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VB商品进销存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VB商品进销存系统设计.doc(7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概述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现代物流中信息化管理是关键,特别是在系统构建、精益物流、信息处理中心等方面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物流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必然需求。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现代物流竞争已成为信息化管理的竞争,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现代物流实现其宗旨的根本保证。现代物流是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系统。其宗旨是以最经济、最快捷的优质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又千变万化,因而企业进行生产时必须依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进行采购、设计和投产,这就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必须有很强的市场目的性,企业在生产之前必须深入市场调查,确实掌握消费者的
2、需求信息,并完成这一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递。因此,现代物流必须完成两个使命:一是商品的流动是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二是信息的流动,是从消费者流向生产者。商品的流动要达到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离不开前期的信息流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相互衔接是通过信息予以沟通的,基本资源的调度也是通过信息共享来实现的,因此,组织物流活动必须以信息为基础。信息系统构建现代物流的中枢神经,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可使企业能动地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信息化、系统化,所谓“物流管理,信息先行”,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现代物流具有重要意义!1
3、.2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物流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达国家物流发展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达国家近一二十年来高度重视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逐步调整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耗、大规模排放的线型生产模式,而向减量化、低消耗、低污染、可循环的非线性、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循环不断过程,因此,伴随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物流也必然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发达国家通过发展循环物流、绿色物流等,一方面集约了
4、各种分散的物流活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另一方面,明显地减轻了物流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符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基本上进入买方市场,各类企业比较强调市场营销理念,追求让顾客满意的目标,物流发展早期的“实体配送”、“物料管理”乃至后来的“物流管理”等都是着眼于消费者最终需求的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企业要着眼于对“物”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总成本降低和提供差异化服务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另外,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大大扩展了物流活动的范围,并进一步深化了物流的分工。贸易的自由化和产品的地理分工推动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5、的迅速增长,物流也从一国走向了全球。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作为一种现代服务方式,现代物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流需求量、需求层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相当密切的联系,不同社会经济增长时期决定了物流需求的不同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其物流需求水平相对也高一些。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发达国家,由于产业结构的轻量化,产品更多的是高附加值和更高时效性要求,因此多功能集成或一体化的物流需求比较强烈。到目前为止,美国物流产业规模已达9000亿美元,几乎为高技术产业的两倍之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在几年期间,美国物流产业为美国各类公司减了近500多亿美
6、元的商品分拨成本,整个物流活动费用占到了制成品成本的15%左右。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增长,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据调查,在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在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和供货方承担的物流活动分别为76.5和17.6。与此同
7、时,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并成为企业经营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已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总成本约相当于GDP的16.7%。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物流领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但同时也说明我国物流成本的节约的空间还非常大。据世界银行
8、估计,通过发展物流服务业,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商品周转与减少资金占用及其利息支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十五”期间,如果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降低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物流成本,并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物流企业面对市场瞬息万变,不同行业客户需求差异化,要求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快速传递与反馈市场信息、不断沟通生产与消费的联系、提供低成本的优质产品,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顾客化的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因此,只有建立先进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才能达到提高企业竞争的要求。1.3物流管理系统的特点现代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
9、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商品、服务流动经济活动的过程。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以供应链一体化为目的,涵盖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整个流通渠道的物品流动,以信息为中心的物品流通体系是现代物流系统具有的特征。物流管理系统是集现代运输、仓储配送、搬运、调度、跟踪为一体的网络系统。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从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参照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多家领先的物流公司实际的运营流程开发而成,系统从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到货物的托运管理、在线跟踪,信息查询、到最后各种报表的生成,清晰的业务流程,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流程清晰的进行实际的操作,保证物流运作有序而高效的
10、进行。因此优秀物流管理系统有以下特点:1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能保证系统的易用性。 2规范、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3实现货物申请、托运、跟踪与验收的全过程。4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功能。5系统日志详细记录各种操作,提供追查的有力依据。6. 完善的权限管理,增强系统的安全性。7. 强大的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1.4系统的开发设计思想1采用人机对话的操作方式,界面设计美观友好、信息查询灵活、方便、快捷、准确、数据存储安全可靠;2系统的保密性强,为每个用户设置权限级别,操作员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口令,管理员可以设置操作员的权限;3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模块的组合,又便于
11、未参与开发的技术人员补充、维护;4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5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易安装性、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对用户输入的数据,系统进行严格的数据检验,尽可能排除人为的错误。第二章系统分析2.1初步调查(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是用来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数据库、通信、人员和应用程序的集合。为了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把原来由管理人员随机应变地进行管理的工作纳入一个相对固定的计算机系统中,同时还要对原有的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整顿和改进,这就决定了工作的复杂性
12、,一般来说,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做好规划,在此基础上分期分批地实现各个应用项目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规划,对于企业来说,它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既包含三年或更长的长期计划,也包含一年短期计划。长期计划部分指明了总的发展方向,而短期计划部分则为作业和资金工作的具体责任提供依据。一般来说,整个规划包括四项主要内容:(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约束条件、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和完成规划的具体衡量标准等。(2)当前的能力状况包括硬件情况、通用软件情况、应用系统及人员情况、硬件与软件人员及费用的使用情况、
13、项目进展进况及评价。 (3)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自然要受到当前和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的影响能够准确觉察并在战略规划中有所反应。对软件的可用性、方法论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也应该认真考虑。(4)近期规划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时间表、应用项目开发时间表、软件维护与转换工作、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人员培训时间安排、财务资金需求等。总规划完成以后,下一步便是分期分批地实现各个应用项目的开发。所谓的管理系统项目,是指一个组织中要开发的某一项应用,即一个应用系统。例如:物流管理系统。它的开发是一个复
14、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计算机处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功能、管理知识等各方面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但是,每一种开发方法都要遵循相应的开发策略。任何一种开发策略都要明确以下问题。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如采取何种方式解决组织管理和信息处理方面的问题,对企业提出的新的管理需求该如何满足等。系统可行性研究:确定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对企业状况的初步调查得出现状分析结果,然后提出可行性方案并进行论证。系统可行性的研究包括目标和方案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方面的可行性和社会影响方面的考虑。系统开发的原则: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遵循领导参与、优化创新、使用高效、处理规范化的原则。系统
15、开发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开发人员的组织准备和企业基础准备工作。因此要建立新的物流管理系统就必须对现行的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细致而充分的调查研究。采用主要的方式是在同学中进行交流和对现有的政策进行分析。2.2可行性分析建设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取决于需求的迫切必和实现的可行性。可行性分析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可行性主要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三个方面。(1)经济可行性。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开发的费用,其中包括设务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管理和维护费、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等。由于
16、物流管理系统是作为毕业设计由我们学生自己开发的,在经济上的投入甚微,系统建成之后将为今后实现进销存管理提供很大的方便,因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2)技术可行性。主要考虑将来采用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能否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计算机的容量、速度等)。此外,还要考虑开发人员的水平。信息系统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单纯依靠外部力量开发系统很难成功的。物流管理系统用的是Visual Basic开发语言,调试相对简单,当前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也完全能满足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技术上是绝对可行的。软件方面:由于目前单机模式相对发展成熟,故软件的开发平台成熟可行,它们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能高、价格低,完全能满足系统的需求。(3)管理可行性。主要是管理人员对开发信息系统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基础工作。主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