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61757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培训专题之铝合金热处理基本形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退火及淬火时效是铝合金的基本热处理形式。退火是一种软化处理。其目的是使合金在成分及组织上趋于均匀和稳定,消除加工硬化,恢复合金的塑性。淬火时效则属强化热处理,目的是提高合金的强度,主要应用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第一节退火根据生产需求的不同,铝合金退火分铸锭均匀化退火、坯料退火、中间退火及成品退火几种形式。一、铸锭均匀化退火铸锭在快速冷凝及非平衡结晶条件,必然存在成分及组织上的不均匀,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内应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铸锭的热加工工艺性,一般需进行均匀化退火。为促使原子扩散,均匀化退火应选择较高的退火温度,但不得超过合金中低熔点共晶熔点,一般均匀化退火温度低于该熔点540C,退火时

2、间多在1224h之间。二、坯料退火坯料退火是指压力加工过程中第一次冷变形前的退火。目的是为了使坯料得到平衡组织和具有最大的塑性变形能力。例如,铝合金热轧板坯的轧制终了温度为28(33(TC,在室温快速冷却后,加工硬化现象不能完全消除。特别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在快冷后,再结晶过程未能结束,过饱和固溶体也未及彻底分解,仍保留一部分加工硬化和淬火效应。不经退火直接进行冷轧是有困难的,因此需进行坯料退火。对于非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如LF3,退火温度为370470C,保温1.52.5H后空冷,用于冷拉伸管加工的坯料、退火温度应适当高一些,可选上限温度。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如LYll及LY12,坯

3、料退火温度为390450C,保温13H,随后在炉中以不大于30Ch的速度冷却到270C以下再出炉空冷。三、中间退火中间退火是指冷变形工序之间的退火,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以利于继续冷加工变形。一般来说,经过坯料退火后的材料,在承受4585%的冷变形后,如不进行中间退火而继续冷加工将会发生困难。中间退火的工艺制度基本上与坯料退火相同。根据对冷变形程度的要求,中间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总变形量e6070%),简单退火(e50%)和轻微退火(e3040%)三种。前两种退火制度与坯料退火一样,后一种为320350C力口热L52h后空冷。四、成品退火成品退火是根据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给予材料一定的组织

4、和机制性能的最终热处理。成品退火可分为高温退火(生产软制品)和低温退火(生产不同状态的半硬制品)两种。高温退火应保证能获得完全再结晶组织和良好的塑性。在保证材料获得良好的组织及性能条件下,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为防止产生空冷淬火效应,应严格控制其冷却速度。低温退火包括消除内应力退火和部分软化退火两种,主要用于纯铝和非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制定低温退火制度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不仅要考虑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而且要考虑杂质、合金化程度、冷变形量、中间退火温度和热变形温度的影响。制定低温退火制度必须是测出退火温度与机械性能间的变化曲线,然后再根据技术条件规定的性能指标,确定退火温度范

5、围。第二节淬火铝合金的淬火也称固溶处理,即通过高温加热,使金属中以第二相形式存在的合金元素尽可能多的溶入固溶体,随后快速冷却,以抑制第二相的析出,从而获得一种过饱和的以铝为基的固溶体,为下一步时效处理做好组织上的准备。获取过饱和固溶体的前提是合金中的第二相在铝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否则,就达不到固溶处理的目的。铝中绝大多数合金元素能够构成具有这一特点的共晶型相图。以Al-Cu合金为例,共晶温度为548,铜在铝中的室温溶解度不足0.1%,加热到548,其溶解度则提高到5.6%,因此,含铜在5.6%,以下的Al-Cu合金,加热温度超过其固溶线以后,进入单相区,即第二相CUAI2全部溶

6、入基体,淬火后就可获得单一的过饱和固溶体。淬火是铝合金的最重要和要求最严格的热处理操作,其中关键的是选择恰当的淬火加热温度和保证足够的淬火冷却速度,并能严格控制炉温和减少淬火变形。淬火温度的选定原则是在确保铝合金不发生过烧或晶粒过分长大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淬火加热温度,以增加固溶体的过饱和度及时效处理后的强度。一般铝合金加热炉要求炉温控制精度在3以内,同时炉内空气是强制循环的,以保证炉温的均匀性。铝合金的过烧是由于金属内部低熔点组成物,如二元或多元共晶体发生局部熔化造成的。过烧不仅造成机械性能的降低,同时对合金的抗蚀性也有严重影响。因此,铝合金一旦发生过烧,将无法消除,合金制品应给予报废。铝合

7、金的实际过烧温度主要决定于合金成分、杂质含量,同时与合金加工状态也有关系,经过塑性变形加工的制品其过烧温度高于铸件,变形加工量愈大,非平衡低熔点组成物在加热时愈容易溶入基体,故实际过烧温度升高。铝合金淬火时的冷却速度对合金的时效强化能力及抗蚀性有重大影响,LY12和LC4淬火过程中必须确保固溶体不发生分解,特别在290420C的温度敏感区,要有足够大的冷却速度。通常规定冷却速度应在50oCs以上,而LC4合金,则应达到或超过170Cs0铝合金最常用的淬火介质是水。生产实践表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愈大,淬火材料或工件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也愈大。因此,对于形状简单的小型工件,水温可稍低,一般为103

8、0oC,不应超过40。对于形状复杂、壁厚差别较大的工件,为减少淬火变形及开裂,有时水温可提高到80o但必须指出,随着淬火槽水温的升高,一般说来,材料的强度和耐蚀性也相应降低第三节时效一、时效过程中的组织转变与性能变化通过淬火获得的过饱和固溶体是一种不稳定组织,加热将发生分解而转化为平衡组织。以Al-4Cu合金为例,其平衡组织应为a+CuA12(相)。淬火后的单相过饱和a固溶体,在时效加热时,如温度足够高,则直接析出0相,否则,将分阶段进行,即经过某些中间过渡阶段才能达到最终平衡相CuA12图4-1-4说明了Al-Cu合金时效过程中各个析出阶段的晶体结构特点。图a是淬火状态的晶体点阵结构此时为单

9、相过饱和固溶体,铜原子(黑色圆点)均匀随机地分布在铝(白色圆点)基体点阵中。图b表示析出初期的点阵结构,铜原子在基体点阵的某些区域开始集中,形成一种富铜区,称GP区。GP区尺寸极小,呈圆盘形,其直径大约为510口m,厚0.6nm,GP区在基体中的数量极大,分布密度可达10171018cm-3oGP区的晶体结构仍与基体相同,均为面心立方,而且与基体保持共格界面。但因铜原子尺寸比铝原子小,铜原子富集后将造成区域附近的晶体点阵收缩,即引起了点阵畸变。图AI-CU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示意图a.淬火状态,为单相固溶体,铜原子(黑圆点)均匀分布;b.时效初期,形成GP区;c.时效后期,形成半共格

10、的过渡相;d.高温时效,析出非共格的平衡相GP区是铝合金时效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预沉淀产物,延长时效时间,特别是提高时效温度,还会相继形成其他中间过渡相。Al-4Cu合金中,在GP区之后尚有。及。相,最后才达到平衡相CA12o”和0均为0相的过渡相,晶体结构均为正方点阵,但点阵常数不同。0尺寸比GP区大,仍呈圆盘状,直径约1540nm,厚度为0.82.Onm,与基体继续维持共格界面,但点阵畸变程度更为强烈。由过渡到相时,尺寸已增长到20600nm,厚1015nm,而且共格界面也受到部分破坏,成半共格界面,见图Co时效析出的最终产物为平衡相0(CUAI2),此时共格界面完全破坏,成为非共格界面,见

11、图do根据以上情况,概括起来,Al-Cu合金的时效析出顺序是S-+GP+,-a+,-a+o时效组织处于何种阶段,取决于合金成分及时效规范,同一状态往往存在一种以上的时效产物,时效温度愈高,愈接近平衡组织。时效过程中从基体析出的GP区及过渡相,由于尺寸小,弥散度高,本身又不易变形,同时在基体中造成点阵畸变,形成应力场,这对位错的运动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增加了合金的塑性变形抗力,提高于强度与硬度,这种时效硬化现象称之为沉淀硬化。图4-1-5以曲线形式说明了AlTCu合金在淬火及时效处理过程中的硬度变化。图中I阶段,代表合金原始状态的硬度。由于热加工历史不同,原始状态的硬度会有差异,一般为HV=3

12、0800经500加热并淬火后(11阶段),全部铜原子溶入基体,成为单相过饱和固溶体,HV=60,这比退火状态的硬度(HV=30)高出一倍,这是固溶强化的结果。淬火后在室温下放置,因不断形成GP区而使合金硬度连续提高(In阶段),这种在室温下的时效硬化过程称自然时效。I一原始状态;11一固溶状态;In-自然时效(GP区);IVa一在150200C回归处理(GP区重溶);Ivb-人工时效(+相);V-过时效(+0相)IV阶段是加热到150进行时效,硬化效应比自然时效更为明显,此时析出产物主要是”相,它在Al-Cu合金中强化效应最大。若进一步提高时效温度,析出相由”相过渡到0相,硬化作用减弱,硬度下

13、降,即进入V阶段。凡需进行人工加热的时效处理称人工时效,IV和V阶段就属这种情况。若时效后硬度达到该合金能达到的最大硬度值(即IVb阶段),这种时效称峰值时效,未达到峰值硬度值则称欠时效或不完全人工时效,越过峰值而进入硬度下降阶段则称过时效。稳定化时效处理也属于过时效。自然时效中形成的GP区是很不稳定的,在快速加热到较高温度,如200C左右,作短时保温,GP区将重新溶入固溶体,若在其他过渡相如。或0尚未析出前就快速冷却(淬火),可使合金恢复到原来的淬火状态,这种现象称“回归”,这就是图4-1-5中IVa阶段虚线表示的硬度下降部分。经回归处理的铝合金,仍具有相同的时效硬化能力。时效硬化是发展可热

14、处理强化铝合金的基础,其时效硬化能力与合金成分及热处理制度有直接关系。Al-Si及Al-Mn二元合金,因时效过程中直接析出平衡相,故无沉淀硬化作用,属非热处理强化铝合金,Al-Mg系合金虽可形成GP区及过渡相B但只有在高镁合金中才有一定的沉淀硬化能力。AI-Cu、Al-Cu-Mg.Al-Mg-Si及Al-Zn-Mg-Cu系合金,其GP区及过渡相有较强的沉淀硬化能力,是目前的主要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系。二、自然时效一般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淬火后均有自然时效效应,自然时效强化是GP区所造成的。Al-Cu及Al-Cu-Mg系合金广泛采用自然时效。Al-Zn-Mg-Cu系合金自然时效延续的时间过长,往往

15、需经数月才能达到稳定阶段,故不选用自然时效制度。和人工时效相比,自然时效后,合金的屈服强度较低,但塑性与韧性较好,耐蚀性较高1-Zn-Mg-Cu系的超硬铝情况略有不同,人工时效后的耐蚀性往往优于自然时效。三、人工时效铝合金经人工时效处理后往往可获得最高的屈服强度(以过渡相强化为主)和较好的组织稳定性,超硬铝、锻铝及铸铝均以人工时效为主。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对合金性能有重要影响,时效温度大多在120190C之间,时效时间不超过24h0除单级人工时效外,铝合金尚可采用分级人工时效制度。即在不同温度进行两次或多次加热。如LC4合金可在115125C先时效24h,再于160170C时效35h0分级时效不仅可以显著缩短时间,且可改善Al-Zn-Mg和Al-Zn-Mg-Cu系合金的显微组织,在基本上不降低机械性能的条件下,明显提高耐应力腐蚀能力、疲劳强度和断裂韧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制造加工工艺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