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62844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河西区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河西区养老事业“十四五”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工作主要目标、重要任务、重大举措,对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一、“十三五”养老事业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河西区养老事业稳步推进,居家养老基础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载体功能趋于完善,机构养老补充兜底作用不断提升,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逐渐

2、成型。尤其是2019年,市委李鸿忠书记“五顾茅庐为一老”,其中3次就养老工作深入河西区调研指导,并主持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确定在河西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试点以来,河西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市委和鸿忠书记部署要求,切实把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改革任务、民生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实际成效上,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抓、具体抓,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日推进、周调度、月总结,大胆试、大胆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坚持顶层设计统筹发展初见成效坚持从区情实际出发,着眼老年人居家养

3、老服务需求,着力破解大城市养老之困,在全区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坚持顶层设计,制定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完善养老工作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在区民政局成立养老服务科,建立区养老服务中心,各街道成立养老服务中心,配齐配强区、街专职工作人员,统筹开展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力做好养老服务资金保障,确保各项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二)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设初具规模按照防止大拆大建、购租大项投入的思路,围绕区属行政事业单位、企业闲置房屋,商品房配套公建设施等适用载体,结合党群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调研、广泛选址、合理布局,并依据老年人步行范围划定0.7公里半径,构建居

4、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截止至“十三五”末期,全区累计建成3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积12000多平米。(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效果逐步显现根据老年人口、服务需求、服务半径,将全区14个街道划分为多个片区,将片区内的载体资源交由一家运营方进行运营,为片区内老年人提供配餐、医疗、家政等居家养老服务,并为运营方创造规模化、连锁化运营的条件。同时,以老年人助餐为切入点,针对老年群众“明厨亮灶、现做现吃”的意愿,创造条件现场做餐就餐,很多老年人天天到餐厅“报到“,不仅是为了用餐,也是为了同其他老年人以及工作人员聊聊天,享受“家”的温馨和归属感,截止“十三五”末期,片区运营商运营了50%以上的居家养

5、老服务中心,开展现场制餐的点位有19个,每日的助餐量达到近2000份。(四)养老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围绕收入、身体状况、日常生活需求等4类21项问题,对全区20余万名老年人全面开展入户调查,摸清底数、弄清需求。同时,结合调查数据,整合公安、卫健、社保、民政、残联等多部门数据,形成“养老数据库设立“85858590”养老服务热线,老年居民可拨打平台热线电话进行服务咨询和预定服务。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卡,凡年满60周岁,居住在河西区的老年人均可办理,老年人持卡到居住地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进行现金充值后,即可消费并享受服务,并以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卡30000多张。(五)养老政策制度保障效应初见效果

6、针对困难失能老年人和困难孤寡老人,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社会组织)让利一部分、老年人自付一部分的方式,为有需求的困难失能老年人和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既让兜底保障的老年人能够买得起服务,也扶持了企业(社会组织)发展。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和老年人关爱帮扶,出台困难独居老年人一键通应急呼叫政策,为620名困难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一键通”呼叫设备并提供应急呼叫服务。探索建立独居老年人“三维防护”机制,免费为有需求的独居老人提供主动呼叫服务。进一步扩大老年人、企业(社会组织)的服务补贴范畴,向高龄、失能、独居、低收入等特殊群体倾斜,实现点对点精准补贴。将老年人助餐补贴从80岁扩面到70岁,由只

7、补午餐改为午餐和晚餐任选一餐;为全区老年人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坚持帮扶企业(社会组织),针对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投入大,企业(社会组织)难以承受的问题,确定由区财政出资完成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装修改造;对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确定建设项目后,依据标准为企业(社会组织)核发建设启动资金,缓解企业(社会组织)建设初期的资金压力。在企业(社会组织)运营上设置工作人员岗位补贴,进一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同时也帮助企业(社会组织)留住人才。(六)机构养老补充兜底作用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建养老机构12家,新增床位786张。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为住养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强化安全

8、监管,聘请第三方安全评估公司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建立隐患台账,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开展养老机构整体提升、电梯安装、安全设施改造,养老机构整体面貌得到改善。(七)养老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坚持“放管服改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十三五”期间,先后成立养老服务社会组织16家(其中养老机构12家),养老服务组织总数达到35家。(八)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不断落实按照“四同步”要求,组织规自、住建、民政等部门,开展新建住宅小区养老配套设施前期规划设计方案的论证研讨,确保非经营公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同时,在新建配套设施施工的不同阶段定期巡查,狠抓质量安

9、全,严把施工进度,同时,建立并完善竣工项目联合验收体系,确保在建或将要实施建设的住宅小区建设一个,完善一个。“十三五”期间,共接收公建配套设施9处。(九)医养结合模式不断完善以满足老年人群体健康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机制,组织卫健、民政、医保、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保持日常工作联系,及时通报重要工作进展和有关信息,定期收集整理、互联互通各部门老年人服务数据,通过医养结合数据的共建共享,精准定位服务人群,为空巢、高龄、残疾、失能、慢病、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老年人群体提供精准医养结合服务,初步探索形成医养康养服务体系。摸清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基本设施条件、服务能力和服务需求,

10、鼓励指导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协议,签约率达到100%。“十三五”以来,共有2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2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为同一载体,1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卫生站或健康驿站。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河西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下辖14个街道办事处、149个社区,区划面积48.17平方公里。2020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82.22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2万人,占全区人口的28%,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养老服务作为关系民生与民心的重要兜底性、基础性公共服务,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十四五”期间,老龄化急速发展使经济社

11、会发展各领域急剧承压,也使其带来的各类风险和矛盾的关联性增强,呈现出压缩性、复合性、共振性特点。养老问题将整体上呈现由个体、家庭的问题向群体、社会问题转变,由隐性、缓慢发展向显性、加速发展转变,由相对单一的社会领域问题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领域问题转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更为繁重。(二)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与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老年人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范围的,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医疗需求外,还有生活护理、日间照料、精神慰籍、家政服务以及老年人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服务社会的需求等。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由

12、于供给能力不足,服务的内容和项目与老年人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不相匹配,且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层次对供给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不尽相同,使得老年人的一些需求无法有效满足,市场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载体建设不足按照“973”养老服务格局,全区养老床位缺口还比较大,同时,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显不足,离完成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的布局要求还缺少载体15个。(四)养老服务人才缺乏随着纯老年人家庭和独居老年人的不断增多,需要有经验的服务人员上门提供优质服务。而优质服务的提供,必然需要拥有充足的专业化的人员队伍。目前,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比较低,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能力素质比较薄弱,导

13、致服务水平不高。同时从业人员社会认可不高,待遇偏低,使整体行业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人员队伍也不稳定。(五)社会力量参与还不充分社会力量尤其是公益性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是公共服务提供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会组织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展不够成熟,其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能力还比较有限,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养老服务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尚未形成,整体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六)监管体系还不健全以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养老服务水平与群众对养老服务质量、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期待还有差距。三、“十四五”时期养老事业发

14、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加强党对养老事业的领导,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创养老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首善之区、打造品质城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贡献力量。(二)工作原则1.坚持区域发展与养老

15、服务相统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创新河西、活力河西、文明河西、韧性河西、幸福河西五大城市品牌建设,积极整合全区的服务资源并优先服务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服务生态体系,破解大城市养老之困,实现养老宜居在河西、医养康养在河西。2 .坚持综合施策与具体实践相统一。按照“企业为主、党政助力、公益支持、群众参与的思路,不断强化企业(社会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深化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发挥社会公益组织的积极性,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3 .坚持服务需求与供给提供相统一。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为着力点,进一

16、步扩大服务供给,提升企业(社会组织)运营能力,做到有需求就有服务。在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服务的供给,做到养老服务“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并实现企业(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4 .坚持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统一。按照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要求,落实“973”养老服务格局,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设,提升在家庭、社区解决养老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融合开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入户服务,形成各级养老载体梯次配置、各项服务层次解决、专业服务统筹发挥的服务格局。5 .坚持智慧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相统一。充分发挥智慧养老服务手段的作用,推广智能化养老服务产品,探索智慧养老的新模式,形成以智慧养老平台为支撑,传统养老服务供给为保障的工作机制。6 .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统一。按照有服务就有监管的要求,强化养老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