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视野下的问题引领与思维对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视野下的问题引领与思维对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任务驱动视野下的问题引领与思维对话通过“生活热点”探究“整本阅读”的有效性作者:张学忠/周斌/谢艳平作者简介:张学忠,重庆市巴蜀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副校长;周斌,重庆市巴蜀中学语文教师;谢艳平,重庆市渝中区高级职业中学语文教师。原发信息:新课程评论(长沙)2018年第20181期第86-93页内容提要:“整本阅读”的“整”是意义的整合,思考的延续,思维的碰撞。它关注学生成为对话的主体,平等自然;也关注老师选择有效嫁接学生思维的话题,产生意义;更要求师生、生生、生本在思维碰撞与多重对话中,启发学生思维。文章主要论述了整本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突破口,分析了学生进行整本阅读时存在的问
2、题,以及整本阅读教学中,学生以怎样的身份参与,教师以哪些话题导入,大家以什么样的方式推进等。关键词:情境性/共生性/思维对话/意义建构期刊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5期一、整本阅读”的必要性与突破口碎片阅读时代,瞬时性、标题党、片段性等成为大众阅读的心理写照。学者张颐武认为,面对当前千万种文化碎片,缺乏真正经典阅读使人生空心化;著名学者陈平原也认为,今天已经没有阅读了,只有阅览和检索。当类似于浏览新闻的阅读心理蔓延到所有阅读,短时消费与自我满足似乎成为大众对抗无聊与浮躁的主要方式,而这样的方式又如时代顽疾般不断吞噬着个体的宁静与思考,从而让大众对时代与自我的认识变得扁平与虚幻。
3、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读书和学习,要有“沉潜十年的勇气。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1所以,当个体无奈地从自我走向社会,当阅读与思考似乎无法解决当代人的心理问题时,或许有人会问:完整的思想,连续的思考在哪?人们的精神寄托,人生期待又在哪?于此,我们不得不说,回到阅读本身,回到思考本身,让阅读与思考延续下去,让整本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显得不可或缺。整本阅读,一般认为是读完整本书。对个体而言,它意味着带着期待视野,运用知识经验与思维方法,与文本相遇。也就是说,作者、读者、世界、文本的共生
4、,成就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可这只是我们假想的读者,学生到底怎么思考,他们的兴趣基础、认知水平等都不明确。更何况,进行整本阅读教学,我们面对的不只是单一的个体,而是具有参差不齐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不确定的期待视野的学生群体。有时候,思考是相对的。思维的逼仄处,也是认知的敞亮地。当我们试图运用知识经验与理性思维来选择方法时,还不如重新回到大众阅读心理上来。也就是说,在碎片化、消费性、标题党的分析中,移栽学生的认知兴趣,让碎片思维得以整合,让问题意识得以梳理,从而以生活热点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岂不恰到好处?二、分析阅读现状:明确学生认知期待(一)承认习惯阅读,廓清阅读形式对于习惯阅读的学生,阅读是
5、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的过程,是学生在和文本相遇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行为。而当不少人习惯于把阅读等同于经典阅读时,就较容易为不擅长经典阅读的人寻找不再阅读的理由。而我却习惯于把习惯阅读看成当下青年学生的普泛追求,即大家其实都爱阅读。他们要么习惯经典阅读,要么习惯青春阅读,要么习惯网上阅读。不然怎么没有人不喜欢手机阅读,或者说不喜欢青春阅读呢?不仅如此,不少青年学生对网上阅读的投入与痴迷,要远远大于一般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热爱。如果说,青年学生对经典阅读的热爱还是属于理性支配的话,那么,他们对网络阅读的痴迷就可以说是近乎狂热了,甚至丝毫不亚于一些青少年对游戏的痴迷程度。话及于此,我们也时常觉得,那些负责
6、游戏开发的工程师们,更懂得适度地把握与分析青少年的心理。而如若我们也适当地借鉴这些来为阅读服务,还用担心我们的整本阅读不具普适性吗?所以,学生的期待视野不是一般意义上被认为的不会阅读,而是基于现代技术传媒的影响,造成阅读形式多样化以后,大众对青少年阅读辨识不清。(二)巧借游戏心理,强化参与意识同样,对于学生网上阅读的心理分析,是可以同青年学生对游戏的追逐进行同等比较的。因而,大家或许会质疑网络阅读的文本质量、选文内容、呈现方式、推送梯度等不合常规;但是,青年学生对青春文学的迷恋,包括诗意灵动的文字、感伤浪漫的情绪、交错迷乱的纠葛等等,却是不用怀疑的。几经对照之下,问题也就自然呈现了,学生的期待
7、视野,可看成是承认个体的生命体验基础上的自我认同,且需要考虑到年龄与心理特点的参与性、话题性、共鸣性等等。比如,我在给学生分析大妈年颁坝舞噪声扰民背后的社会思考”时,不少学生总是打不开思维的阀门,完全局限于学生视角。因此,我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切换视角,还原当时的情景,并把学生分为老年人角度、老年人子女角度、受影响人角度、普通观众角度、城管角度、警察角度、记者角度展开讨论。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不但能为自己的切身利益精细考虑,还在对比中看到了社会身份对认知看法的影响。因此,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国人习惯用标签思维来判断群体,难以顾及个中差异?为什么利益对立的双方,未能从道德和良心的
8、角度去看待问题?在对自我道德放纵与他人道德严格的对照中,我们看到了哪些复杂的人性特质?等等。学生都兴致盎然地参与讨论和思考中,其思考的深度也逐渐显现。这便是参与和游戏的力量。借用学者陈嘉映的一句话,道德原则是否具有普遍性,其全部争论点可能恰在于环境是否相仿。2通常,将某一唯一身份强加于一个人是挑拨派别对立的一个关键的竞技技巧。3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话题中来,甚至让他们成为故事的主角、讲说的主体,无疑是让他们在参与对问题的思考中,形成对自我的综合认识。我相信,如果再加上我们对游戏开发特质的借鉴认识,比如情境性、持续度、挑战性、反馈性、奖励性,那么
9、,我们的整本阅读教学便会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共生中逐步走向有效。三、明确阅读起点:在认同基础上进行思维对话(一)兴趣与认同是阅读的心理基础从传统意义上看,整本阅读要求学生在知识经验与心理经验的基础上,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而从心理学维度看,学生们还不完全具备理性地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那么,兴趣与认同无疑构成连接学生与阅读的心理纽带。相应地,我们对学生的期待就不能为言说不清的意义建构,因为即便是成年人也未必能够达到这一点。以此为前提,整本阅读就不只是一字不落地读完一本书,哪怕包括做好读书笔记;也不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锁定内容,就喜欢的章节做好标识;也不只是想读到哪里就是哪里,下次接着读,直
10、到漫不经心地读完。可以这样认为,这样的整本阅读是学生在自觉程度上对文本的细节把握,或者说还缺少对整本的细微关照,整本阅读的价值也不能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因此,兴趣与认同是学生的阅读心理基础。就高中学生而言,我们选择的书目:要么是小说类,故事性较强,悬念丛生背后,自然少不了学生对整本阅读的关照;要么是文艺类、哲思类、历史学类、社会学类等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书籍,这样的文本由于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加上一些较少碰见的专业术语,与陌生化的文字组合,让学生容易被长句困住,被读不懂的段落章节绊住,被思考不周的思维碾压冲击。基于这些真实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整本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挖掘文本兴趣,引发学生的自我
11、认同。这要求我们在话题选择的时候,要从学生认知经验中的生活问题出发,以生活热点问题为基础,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热情。诚如生活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一样,我们始终不会失去对生活的分析与关照,从而认识自我的价值与意义。对成年人而言,我们也可以经常反问自己,在这拒绝思想、远离思考的平面化年代,我们读理论书籍的动力和初衷又是什么?多少种回答,可能也不会直接回避,加深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自我关照。正因为如此,我们习惯带着对生活的疑问出发,带着对自我的思考出发,我们希望在阅读中发现不一样的他人经验,他们遇见的,或者描述的生活世界虽然和我们有差距,但认识的思维方式、心理基础甚至处理方式,其实还是有相似
12、之处的。直观地讲,这就是间接经验辅助我们认识当下,谁又会何乐而不为呢?(二)意义的共生:问题的引导与思维的对话基于此,我和学生们一起找寻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热点问题。比如和学生一起分析当红的电视节目,如我是歌手,为什么能够在消费主义与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逐渐沉淀为流行文化类的时尚经典?学生们习惯于用具体的例子来回答较为理性的问题。比如某某明星的口才出众,吸粉超群,社会影响力大;比如,在自媒体时代,草根平民拥有和明星一样的机会,凭借实力提升自我;等等。当把学生引向对快餐时代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时,他们也自然而然地追问,娱乐至上的时代,什么才是人们的终极追求?消费主义心理侵蚀的当下,经典的标准又该如何定
13、义?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逐渐感受到平面思考的压力,即从现实生活中已经无法总结出较有说服力的理由。他们顺势把目光投向了老师,投向了纵深层面,投向了自我的思考中。于此,我故作镇定,也趁此机会认真剖析了思考对学生思维的挤压,对学生探究兴趣的延伸,对思想跟进的认同。半晌之后,我抛出了疑问:也许,我的回答说服不了你们,甚至你们自己也能感受到思考对思维的挤压,但我听说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能够给你们提供思考。比如,书中有这样两段: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
14、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4波兹曼认为,媒体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体的形式极为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所谓“媒体即隐喻的主要含义。而20世纪的传媒技术发展,使人类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其中电视图像已经成为当代支配性的传媒形式,它改变了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式,引发出深刻的文化变迁。学生们眼前一亮,读文时代和读图时代,清晰明了地解释了电视对社会的冲击,怎么生活中的事例也会变成深刻的形象说理?是不是深刻不一
15、定只是艰深的理论文字,还可以是形象直观的说理?我顺势解释道,媒介即隐喻,当读图时代到来,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也便成为娱乐化的产物。读图是形式,娱乐是追求;能够满足人们心理,且能够在读图时代经受大众对娱乐的期待与考验,也自然会被人们记住。人们也自然在图像化的时代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过了一阵子,同学们似乎都懂了一些,渐渐地有些领悟。(三)意义的聚焦:从认识当下到定位自我在学生有些领悟的同时,我笑了笑,继续对学生说道:这只是部分升华,是不需要经过深入思考就能进入大众视野的认知判断。学生们有点惊讶,我接着推荐道,如果你们看了娱乐至死的“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娱乐业时代”赫胥黎的警告”等章节后,你们更会明
16、白波兹曼的如下忧虑: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当一切都娱乐化以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对当下的认识,对自我的把握,其实都可以从这里找到缘由。或许,我们平日一直被包裹在图像的时代里自我沉醉;或许,我们平日一直得益于娱乐的滋养而自得其乐,甚至还为着更好的娱乐化生活而奔波努力。殊不知,在意义被颠覆的时代,这到底是不是奋斗的方向还值得商榷。而摆在眼下的问题更亟待梳理,到底是人性的自我迷失,还是在装睡的时代谁都不愿醒来?一系列的追问让部分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