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怀-主题作文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情怀-主题作文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题07自然情怀专题目录Ol重温导语,明确内涵02素材箱选,主题适用03考教结合,题型探究04拓展演练,强化巩固05单元写作,任务拓展重温导语,明确内涵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有北京地立尔制的人生故事;有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登临东岳的畅想。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焦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景物描写的数析可以从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切入,如时空(远
2、近、俯仰、早晚、四季等)、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也可以从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切入,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等。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
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总书记对人与自然高屋建领的论断,强调了现代化建设中,人类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探寻自然景物背后的深层文化意义和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理解“情景关系”的关键在于梳理作者所描绘的外部世界的情状,发现其对客体世界的处理方式(如取与舍、强调与忽略等),感受作者在自然景物中投射出的情感态度(如褒与贬、颂与怨),关注景、情、理在行文中的变化,理解作者的情感基调与描写对象特质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理解作者隐藏在景物描写背后的人生态度与情怀。素材精选,主题适用1.大地孕育一切C大地生长一切,大地是生命的源头,是如今一切一切的根,是欢乐,是痛苦,是爱,是绵绵不绝的
4、仇恨的温床,是艺术和文字的母亲,是我们做梦的原乡,是死亡的收藏之所。是我们活着时上蹿下跳的舞台,是表演的舞台,虚伪、真诚、假模假样地尽情展示。大地多么美好,它生气勃勃。早晨,大地蒸腾着淡蓝色的雾气,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庄稼在风中抖擞着,有模有样地抖擞着,畜禽在那里悠闲地散步和觅食,人声或高或低的喧嚷,流水在蹒跚向前。大地让视野多么辽阔,让心多么舒展。大地给我们喷香的饮食,如花似玉的美女,婴孩的笑倚和老人苍老的歌吟声。大地给我们爱情,给弱肉强食的世界奔腾的活力。2 .如果一一如果能这样,将你的整个身躯化作大地,就像我们民族的神话中说的那个盘古,眼为日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
5、,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汗流为雨泽,而雷霆、秋虫的唱吟为其喉咙,那你的作品将是从大地上诞生的又一个神灵,复活的祖先的精魂。3 .繁花似锦,是为感谢园丁的呵护;落叶飘飞,是为感谢泥土的哺育;白云轻舞,是为感谢蓝天的相知;溪流奔涌,是为感谢山林的相依一一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感恩大地,这是我们惟一向大地母亲俯首称臣和回馈的途径。一切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蓬头垢面走向大地怀抱的人,都将得到从大地上生长的力量。民间的声音和民意的立场,以无比厚重的气息熏陶了我们,让我们的作品具有替大地申诉和替天行道的品质。这全是大地的恩赐。大地仍将以她的无言、柔美、宽厚、坚实和深沉,召唤并支撑
6、我们。走向大地的人是有福的,他啜饮了生命的灵泉,不再迷茫,心跳平缓,灵魂清洁,磨亮了镰刀,开始收割4.我用灵魂,用眼睛,用全身的皮肤微笑,我用不同于从前的感官,去迎那向山上送来芳香的田野,它们比从前更细腻,更沉静,更敏锐,更老练,也更含感激之情。今天,这一切比往昔越发为我所有,同我交谈的语言更加丰富,增加了成百倍的细腻程度。我的如醉的眷念不再去描绘那些想象朦胧远方的五彩梦幻,我的眼睛满足于观看实在的事物,因为它已经学会了观看。从那时起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5 .人生绝不是箭在弦上,一矢中的。人穷其一生,不过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试错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没有哪一条弯路是不必要走的。你前半生貌似顺风顺水的康
7、庄大道,其实已经有荆棘的尖刺埋伏其中。前半生没有走的别人的那些“冤枉路”,后半生还是不可避免地要重新走一遭。要正视自己的欲望、阴郁的本性,正是素有给你带来痛苦的东西,才能引导你走出无明。你所逃避的一切,终将成为你的命运。观察一下自然界的河流的走向,你就会明白,走弯路才是人生常态,直路才是非常态。正是在走弯路中,在所有目标可望不可即的焦灼和渴望中,我们才会变得通达,才会渐悟人生的真谛。6 .我喜欢断树残枝枯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面斜玉栏折裂,喜欢云雾冷星陨月缺根竭茎柳败花残,欢喜一个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拾捡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拼成的旧书
8、包去上学。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或者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然后静止。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名彻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7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对此当念兹在
9、兹。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物本主义压过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8 .如果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这种威肋,,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
10、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我们的生路是存在的,这便是遵从自然法则,在社会活动中限抑物本倾向,复归人本精神和“道法自然”。理性的人类应当深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效法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视万物为友朋,引人类为同胞。此即张载正蒙又云:“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诚哉斯言。9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此种睿智,值得今人借镜。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
11、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此乃切实可行之议。10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概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考教结合,题型研究【典例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
12、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1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 .不少于800字;4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内容是在信息时代下如何认知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中去阐释“近”和“远”,对“近”“远”的理解是作文能否深刻的关键。由于信息化社
13、会中发达的资讯,人们对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便捷的信息交流获得,这个途径就是“近”,然而也由于过多依赖便捷信息的途径,又会缺少了切身的感受。对大自然感知的“远”与“近”不是对与错、好与坏,只是不同的途径而已。在立意上可以写“在信息时代中人如何更好的认识自然”“感性与理性中的自然美”“远与近的自然风景”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对自然感悟来表达对人与自然相处的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有几个关键词要抓住:大自然、感知、近与远。如果只谈如何保护自然或赞美大自然的美,而忽略了对“近与远”的思考,那么立意和构思就显得有偏差甚至离题了。【例文荐读】感知自然常躬行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
14、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
15、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
16、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佳作点评: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毛主席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归因分析合理到位。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辩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导致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