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环境下基于项目化的中学美术教学探索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社会环境下基于项目化的中学美术教学探索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信息社会环境下基于项目化的中学美术教学探索摘要: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种教学模式,它不但能体现基础教育改革倡导的“做中学课程理念,解决学生美术技能与应用实践之间桎梏,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全面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手段。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基于项目化的美术教学不但能保证学生对美术技能知识的有效掌握,更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关键词:项目化中学美术教学围绕核心素养修订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拉开了以全面促进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中学教学改革序幕。项目化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
2、域的共识。国内外的最新科学教育研究也证实,项目化学习对学生的概念建构和实践探索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常规课堂教学中难以兼顾的美术技能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很多学校都开展了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活动。有一些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文针对项目化学习如何信息社会环境下有效地融入中学美术教学,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途径。一、基于项目的中学美术教学的要素信息社会环境下基于项目化的中学美术教学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以项目为载体,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以教学成果为标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将中学美术教学内容
3、的学习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融为一体,以问题驱动的合作探究方式进行教育学的一种教学探索。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与以往的常规教学相比存在很大不同。我校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探索,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始终围绕项目。从解读项目目标出发。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将项目拆分成需要解决的系列驱动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解决具体问题,逐步完成项目,最后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评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案例分析本文借助戏曲与美术-庐剧服饰纹样教学案例为例,展现了我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中学美术学科项目化教学的探索,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
4、教学阶段。(一)项目解读拆分阶段1、项目介绍古往今来,民间美术的发展变化万千,在安徽,许多民间美术都面临着传承断代,后续乏力的问题。我校在民间美术一课的教学中,从小而深的探索精神出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认识和了解庐剧艺术的美术综合,探索课。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收集整理庐剧的服饰、妆容、道具等,整理分析庐剧中的美术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戏剧中蕴含的美的元素,大致了解本地的地方剧种特色,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及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2、项目化课程的开展过程(1)问题的提出在统计庐剧的服饰特色时,刚开始因为学生对庐剧不熟悉,许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统计的服装也是五花八门,没有体系。教师在这时引导学
5、生通过网络来搜集数据,利用大数据归纳形成统一的体系。学生发现,庐剧的服饰主要利用服饰色彩,装饰花纹、头饰花型来区分人物的角色性格,而妆容一般比较简单,比京剧、黄梅戏的妆容要淡。因此把项目问题集中在服饰装饰花纹上,通过收集庐剧服饰上的装饰花纹,分析探究纹饰中体现的地区特色,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重新认识身边的传统一庐剧。(2)活动目的设置第一、学生了解有关庐剧的历史及庐剧服饰花纹的特点。第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白板、电子书包合作探究,提供学生收集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第三、学生认识到地方戏剧是一种文化,理解庐剧存在的宝贵价值。激励学生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让学生产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6、(二)问题解决阶段。(1)活动方案制订课前布置任务,制订活动计划,搜集庐剧相关资料,制作庐剧资料PPT,感受庐剧中的美。第一课时,和学生讨论身边的庐剧,分享各小组活动计划,分享活动日记,总结经验。第二课时,集体汇总分析庐剧的服饰花纹,利用电子书包、网络空间、微视频等分析总结其中蕴含的地区特色。第三课时,整理收集庐剧服饰花纹,利用手绘板等试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探索新时期的庐剧服饰设计。(2)学习过程第一步:参观庐剧团和庐剧社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访合肥地区的庐剧团和社区庐剧社。搜集整理庐剧相关资料,利用电子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归纳、整理。第二步:提炼服饰花纹、对各类花纹分析归纳、分类整理
7、学生利用电脑,平板等工具,利用信息化手段,分析归纳庐剧服饰上的花纹,装饰。富有寓意的衣襟纹、展示特色的龙凤纹、地区特有的植物纹,象征意义的几何纹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分析庐剧服饰上的花纹和装饰,谈论自己对庐剧中美术元素的提炼认知,结合以往学过的美术技能,从线条,构图、色彩、形式美法则等角度进行美术元素提炼。第三步:再加工,再创造,传承与发扬在进行美术元素提炼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探索新时期的庐剧服饰设计。这时,借用手绘板、电子笔等在收集整理的庐剧服饰花纹上进行修改、创作。如为校园新编庐剧片段红色大别山中体现革命象征的杜鹃花纹样、体现合肥新貌的大蜀山、巢湖纹样、展现时代发展的现代建筑纹样等,不
8、但锻炼了学生学有所用的美术素养,也加强了学生对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化底蕴传承的向往之情,提升了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三)成果展示阶段通过这次“庐剧服饰纹样”项目化的学习,学生对民间美术有了更深的认知,学生收获了很多和庐剧相关的民间美术知识,学到了很多有关庐剧的历史文化,了解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对搜集的服饰纹样进行归纳整理分类,亲自体验了收集服饰纹样的不易和团队利用信息化合作的力量。具体成果如下:(I)增长了对安徽地方剧种庐剧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庐剧起源于清朝中期安徽皖中地区的门歌和安徽大别山地区的山歌。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贴近,朴素而活泼,剧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和安徽文化的特点。虽然被评为国家
9、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但是在新媒体、短视频等冲击下亟待传承。(2)了解了庐剧中蕴含的民间美术形式美,见识了民间艺人朴素的对美的认知。庐剧服装上的纹样富有地方特色,纹饰形式、题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装饰风格。(3)明白了庐剧中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社会、文化价值。庐剧是皖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的积淀,也是皖西南人们生活的体现。是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4)本次“庐剧服饰纹样”项目化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技能、信息整合的兴趣。通过这次课程,学生认识到了信息化的便捷、生活中的发现。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开拓了他们将美术技能用于实际应用的能力,激发了他们自主创作的积极性
10、。如在这次活动成果进行展示的时候,在全班48名同学作品中,自主创作的有40份作品中包含了22件地方特色植物纹样、11件动物纹样、5件风景纹样,还有2件综合纹样。其余的8名同学虽然没有自主创作,但也对原有的传统纹样进行了再加工和变化。今后,我将在美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中不断探索,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我相信,经过长期的积累,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路子,不断继续完善中学美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形式。为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探索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