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核舟记课件(20张PPT+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核舟记课件(20张PPT+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核舟记课件(20张PPT+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舟记魏学潜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2.概括内容,理清说明顺序。3.品味语言,体会文笔之妙。学习任务任务一:读中译文任务二:读中疏理任务三:读中品味任务一:读中译文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继续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以第一段为例: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w6i)宫室、器皿(mi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1)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1.读准字音和节奏,读通读熟。2.结合课下注释,抓住重点字词,边读边疏通文意。3.勾画疑难,与小组成员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
2、提出来共同解决。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动词,雕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动词,雕刻)中轩敞者为舱(判断动词,是)武陵人捕鱼为业(w6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w6对、向)为纸,为屿,为1,为岩(we成为)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杰。盖大苏泛赤壁云尝贻余核舟一译文:他曾经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核舟一:就是“一核舟”,定语后置。古代汉语中数词直接和名词结合,无数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记”桃花源记一一记事小石潭记一一写景核舟记一一记物既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又是一篇气韵生动的艺术小品文。任务二:读中疏理1 .圈点勾画主要信息,概括出每段围绕“核舟
3、”说明的具体内容。2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核舟记说明对象段落序号具体内容核舟1雕刻者(生活的时代、姓名、精湛技艺)、来历、主题2大小、结构布局(船舱、船篷、小窗、栏杆和对联)3船头的主要人物(苏东坡、佛印、黄鲁直)4船尾的次要人物(两个舟子)5船背上的题名和篆章6所刻的人、物总数,赞叹雕刻者的技术。核舟记概说核舟之奇巧,点明主题。-详述核舟之精妙船体设计的大小和格局(船舱)船头、船尾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船背的题字和篆章总括核舟,发出赞叹。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空间顺序(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思考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任务三:读
4、中品味(一)品匠心之奇巧要求:再次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核舟“奇巧”表现在哪里?小中寓大细节精巧以形传神象外之韵“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刻字以暗示大苏泛赤壁泛舟:舟尾横卧一楫为人五;为窗八;为磐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各隐卷底衣褶中珠可历历数也细若蚊足,钩画了了题名,其色墨,篆章,其色丹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计其长曾不盈寸奇巧(其人)灵怪(其技)(二)品人物之风神聚焦重点段落,进一步体会“奇巧”要求:小组排演雕塑剧,模仿人物动作神态,
5、感受五人神韵(小组长组织安排)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讪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三)品文笔之精妙要求:再读课文,对印象深刻的句子,做圈点批注,品味作者的文笔之妙。(三)品文笔之精妙舟尾横
6、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容,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序井然,神态毕出。小核舟雕刻者:王叔远记录者:魏学厚舟上人:苏东坡、佛印、黄鲁直、二舟子课后作业:必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尝试为“核舟”撰写解说词。选做:观看央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我们身边的匠人。核舟记教学设计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八年级讲课题目:
7、核舟记章节名称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时1课时课标要求L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熟读成诵,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核舟记全文仅400多字,却细致描述了整
8、个核舟的全部景物,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文言文。层次清晰、条理清楚。我认为理解核舟记要抓住四个“一”:抓一个词:奇巧。以“奇巧”为线,一线串珠,无论是核舟的构思还是雕刻技艺都体现出“奇巧”一词。抓一句话: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句话具有总括性,在全文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抓一个例子:以雕刻奇巧的核舟为例,说明王叔远的雕刻技艺高超;抓一处照应:首尾照应。开头的“能以径寸之木各具情态”与结尾”而计其长曾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相呼应,突出材料之狭小,雕刻者技艺之奇巧。学习重点在反复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及积累常用文言词语,领悟文章内容。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特点进行说明,以及理清课文”总一分一总”
9、的结构形式。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已经基本养成了查阅资料、圈点勾画、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也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赏析能力,自主、自学的意识逐渐增强,但学生的这种习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浓,理解、欣赏、迁移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目标L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2概括内容,理清说明顺序。3.品味语言,体会文笔精妙。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1.利用工具书,自主读文。2.搜索与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资料。学习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读-译-品-悟的教学模式,通过诵读法、情境激励法、提问法、归纳法、小组合作法等实施教学。学习环
10、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落实目标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L直接导入: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语文课堂,本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11课核舟记。2.出示学习目标。用心的聆听,心中明确学习目标。环节一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任务一:读中译文教师以第一段为例,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2.结合课下注释,抓住重点字词,边读边疏通文意。3.勾画疑难,与小组成员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整理能力,同时,落实目标一:读熟读懂课文大意的要求。环节二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任务二:读中梳理1.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2.巡视学生
11、的完成情况,并给予适当的点拨。1.圈点勾画主要信息,概括出每段围绕“核舟”说明的具体内容。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梳理课文的能力,同时,落实目标二: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巧妙地构思的要求。环节三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任务三:读中品味(一)品匠心之奇妙(二)品人物之风神(三)品文笔之精妙L教师按照课程推进,提出具体的要求。2.结合小组汇报,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一)1.圈点勾画主要信息,概括出每段围绕“核舟”说明的具体内容。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二)1.再次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核舟“奇巧”表现在哪里?2.小组排演雕塑剧,模仿人物动作神态,感受五人神韵(小组长组织安排)(三)再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圈点批注作者的文笔之妙。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落实目标三:品味作者文笔的精妙。达标检测必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尝试为“核舟”撰写解说词。选做:观看央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我们身边的匠人。板书设计小核舟一一大世界雕刻者记录者舟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