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前的黎族服饰概况.docx
《民国以前的黎族服饰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以前的黎族服饰概况.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民国以前的黎族服饰概况黎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是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黎族的服饰则在黎族社会历史中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对于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来说,其服饰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笔者就民国以前黎族的服饰进行简单的概述。黎族先民在长期的发展迁徙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方言群体,因此也拥有了不同的服饰文化和风俗习惯。虽然黎族内部按习俗的不同又分了五个支系:杞(岐)黎、停(哈)黎、本地(润)黎、赛(加茂)黎、美孚黎。但在服饰方面各支系的服饰文化中有许多的共同点,例如,各支系男女的上衣都是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衣。
2、男子下服皆是前后一块布的吊铲(也叫包卵布),女子下服皆为织花筒裙。一、古代的黎族服饰(1840年以前)海南黎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黎族就有了原始的服饰。战国策赵策记载瓯越之民,披发文身,错臂左衽。史记赵世家也记载瓯越之民,剪发文身,错臂左衽。根据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黎族先民的服饰主要有被发、剪发、文身、着左衽衣的特点。汉代黎族服饰在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珠崖、僧耳二郡在海洲上,其渠帅贯长耳,皆穿而缱之,垂肩三寸。后颇徙中国罪人,使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僧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师古日:著时从头而贯之J从上述文献中可
3、以看出,汉代黎族服饰主要是:穿耳、贯头衣。三国至隋唐时期,黎族服饰仍保留有先秦时期的披发、文身、左衽衣等习俗,但服饰其他方面也有变化,这一时期椎髻、耳饰很受黎族人民喜爱。晋朝林邑记载:“置九郡,僧耳与焉。民好徙跣,耳广垂以为饰。男女亵露,不以为羞,暑亵薄。日自使人黑,积习成常,以黑为美,离骚所谓玄国矣。”朱崖传日:“朱崖俗,行著布或细芭布巾,巾四幅,其纳头如领巾象。”旧唐书卷197载:“南平僚者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曰通裙。其人美发,为椎髻垂于后。以竹筒如笔,长三四寸,斜贯其耳,贵者亦有珠玲。”可见,到了唐代,黎族男女的服饰己有了明显区别。到宋代,太平寰宇记载:“万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国 以前 黎族 服饰 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