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5篇).docx(8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院感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5篇)院感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5篇)院感工作总结范文篇1上半年,医院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及指导下,依据今年院感科的工作目标及方案,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加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工作仔细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掌握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觉、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发觉院内感染病例,马上按规定程序上报,准时进行隔离治疗,实行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抽查,上半年医院感染病例13例。二、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严格遵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院感科每月对灭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育,使无菌物品灭菌率达100%。三、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专
2、项整治的通知精神,院感科每月对全院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跟踪、调查并准时汇总、上报、反馈,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供应重要的依据。四、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并抽查,对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实行使用一次性,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五、加强手卫生院感科每月对各科室手卫生执行状况进行抽查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考核,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六、加强重点科室规范管理规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标志清晰,分界明确,对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定期督查,加强无菌观念意识,提高无菌操作技术,保证工作顺当进
3、行,将医院感染隐患毁灭在萌芽之中。七、开展目标性监测从1月起在外科开展I类切口(甲状腺、疝气)的目标性监测,每月汇总分析,无1例I类切口感染。八、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各个环节,严格根据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严格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科室均有弹簧称,每科交接时称重、登记,医疗垃圾专管人最终统计,各个环节专人负责,消失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垃圾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了医用垃圾不流失。八、加强对全院灭菌剂及消毒剂的监测院感科每月对灭菌剂进行采样,每季度对消毒剂采样,合格率在100%+,上半年进行了全院性的院感学问培训一次,开院感质量分析会议一次,较
4、圆满的完成了上半年的院感任务。院感工作总结范文篇2我院在上级卫生部门领导和关怀下,仔细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方法、国家突发公共大事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掌握方案,并组织实施,使我院院感发生率掌握在较好的范围,本年度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现将20_年度院内感染工作总结如下:1、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掌握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负责,配备了专职预防保健人员,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制定了各科院感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医院管理睬议,
5、准时发觉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针对各部门的反馈看法,准时正确指导及处理。增加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2、仔细学习传染病的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制度组织全院职工仔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完善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给予的责任。发觉传染病病人,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准时进行电子网络报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3、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6、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马上销毁,并做具体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科室全部的诊疗器皿,均标有明确的消毒更换日期和具体的记录。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仔细做好记录,对全部紫外线灯管每周进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准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我院供应室对蒸汽压力消毒锅的消毒进行严格效果监测,按消毒规范要求,对全部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试验,并做具体标记和记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为临时供应了牢靠平安的医疗保障。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
7、我院今年在环卫局的指导和关心下对医疗废物用储备室进行了重新改造,使之达到环境爱护的的卫生要求。对全院的医疗、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均有严格的交接,对全部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均有严格规章制度。重新设计了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对医疗垃圾的外运数量,有具体的登记和严密的交接制度。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培训学习,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更符合实际,削减了污染和医务人员受损害的机会,同时为防止疾病传播,爱护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5、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有效预防和掌握医院感染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
8、,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扫除的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蟒螂工作。转变了原来不良的用餐习惯。全体职工在食堂大厅就餐,餐后在食堂清洁间内清洗,杜绝了在科室就餐,污染科室卫生环境的问题。为提高卫生质量,院感领导小组对各科室仪容仪貌、科室卫生、消毒工作记录、消毒隔离、药品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的制度,促使院内感染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6、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为强化医院感染掌握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学问,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学习方案案支配,实行多种形式的感染学问培训,做到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学有记录、有笔记、有签
9、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学问试卷考核,考核成果归入个人档案。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果,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院感工作总结范文篇3依据毕节市中医院20XX年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20XX年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20XX年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相关要求,20xx年6月27日29日,院感办对医院16个临床科室进行其次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综合检查,总结如下:一、检查结果(见20XX
10、年其次季度院感检查汇总表)二、存在问题(一)组织管理1、胃镜室、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学问培训记录不完整。2、个别科室氧气筒未标识满或空。(二)环境管理由于场地有限,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不合理,存在医疗平安隐患。(三)消毒隔离1、部份科室未注明消毒剂名称,个别科室消毒剂未完全浸没医疗器械。2、个别科室使用中戊二醛、8.4液浓度监测不合格。3、个别科室拖把无标识,未分区使用。4、个别科室皮试液、输液用药配制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5、个别科室无菌溶液未注明开启时间(四)标准预防1、部份科室护理人员标准预防执行不规范,口罩未完全遮盖口、鼻。2、部份科室未进行手卫生相关学问培训,医务
11、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七步洗手不规范,个别工作人员没有把握七步洗手方法。(五)医疗废物管理个别科室医疗垃圾未分类、锋利类医疗垃圾未放入利器盒。三、整改措施1、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学问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熟悉。2、充分发挥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本科室人员的培训力度。3、进一步加强院感科对各临床科室院感工作的督导。附:1、20XX年其次季度院感检查汇总表2、20XX年其次季度各临床科室院感检查存在问题院感工作总结范文篇4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仔细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气构医
12、疗废物管理方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学问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平安,全年1-12月份感染办共监测出院病人14501例,96人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0.7%。器械消毒合格率Io0%,抗生素使用率60%,无菌切口感染率0,有效的掌握了院内感染,确保了医疗平安。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充实了感染管理委员会及感染监控小组成员,成立了感染质量检查小组,负责每月的感染质量大检查,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每周在院周会上及每月的质量掌握反馈会上通报一
13、次感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各科感控组长负责整改,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平安(一)质量掌握: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周随即检查,系统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状况,对存在问题准时反馈、整理,有效的预防和掌握医院感染,全年编写医院感染信息两期。向全院医务人员准时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状况,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漏报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缘由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全院通报。(二)环节质量掌握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口腔科、胃镜室、治疗室、换药室等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每周不定时检查,做到日有支配,周有
14、重点,专项专管,制定各重点科室感染质量检查标准,根据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标准对手术室重点检查手术后各类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效果监测,对新生儿科督查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各种物品的消毒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供应室重点督查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装、灭菌程序及灭菌器械的合格率,灭菌器的监测等。对产房重点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理,各类器械的用后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口腔科的车针、手机、扩大针等供应室回收处理、制作成纸塑包装等等,使各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亲密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逼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
15、员供应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削减了院内感染。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监管,供应平安的医疗环境1、采集临床感染病历,统计每月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检测状况,分析医院感染危急因素,提出防控措施。2、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对象以重点部门为主,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进行监测,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通过院通讯反馈给各科室。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状况:共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表面状况共127份,合格数119份,不合格8份,合格率94%o其中空气93份,合格数85份,合格率91.4%;物体表面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IOo%;医务人员手表面14份,采集的对象主要是医生、护士、实习生、进修人员,合格数14份,合格率100%。消毒液8份,合格8份,合格率100%。监测血透中心使用中的透析液、反渗水共2份,合格2份,合格率为IO0%。3、紫外线强度监测:对新购进紫外线灯管每批次进行抽检,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等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共监测灯管16支,合格16支,合格率100%。循环风消毒机32台,每月检查过滤网的清洗,每半年统一换一次灯管,消毒效果均达标。4、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监督管理,审核产品的相关证件。5、本年5月份感染办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调查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