大历三年(公元768年)8,说明期间陆羽曾游历常州。在常州期间,陆羽还游历了惠山并写下了惠山记。虽然惠山记没有完整保存下来,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零星记载中了解惠山记的部分内容。惠山西有一古洞,陆羽云:“洞阳观,梁天监中建。旧有洞,潜通包山。岁久迹理。”9惠山中有舜井,陆羽云:“南朝以惠山为厉山,拟舜所耕。”9惠山上有洞阳观,陆羽记云:“洞旁有洞,潜通包山。梁天监中建,隋大业间寺
12、废。”9惠山上的普利禅院,陆羽惠山记云:“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以为游人憩息之所。其水九曲,凳以文凳。”9从这些记载可看出,陆羽对惠山以及周围的山、洞、井、观、寺院等都有很深的了解,并把这些认识融入创作惠山记之中。从部分惠山记的记载可看出,陆羽对惠山以及惠山周边是十分熟悉的,这也说明陆羽在此生活的时间是较长的。此外,皎然有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诗,记载了诗人远赴丹阳(今属镇江)寻访陆羽不遇之事。皎然之所以要寻访陆羽,应是两人有较长时间没有见面了,皎然思友心切才会远赴丹阳寻访陆羽。虽然皎然此次寻访陆羽不遇,但有感而发写下的这首诗,却为我们考察陆羽行踪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皎然的这首诗从侧面也说明陆羽在丹
13、阳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如此长时间的生活,当地的风俗习惯必然会对陆羽有所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当地吴音对陆羽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陆羽在吴地期间行踪的考察可发现,陆羽在吴地主要在润州与常州一带生活,而润州和常州两地不仅在地理上相近,在风俗习惯上也相似。宋雷西吴里语说:“苏松为东吴,常润为中吴,吴兴为西吴。TI0润州和常州同被划为中吴,说明两地在很多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方言。吴下方言考的作者胡文英是常州武进人,因此其在凡例中说的“习于吴音,故但注吴音”中的吴音,应是以常州方言为主吴音,这和陆羽在吴地的游历地域相符,因而会出现陆羽采用吴地方言来撰写茶经,而胡文英把茶经中的词语作为例证来说
14、明吴地方言的情况。陆羽出生在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为躲避战乱一路南下,虽辗转多地,对各地方言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把当地的方言作为自己创作的语言则必须建立在对这一方言十分熟悉的基础之上。而要熟练掌握当地方言,长时间的接触和日常使用是前提。从刘长卿作送陆羽茅山寄李延陵诗说明陆羽游历茅山开始就一直在润州和常州一带活动。李栖筠邀陆羽品茶,可见至少李栖筠任常州刺史期间陆羽还在常州。如果以这两个时间点为起止点来计算的话,那么陆羽在润州和常州一带至少生活了三四年时间。正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生活,使得陆羽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地的方言。陆羽在吴地游历的区域和吴下方言考主要关注的润州和常州一带方言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15、。陆羽在吴地长时间生活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语言上对地方方言的接受和运用就是其重要体现,这种语言上的接受和吸纳进而影响到日常的创作,并最终将当地方言写进茶经,并在茶经中留下明显的吴地方言的痕迹。3茶经中的吴地方言反映了茶经的成书过程目前学界对茶经是否经过修改以及有过几次大的修改众说纷纭。关于茶经是否经过修改一事,反对者坚持认为陆羽是茶圣,以陆羽的能力创作一部区区几千字的茶经根本不需要去修改。陆羽对于茶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陆羽对茶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夸大陆羽才能的理由,有关茶经成书没有经过修改的说法就明显带有这方面的倾向。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有主题构思、材料搜集、形成初稿、润色完善等几个步骤,每个人因研究事物及材料搜集等情况的不同,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会有长短,进程会有快慢,但这些步骤必不可少。具体到茶经,虽然全书字数不过几千字,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与茶相关的各个方面。例如其中的“七之事”,陆羽搜集了大量与茶有关的史料,这对于文献缺乏的古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想要完整地搜集这些史料,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当然加入颜真卿幕府,参与编撰韵海镜源为陆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这也只是为陆羽创作提供了其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