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18960《现代礼仪学》重点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18960《现代礼仪学》重点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礼是礼仪学的核心概念,归结某种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我国古礼的念: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五礼:吉凶军宾嘉);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三礼三十经中的周礼;仪礼;礼记。礼:指特定的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如果要给某个社会形态下的礼的定义:社会等级或社会等级秩序。仪的概念:法度准则、形式仪式、典范表率、容貌风度、礼物。礼仪是礼仪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ETlQUETTE来源于法语,法庭上的通行证。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人俗成的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的总
2、和。那些遵守、维护和体现着礼的精神的仪式才能叫作礼仪。礼貌:是指言语动作(引者注)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研究对象: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第二章礼仪作为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同步发展。1915年,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到太平洋西部的特罗布里恩群岛进行野外考察,母系社会是有关于礼仪规范的渊源。摩尔根古代社会描述北美印第安人易洛魁联盟召开行政会议的开幕式的情景。原始社会的礼仪特点: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礼仪内容广泛,而以各种崇拜尤这突出;礼仪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动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礼仪的等级观念是民主、平等。“司礼”的
3、显赫地位得到证明。每个氏族都要选出一些司礼,地位仅次氏族的首领和负责军事的酋帅,司礼们指定每次庆典举行多少天,并为庆典作好一切必要的安排,协同部落的首领和酋帅们主持仪式,女司礼则重于负责准备筵席,在召开各种会议期间,每天结束之时,要为所有与会的人备餐。奴隶社会的礼仪特征:原始社会礼仪的全民意向被奴隶社会礼仪的尊君观点所取代;原始社会礼仪的民主、平等精神被奴隶社会礼仪的强制与不平等所取代;妇女地位下降,得不到起码的尊重。三大祭礼:祭天神;祭地祇;祭人鬼(最切氏族的生聚和繁衍观念)封建社会的礼仪沿袭奴隶还表现内在伪善和外在封闭。伪善性:阶级内部封建统治集团的上层,表现突出。封闭性:外交活动中体现得
4、尤为突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人权平等文明与制度本质不文明。第三章礼仪的性质: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批判继承和中不断地推陈出新的文化现象,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和地方性,在些时候还表现出一定的阶级色彩。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规则,分为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美国著名人类学家F普洛格和DG贝茨合著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礼仪的批判继承与推陈出新。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指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地方礼仪的一些特点。表现为内部统一与外部差异性的结合。“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从理论上说,礼仪既然是在一个民族或特定人群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从俗成的,而不同民
5、族或人群的社会生活,其地理环境、历史继承、自然资源、社会氛围、生产水平、生活方式乃文化背景等等,都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别就不可能不对特定民族或人群的礼仪建构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民族或人群礼仪上的差异0总之,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既有内部的统一性,又有外部的差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的含义。当然在讨论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的时候,我们并否认礼仪的另一面,即具有全人类共通点。同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许多内容,也是可以发展变化的,从而转化为全人类的共通性,丰富人类礼仪的精神宝库。礼仪有没有阶级性?礼仪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有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量,那就是全地区、全民族乃至全人类
6、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仪是超阶级的,整个原始社会的礼仪就属于这种状况。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从最初的奴隶主阶级,到封建地主阶级以至后来的资产阶级,出于维护统治利益需要,他们都竭力将礼仪纳入各自思想体系之中。这是影响礼仪形成和发展的又一股力量。一种是满足全地区、全民族乃至全人类需要的驱动力量,一种则是满足统治阶级需要的强制力量。第四章礼仪主体:指各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的操作都和实施者。礼仪的对象:指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礼仪的对象,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既可以近
7、在眼前,也可以远在天边;既可以品位高洁,也可以恶浊不堪。总之,礼仪的对象,是一个既琳琅满目又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无奇不有的世界。)礼仪主体与礼仪对象的关系礼仪主体与礼仪对象,他们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同时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礼仪媒体:任何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都不可能凭空进行,必须依托一定的“媒介或媒体”。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观点,人是符号的动物,能够使用并且是唯一能够使用符号的动物。礼仪媒体也礼仪符号。这些需要在礼仪行为和活动过程中进行表达和传递的思想、精神、意愿、情感,一句话,礼仪内在要素的总和,就是礼仪的内容;而这些内在要素的表现方式,亦
8、即诉诸人们感官的物理表现,就是礼仪的形式。礼仪或礼仪媒体,就是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的统一。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关系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它们在礼仪或礼仪媒体中的地位却不是完全一样的。礼仪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决定地位;而礼仪形式是矛盾的将要方面,处于服从地位;礼仪内容决定礼仪形式,礼仪形式服从礼仪内容。李元授在交际学将交际符号划分为言语交际符号和非言语交际符号礼仪媒体划分为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事体礼仪媒体。“心丧”礼记檀弓上:是产生一种误解:既然“不穿孝服,只在中心悼念”,丧礼就在存在礼仪媒体。心丧这咱丧礼,虽然不使用孝服这种物体礼仪媒体,但却使
9、用了“戚容”这种人体态势礼仪媒体。“无体之礼”礼记孔子闲居。无论“心丧”“无体之礼”,都决不意味着有的礼仪可以没有礼仪媒体。礼仪的环境:实施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特定时空条件。孔颖达为礼记作注在典礼上篇中的“礼从宜”和“使从俗”。具体的礼仪环境总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第五章礼仪规律:约定俗成、时空有序、等级相称、客随主便约定俗成律:是指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议定,众所习用的而形成。WHY(我们知道,礼仪规范不是法律规范,也不完全同于道德规范,因此它既不能像法律规范那样,可以靠强制的权力来维持,也不能完全像道德那样,可以靠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维持礼仪规范的办法只能是社会成员的认同、认可
10、和主动服膺。而要得到社会成员的一致认同、认可和主动服膺,共同议定、众所习用无疑是最有效的,同时又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礼仪规范在形成之初,必须有一个议定的过程。礼仪规范一旦约定俗成之后,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级相称律:指礼仪是划分为一定等级的,礼仪的等级与礼仪主体和客体的等级必须相称。等级相称的要求:就是礼仪的规模、规格和形式。都恰如其分,既不能“贵用贱礼”,也不能“贱用贵礼”。礼仪的规律是否适用现代礼仪等级相称必然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礼仪。因此,它也必须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现代礼仪。这与现代礼仪的平等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原则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也就是说,在礼仪的规格、规模和方式等问题上,
11、必须遵循等级相称律,礼仪的等级必须与礼仪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等级关系相称,这与礼仪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平等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并不矛盾和抵触。比如师生之间的网页礼一一学生向老师鞠躬,老师向学生点头。如果过来显然就不行了。这是等级相称律的要求。但这样的要求,丝亳不意味着师生之间不平等,也不意味着师生之间不是相互尊重。时空有序律:指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时间、空间顺序都是意义的。时空有序律实质: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时间、空间顺序,是礼仪主体和客体等级秩序的体现。客随主便:指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必须遵循处于主们的礼仪当事人所在地域的礼仪规范。客随主便之所以重要:礼仪存在着民族性和地域性。客随主便的要求
12、然而客观地说,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需要暂时放弃比较熟悉的固有的一套礼仪规范,转而学习、熟悉并遵循比较陌生的新的礼仪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客随主便更多的、主要的还是对于客位一方礼仪当事人的制约和限制。“主随客便:的精神,就是现代礼仪中相互尊重的精神,是对客随主便律的真正理解和最准确的把握。既坚持客随主便,又不失“主随客便”最后必须指出,客随主便要求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遵守所到地域的礼仪规范并不是没有任何原则的,更不意味着对所到地域的无论什么样的礼仪安排都必须无条件地遵从。第六章社会主义礼仪的四个基本原则:相互尊重、诚信真挚、顾全大局、不卑不亢。社会主义礼仪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礼仪的显著标志。相
13、互尊重是以人格地位平等为条件。相互尊重,首先是自己尊重对方。诚信真挚:心诚,守信,感情真实热烈。顾全大局:指的是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都要符合小局要服从大局的原则精神,以大局为重。不卑不亢: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必备品质和精神状态。不卑,就是不自卑;不亢,就是不高傲。第七章仪表:包括容貌、风度、衣着、修饰仪表之美:来处于容貌的保护、美化,服饰的谐调、得体,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优雅的风度。着装与自身特点的谐调:着装与体形谐调;着装与脸型谐调(相反想成)的原则;着装与肤色谐调;着装与年龄谐调;全套服装的款式谐调。着装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给人以视错觉的造型艺术。不同场合的着装喜庆场分的服饰:色彩要丰富;款
14、式要新颖。庄重场合的服饰:凡是在请柬上规定着装要求的;要严格遵循穿着规范;行为要彬彬有礼;男子在室内一般不要带墨镜。悲伤场合的服饰:最好穿着黑色或其它深色、素色服装,内着白色或暗色;服装款式要让人有一种讲来感;穿着要规范严整;在举行追悼仪式时要脱帽致哀。不能用花手帕涂口红戴饰品。装饰:饰品与服装谐调;饰品与个体谐调;饰品与环境谐调;饰品之间的谐调。化妆的主旨一一礼貌。举止有度:是说一个人的举止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二站立是人的最基本的姿势。坐从椅子的左边入座以及从椅子的左边站立是坐椅子的一种礼貌。男性走路的姿势应该是:昂首、闭口、两眼平视前方、挺胸、收腹直腰。行走间上身不动,
15、两肩不摇,步态稳健,以显示出刚强、雄健、英武、豪迈的男子汉风度。女性走路的姿态应该是:头部端正,不宜抬的过高;目光平和,直视前方;行走间上身自然挺直,收腹,两手前后摆动幅度要小,两腿用力向上伸直舒展,使自己显得下肢修长,有挺拔感;小步前进,走成直线,步态要自如I、匀称、轻柔,以显示出端庄、文静、温柔典雅的女子窈窕美。举止得当点头是一种最常用的礼仪举止,经常用于与他人打招呼。举手是一种与对方距离较远或交臂而过时间仓促时的打招呼方式。拥抱是表达亲密感情的礼仪举止。举止文明:抖动腿脚;头摸脑;揉鼻挖耳;距离不当。交谈:敞开式;交流式(1米外3米内);亲密式。色温:表情温和、含蓄。(属社交场合中的最佳表情。)制怒:以理智胜感情冲动。(第八章据说当代日本把“欢迎光临”、“请多关照”等礼貌用语和礼节称之为“唐风二成为日本“国风”“您”在古代时与“你”通用,现代“您”是敬称尊长称幼辈晚辈为“你”有时为了强调尊重对方,对非亲属的晚辈也可称“您”关系亲密的同辈以“你”互称并没有尊敬与不尊敬的问题。“您”只能单用,如果两个人的就“您二位”的称呼,您们是错误的。同志:古时志趣相同;近代志同道合、理想一致的人;新中国成立成后大陆公民相互间的普称。现在基本不用。“先生”“女士”:一般地,人们对男子无论年龄大小统称“先生”,对己婚女子称“夫人”或“女士”,对已婚而且年纪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