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伪娘”与“女汉子”看新闻的性别话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伪娘”与“女汉子”看新闻的性别话语.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由“伪娘”与争汉子看新闻的性SIRS语摘要:“伪娘”与“女汉子”看似都是对性别二元对立的话语抗争,表达了对男女两性气质多元重组的社会发展需求,但媒介新闻却通过对“伪娘”与“女汉子”不同的话语表达和意义建构维持着传统的性别话语,甚至强化了原有的性别二元对立。关键词:“伪娘”;女汉子;新闻;性别话语;意义建构“伪娘”与“女汉子”作为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能指”,共同指向了一种新的社会需求:打破性别的二元对立,构建性别特质多元重组的话语空间。传统性别观念认为先验的“男性特质”应该是高大威猛、刚强坚毅、理性独立、不拘小节的,而“女性特质”则应是柔弱娇小、温柔多情、细腻易感的,并藉此对言谈声音的大小、
2、走路速度的快慢、衣服装饰的搭配,到待人接物的礼仪、人生伴侣的选择、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方方面面对男女两性进行了范型设置。而后现代社会的“解构”力量势必不愿臣服于这种约束,当代中国社会与两性关系的发展,是这场话语运动的内在驱动力,而大众传媒在话语的扩散与传播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闻报道中对“伪娘”与“女汉子”的意义建构是如何进行的?隐藏其间的性别话语又是什么?一、“伪娘”与“女汉子”的内涵“伪娘”一词原是日本漫画中具有女性美特征、男扮女装后具有较强萌属性的男性角色。2010年快男刘著以高度女性化的形象进入公众视野,“伪娘”一词由此流行,成为某些具有中性化或女性化特征的男性的代称。实际的符号阐释中,
3、“伪娘”多被等同于“人妖”“同性恋”“异装癖”“变性人”等,对此,有网友发表了伪娘白皮书,后被收录进百度百科,对“伪娘”这个概念提出了以下标准:第一,天赋女性美的男人,无需后天手术或者药物手段来呈现女性化特征;第二,真实性别为正常男性角色;第三,外貌必须具备女性外观;第四,具有双性魅力,伪娘拥有温柔,感性,细致的爱心等这些女性方面的性格魅力,也拥有坚强,勇敢,保护欲和责任感等这些男性方面的性格魅力。第五,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必须具备“男性主观”,伪娘自身从主观意识上没有性倒错的看法,而且性取向也跟男性没区别1。“女汉子”一词由互相矛盾的性别限定词“女”和表示男子的“汉子”一词构成。早期带有一定
4、的贬抑彩色,用来嘲讽那些相貌平平、行为粗鲁的女性。2013年4月30日著名主持人李艾发新浪微博女汉子的自我修养,“女汉子”一词迅速走红网络,并在流行过程中慢慢演化为自强独立、性格豪爽的女性代名词。如果说“伪娘”是通过改变外表来宣告自我,“女汉子”则是女性灵魂的大声疾呼,但不容质疑,“女汉子”和“伪娘”都是投注于人的社会性别而非生理性别,指的是具有双性气质的集合体,它们与“软妹子”“男妹子”等共同构建的语义场,旨在打破男女性别二元对立观念及由此带来话语权利不公。二、“伪娘”与“女汉子”的媒体话语构建(一)妖魔化的“伪娘”纵观近年来媒体对“伪娘”事件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媒体构建的“伪娘”话语意义仍
5、模糊不清,并未勾勒出清晰的遏界,尤其是伪娘白皮书中所强调的性倒错和性取向问题,报道中几乎没有涉及,甚至有意将“伪娘”与“人妖”“同性恋”“异装癖”等等同起来,具有明显的歧视意味。1.暴力与性。“伪娘”一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多与“性犯罪”“吸毒”“街头暴力”等话语勾连,如:实拍两女汉子大战伪娘当街扯掉对方内衣假发(济南都市频道2014年12月10)春节赚外快“伪娘”招嫖男扮女装自称同性恋者(东南新闻网2015年2月25B)靓丽按摩女吸毒被查竟是一枚纯“伪娘”(浙江在线2015年3月17B)2 .迷途羔羊。在许多新闻报道中,“伪娘”现象被视为病态的社会问题,而女性化的男性被视为需要社会各界合力拯救
6、的“迷途羔羊工如:新浪网新闻中心2015年3月13日的报道伪娘变身男子汉,需要家校合力中就立场鲜明的提出:“种种迹象表明,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危机”“伪娘现象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已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3 .消费对象。美国学者胡克斯指出,无论女性气质还是男性气质,话语制造者和掌控者都是男性,他们制造出了女性气质话语范式,欲将女性限定在这个框架之中2。“伪娘”的出现看似是对二元性别话语的冲击,实际在媒体的话语构建中却是在强化二元性别对立,将“伪娘”女性特质置于男权话语之下,“伪娘”是被把玩、消费的对象,是色情的展示。组图:最美伪娘雌雄莫辩变身神仙姐姐秒杀女星(新浪网2014年1月13日)
7、最美伪娘小灿走红清丽脱俗男装扮相曝光(图)(安徽卫视网新闻频道2014年1月14日)美男子惊艳COS武媚娘伪娘红唇媚眼美艳绝伦(中国日报网财经频道2015年1月25日)此类新闻一般以图片新闻的形式进行报道,报道中多有“清丽脱俗”“美艳绝伦”等词汇,这种话语表达恰恰符合男性对女性外表的期待。甚至在日本驻华公使女装癖被召回看日本伪娘”长腿翘臀制服诱惑(中国江苏网2015年4月12日)的报道中,将与新闻事件完全无关的日本“伪娘”图片硬生生与新闻事件结合到一起,并使用“长腿翘臀”“制服诱惑”等明显具有性挑逗意味的话语。(二)泛化的“女汉子”浏览涉及“女汉子”的新闻标题,可以发现“女汉子”所指称的意义十
8、分模糊,媒体中的“女汉子”具有多义性和复杂性,有明显的泛化倾向网。1 .明星扎堆“女汉子工从“范爷、周公子、春哥、曾哥”等称呼语就已看出媒体将“女汉子”一词加诸明星的热情,诸多的新闻报道也纷纷将“女汉子”的头衔加冕给女明星们,诸如马天宇坦言能接受姐弟恋称林志玲能吃能喝是女汉子安以轩变“女汉子”感情状况成谜等新闻报道占据了娱乐报道的半壁江山。这些新闻指涉的女星大多不具备“女汉子”的双性特征,甚至如范冰冰、周迅、林志玲等,其公众形象是极度女性化的,可媒体报道中不约而同的将其称为“女汉子”,无疑会造成对女汉子意义的泛化。2 .劳模涌现“女汉子工另有一类新闻报道很显然沿袭了我国主流话语中“铁姑娘”的所
9、指,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女性称之为“女汉子”,不吝笔墨赞扬她们的攻坚克难的作风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具有典型的宣传意味:女汉子的平凡坚守(中国能源报,2015年4月13日)踩着风火轮工作的“女汉子”(大众日报,2015年4月14日)在这类新闻报道中,突出了女性的男性气质,并且在国家话语体系下强调了其作为“劳模”的精神特质,反而忽略了其女性特质的构建。3 .侠肝义胆“女汉子工这类新闻报道并不着重突出“女汉子”的职业特征和敬业精神,而是使用了接近民间话语中“女侠”的意义所指,将正义豪放、侠肝义胆、英勇孔武等男性性格特质赋予“女汉子工女护士变身女汉子只身制服俩窃贼(深圳卫视2015年4月1
10、3日)女汉子一声吼小偷吓得松手(海峡都市报2015年4月16日)4 .不堪入目“女汉子工也有部分新闻报道将“女汉子”一词污名化,具有男性行为特征的“女汉子”被认为是粗俗、野蛮,缺乏道德约束,具有攻击性和公共危害性的。女汉子豪饮3公斤红酒珠海“闯关”(大粤网2015年4月10日)工地“寻财”被发现求饶不成“女汉子”打人(石家庄新闻网2015年4月16日)相较之下,此类新闻在媒体中出现的比例并不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闻报道着重塑造道德楷模型的“女汉子”,如面对家庭巨变,独力挑起家庭重担的何三妹(巢湖日报2015年4月10日女汉子用真爱诠释家的真谛);热心公益,远赴青海支教的何超群(华西都市报20
11、15年4月13日22岁公益“女汉子”,山区孩子叫她妈),此类新闻报道同样使用主流话语,但其塑造的女性坚忍不拔、温柔体贴、富于爱心与同情心等性格特质,与传统性别话语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不谋而合,同样并未体现出性别特质的多元化。甚至有些新闻报道完全牵强附会的使用“女汉子”一词的女性性别指征,无视其社会性别意义。如生活日报2015年4月10日报道“女汉子”改名遇上政策门槛,讲述的只是一个名叫李囱囱的女性,因名字中“囱”字被人曲解成女性特征被困住未发育”而戏称为女汉子,要改名遇到了政策门槛的新闻事件。三、新闻表达的性别话语人类进入互联网传播时代之后,符号的创造活动异常活跃,大量能指的意义与边界的构建、阐释
12、与理解都过于仓促,传媒是当今社会符号推广、意义构建及理解阐释的主要推手,其话语表达充满技巧,它所进行的意义建构也多是隐藏在其话语逻辑之中的,法国思想家福柯在他的“知识考古学”中曾经指出,没有什么超然物外的纯净话语,话语都是各种集团阶层未来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言说过程及其产物。话语就是权力,知识意志就是权力意志。无论是被妖魔化的“伪娘”还是被泛化的“女汉子”,新闻的性别话语实践背后都是由文化和社会共同决定的社会性别观念。媒体为“女汉子”“伪娘”等流行词汇找到了纷繁的表达场景,用它来形容形形色色的对象,却没有在话语表达中有效的建构多元性别特质,而只是重复、强化以往的性别话语,甚至通过对“伪娘”
13、的贬抑和对“女汉子”的褒扬表达出这样的话语逻辑:女性身上具备不拘小节、豪爽仗义、理性独立等男性特质是一种提升,而男性身上拥有女性柔弱娇小、温柔多情、细腻易感等特质的则是一种贬值。从根本上说这仍是对男性价值的褒扬和对女性价值的贬抑。但这并不是说“伪娘”与“女汉子”话语完全失去了建构多元性别空间的价值,毕竟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种完全与社会主流话语对立的性别话语还不可能成为大众媒体的核心话语,但至少实现了对少数先锋分子的思想启蒙。此外由于话语的不稳定性和话语受众的能动性,使得我们对利用大众媒介构建性别特质多元重组的话语空间仍充满期待。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伪娘”白皮书http:/url=bwFwh5Crnax2XBYeDs3VOMAba302CZPJyvFv8WNdl4J3IONRvAHaUdFQ06JRWPSrS_MPrX1f3myhFhO_M4C68q.5 2BellHooks,ReeltoReal,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6,p276.3杨娱.大众媒体与女性双性气质建构:以“女汉子”话语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