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徵里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和人力成本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持续提升,制造企业的优势不断减少。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竞争,粗放、陈旧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竞争要求。制造企业想要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趋势,达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就要抓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其中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是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加强成本核算和管控的重要意义,指出制造企业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给制造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
2、: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考核成本核算是制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准确、及时、标准化地核算好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快速精准地完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保障。精准的成本核算不仅可以作为考核成本管理计划执行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还可以给企业提供准确的产品定价,帮助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标准化的控制流程才能使成本管理工作逐步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和科学化,才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突出各产品之间的可比性,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一、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内涵(一)制造企
3、业成本核算的内涵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将一定时期内(通常按月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对象进行的合理有序的归集和分配,目的是核算出该时段内生产经营所消耗的成本总额和计算确定各产品的单位实际成本。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能为公司制定各项经营项目的目标成本以及产品市场定价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依据。为了保证成本指标前后各期的可比性,成本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一般企业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内涵成本管理是制造企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面广泛、过程较长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包
4、含财务口径意义上的成本核算,还包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各阶段各项成本支出进行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成本管理行为的总称。制造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化,对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蕖务处理流程进行不断规范,将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料工费,以及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技术开发费用,售后费用等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全过程、全环节和全方位的控制,是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管理成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二、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是制造企业增加经营利润、保持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我
5、国经济不断高速增长的同时,各行各业市场参与主体数量也在飞速增加,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发展环境和生存条件日益复杂化,如国际贸易壁垒和地区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风险剧增;国内消费市场疲软,购买力整体偏弱;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年年攀升;产能过剩等都给制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在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成本支出的占比一般在60%到70%不等,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小,在竞争激烈的成熟产业里,尤其是标准类产业里,企业应采用成本竞争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二)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可以帮助制造企
6、业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持续改善标准化、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是指制造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订单进行预先分析、对生产计划进行周密规划,对企业库存做到及时掌控,对采购流程进行合理规范,对生产浪费进行严格控制的活动。由于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对全员、全过程、全环节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涉及面广,过程长,工作量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不断发现各种问题,并通过PDCA循环不断地解决问题,因此,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还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制造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后,需要及时对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革,以达到转型升级的目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是转型升级
7、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企业进行创新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制造企业通过成本管理节省支出,有助于制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资本,从而为企业转型和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资本和实物资产支持。三、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一)成本核算的数据基础不扎实,信息收集不完整部分制造企业的原始凭证不完整,移交单据中很多必要的信息缺失,生产现场填写的信息有错漏,不同车间之间的自检和交接信息传递不及时。薄弱的数据基础很容易使财务部成本核算会计记账不全面,成本核算结果错误,导致企业管理层决策失误。制造企业数据基础不扎实具体表现在:标准成本中定额不符合实际,计量单位不规范,单位间的换算公式设置不全,
8、企业资源的调动审批缺乏必要的流程控制,基层管理人员为了掩盖问题,推卸责任,随意调动企业资源对问题进行补救,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如材料领用与领料单填写不同步,报废补货领料不开领料单据,或为推卸责任特意混淆领料等造成材料统计不完全、成本虚低;在员工离职后,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将员工离职信息反馈给成本会计,从而导致人工成本虚高等。(二)成本核算会计和成本管理团队专业化程度不高在当下供过于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外部竞争迫使企业必须不断优化改良产品和持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造成产品结构日益复杂,产品种类繁多,从而使成本会计的核算工作量成倍增加,计算难度急剧提升,对工作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次
9、,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未在财务部设置成本会计岗位,成本会计的成本核算和分析工作一般都由财务会计兼任,但是财务会计往往仅注重记账,对现场生产工艺流程未进行深入了解,对现场提供各项数据的真伪无法辨别,工作质量较差。(三)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不符合实际情况,费用按照固定标准直接分摊目前在制造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一般按照成本对象归集各项直接生产费用,然后再将间接生产费用统计好按工时直接分摊到各中。由于品种法计算简便,因此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都选择该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封分类法、分批法、分步法和作业成本法应用较少。不少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实际生产情况和内部管理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四)成
10、本考核机制尚未建立或者不完善加强基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对基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重视度不够,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机制没有与基层员工进行挂钩。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成本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大多数员工都没有参与成本管控的动机和责任感,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难以完成。(五)大多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观念局限于生产阶段,缺乏全面成本管理和控制理念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个庞大且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接单、设计、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设备维修、送货、售后服务等均属于成本控制管理的有效环节。许多制造企业片面的认为成本控制就是对生产过程的料工费进行控制
11、,即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水电费等进行控制。很多制造企业只重视生产模块的成本节约和管理,不关注生产模块的前端和后端所包含的其他各环节;只注重财务报表的成本核算结果,忽视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导致成本管理不全面甚至无效。四、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改善建议(一)保证成本核算所需基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规范取数流程和审批手续企业要想顺利开展成本核算,首先要做好成本核算前期的各项基础工作,尤其需要核实取数来源的合理性和数据的准确度。为给成本管理打下扎实的根基,企业需要尽快开展整治工作:第一,完善跨车间或跨部门的物资验收手续和交接流程,计量和领用手续需要交接双方签字确认。所有物料必须
12、根据PMC和BOM资料要求定额下发,领料单上缺乏生产指令单号不可以发放物资。遇到生产过程报废需补领料的情况,生产部门领料员必须填写超额领料单方可领料。在领料后,如果由于生产计划变更等原因造成所领材料没有按计划耗用,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如月底结账盘点时,领料员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以保证材料消耗核算的准确度;第二,建立成本核算所需数据的原始凭证记录和保存办法,规范原始凭证的交接手续和相关流程,确保物、卡和系统数据同步流通。在生产现场或其他生产经营场所产生的各种耗费都要如实准确记录相应凭证,并安排相关人员及时、准确地录入ERP系统,确保成本核算数据无遗漏且有据可依。(二)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技能,构
13、建成本管理人才梯队制造企业应招聘专业的成本会计,加强对成本会计的培训和培养,同时采取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励其积极认真地开展工作。成本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难度,工作量大且工作时需要认真仔细,注重逻辑分析。因为成本会计的能力和水平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度有重要影响,所以企业需要鼓励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岗位的人员经常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I,如聘请外面的专业人员来公司授课、安排相关人员外出参加学习培训班,组织购买网上课程进行学习等,以持续提升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增强其责任心,同时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其积极性。其次,成本管理人员应考虑有效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将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
14、从成本核算上升到成本分析,甚至成本控制。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通过数据对比等各种分析方法快速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三)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方法,完善成本核算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更新迭代的时间越来越短,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成本核算方法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以前经常使用的品种法外,分类法、分批法、分步法和作业成本法也随着制造企业实际情况的多样化而逐步兴起,而成本核算范围也从以前只重视生产阶段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控制,延伸到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各个层次。成本核算范围不再局限于生产加工环节,产前的设计研发,物料采购、库存运输、物料损耗、售后维护成本等全生命
15、周期所发生的费用支出都包含在成本核算范围内。企业既要抓住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保证生产制造过程高效安全,减少停工待料和质量异常等造成的企业资源浪费,也强调抓住生产制造的上下游:上游做好研发阶段的BOM成本规划;下游合理安排售后服务费用。(四)完善成本考核机制制造企业应以有效达成战略目标为导向,结合自身的经营模式,将公司的成本管理目标按实际情况分解为各部门的部门考核目标,各部门负责人再将部门目标任务分解到个人,以确保目标能贯彻执行。同时以奖惩的考核模式进行闭环管理,向全员持续宣导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细则,不断鼓励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全面提升基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培养员工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自主向前
16、改善成本管理。鼓励员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对发现的实际问题提出改善提案,改善提案得到采纳并有效实施后,再根据效果进行适度奖励。(五)构建全面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只有每个人都自主成为一个最基础的成本责任中心,形成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全闭环,成本控制才是最完整和有效的。构建全面成本控制体系,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 .使各业务单位成为业务和财务高效沟通的桥梁企业应通过不同部门间频繁有效的交流学习活动,全面激发和提升全员成本管控的自主意识。各部门需要指定专人担任“成本管理员”,财务部定期对成本管理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L引导和督促成本管理员对自己业务单位发生的成本进行登记做账和及时分析,对账目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成本管理员定期将台账和改良效果与财务部进行反馈和核实,确保财务和业务高效沟通。2 .将成本管理步骤不断精细化、标准化和流程化内部成本管理七大步骤分别为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