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中找选题从细微处见宏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问题中找选题从细微处见宏观.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在问题中找选题从细微处见宏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眼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推动我国正在进行最为深刻的生态文明变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多山多水多绿的福建省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14年,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8月,福建再升级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党报新闻工作者而言,这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新
2、闻富矿。只有牢牢抓住生态文明报道的根与魂,牢记践行“四力”,坚持守正创新,党报新闻工作者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使命。在党报工作十几年来,我本人一直在跑口、驻站,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挖掘采访全省各地,特别是三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探索的实践和努力,有幸见证、记录、思考这一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并将各地改革实践中的经验、效果、困难、求索展示给读者。那么,生态文明报道的选题在哪里?怎样的生态文明报道才有分量?生态文明报道如何更好地出新出彩?一、实践是“根*在问题中找选题“建设生态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福建省战略构想的指引下生态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3、收获了宝贵经验。福建日报社一直以来提倡培养专家型记者,正是跑让我与生态文明报道结缘。然而,此前更多关注的是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成效、成果。在如今这样一个转型时期,深化改革触碰各种利益,新闻报道仅仅关注结果并不够,也很难说服读者。这就要求党报新闻工作者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流于表面的报道,只会沦为空洞的赞美,树立问题意识,深入一线调研,才能把握真实的问题。那么,如何树立问题意识?发现什么样的问题呢?关系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大局的、读者普遍关注的、认识上还不清楚的、理解上仍有偏差的问题,都应该是党报新闻工作者职责所在。树立问题意识,并非是简单地找毛病或挑刺儿,而是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
4、八闽干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去发现他们遇到的困难,并从其发展规律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找问题。新闻要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但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不能脱离历史的轨迹,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眼光,很多看似平凡而又普通的工作便有了极具价值的新闻意义。同样,任何源于基层的改革探索,都是在创造新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具备了值得我们认真关注、总结、分析的意义。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的多篇深度报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事件发生在福建中部山区的永安市。2013年,当地成立生态文明志愿者协会,筹集资金赎买了2万亩当地林农被限制砍伐的林子。事件不大,但若把时间线往前推移,
5、就会发现新闻价值所在。福建从2010年起,对一些位于交通主干线和城市周边、水源地等重要生态区位的商品林实行限伐政策,当地13万亩,全省共977万亩的商品林受到影响,不少林农因为限伐暂时蒙受经济损失。如此来看,当地的赎买实践具有破冰般的意义,我们深入当地采写的国家得绿林农有利全民受益在福建日报头版刊发,引发林农的热烈反响和地方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随着时间线往后推移,我们持续关注这一事件。不少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把这项改革向纵深推进。而办法也不再局限于最开始的筹钱赎买,有的地方通过科学采伐弥补林农损失,再补植阔叶林实现生态效益提升,有的地方通过贷款再由国有林场接手的新经营模式,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绿”
6、“利”兼得林农绽放奖颜这篇深度报道,呈现了福建省如何通过改革探索,回答“不砍树了,还能不能致富?”这一重大课题的实践。在正反两面的冲突中找问题。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寻找到矛盾的源头,才能认清实践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与基本规律。人类所有的文明都离不开河流。守护母亲河,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2013年,福建日报社组织策划了“走进母亲河”主题新闻采访活动。多名记者先后深入福建“五江一溪”六大水系,从源头顺流而下,开启了长达半年的调研报道。邵武:为一溪碧水守两岸青山报道了一个曾经喧器忙碌的林场,因停止砍伐而生存困难的人和林场一同经历转型阵痛,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寻找发展新路的故事;晋江:为子孙留一江绿
7、水记录了这个制造业基地面对抉择,投巨资建设环保基础设施,高污染行业只出不进,同时“腾笼换鸟”,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尽管整治水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向好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财政收入不高,环保项目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钱从哪儿来?“禁养风暴”中求索致富路进一步关注生猪养殖规模达百万头的龙岩市新罗区大量养殖户的转产转岗问题。各地各有各的烦恼,在一次次探索一解决一个矛盾一又诞生一个新矛盾一再探索的比较冲突中,各地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这一矛盾的一个个鲜活故事,由此跃然纸上。此系列报道获得当年福建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二、思想是“魂二从细微处见宏观什么样的生态报道才算一篇好的报道?业内大量的优秀作
8、品告诉我们,一是并不只看题材是否宏大,而是要看是否与历史和时代背景结伴同行;二是不一定长篇大论,但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好”在高度。说其“高”,首先体现在其采写与关注的内容要站在一个历史与时代的宏观视角上。也就是以“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的高度,在我们所处的宏大历史与时代背景下,寻找、衡量、选择相应的报道题材。作为党报驻地记者,绝大部分时间远离总部,容易陷入为局部代言、为地方代言的困局中,需在熟悉、吃透当地历史的同时,通过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生态文明思想,时刻与中央、省委保持一致。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新闻报道才能具备宽度与深度。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11次到三明市调研指导工作,其中有8次就
9、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富有前瞻性的创新理念和重要观点。1997年4月11日提出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与后来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思想内涵上是一脉相承,在发展理念上是一以贯之。国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零排放。有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地方如何答题?在这些背景下,2021年5月18日,我们以三明市在常口村发放林业碳票的事件为切入点采写的“空气”卖到钱了,便具备较强的时代意义。碳票是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让空气变得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这本身
10、是一件新鲜事,如果仅就碳票讲碳票,文章会略显单薄。我们依托深入扎实的采访,通过多方当事人的亲身体会,让读者一眼读懂当地发放碳票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这篇报道获评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好”在厚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比较新的课题,各地基础条件不一,发展环境亦不同,大多没有先验的理论和实践能够直接进行借鉴与模仿。作为媒体记者应当在地方实践中,努力记录、书写、传递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群众的思考。近年来,包含三明市在内的福建各地广大基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很多涉及多个行业部门的生态文明领域的改革探索。除了全国率先探索多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有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排污权交易、环
11、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多项改革。这些探索为全国改革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也为媒体报道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素材。在报道时,一方面需努力报道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挖掘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碍,以及地方在破解相关体制机制障碍中的思考。任何一场实践,都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回避困难出不了好新闻,记者也不应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在报道地方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学会报道好成绩背后的矛盾与困难。这就要求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仅要学会发现问题,更要掌握破解问题的复杂成因;同时,不仅要报道问题,更要说明为解决问题所做抉择的艰难。从而总结经验教训,提供启发借鉴。2018年,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朝着深水区推进,一
12、些地方出现林权碎片化、林地摞荒等现象,制约着林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的生态效益的发挥。围绕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以大量林农外出从事小吃业的沙县为切入口,深入采访了多位相关的决策者、执行者、受益者,梳理出谁来造林、钱从哪来、红利咋分等三个在新一轮深化林改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当地相关亲历者的思考和经历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为各地提供参考借鉴。在此基础上采写的深度报道山绿民富村更强一一沙县深化林改三问三答获评当年福建新闻奖一等奖。在与新生事物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党报新闻工作者需倾注满腔热情,善于发现和培育新生事物;保持包容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生事物一时的不足与不成熟;树立学习创新
13、的精神,融入新生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新闻报道才会因此更有分量。口游客走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畔的一家旅游民宿(2020年11月20日摄新华社/发)2022年8月12日,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联合镇的联合梯田,错落有致,色彩斑驳,宛如一幅田园画卷(新华社/发)三、践行“四力二以好故事传递好声音生态文明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在探索与实践中,对大多数读者而言,不少改革往往看似宏大而抽象,这就要求党报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传播,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报道,而是要寓引导于事实之中,通过讲好故事来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越是大的主题,越要用小故事来表达。那么,好故事要从哪里
14、来?(一)好故事来自一线作为一名驻站记者,似乎离一线现场很近,但如果不去实地看,其实依旧很远。在面对面的采访中,当事人的神态神情、肢体语言、行为习惯,甚至穿着打扮,都可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新闻中的现场感往往来源于此。深入现场,故事自来。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为一探闽江源头的究竟,加上前一天刚塌方,我们徒步4个多小时。由于出发仓促,路上甚至连口水都没能喝。而这段上下山的路,村民原来几天就要走一次,肩上还要挑着担子。即使旁人的描述再精彩,如果没有自己走过这段山路,对村民艰辛的感受就不会如此深刻。炎炎夏日,穿着严实的工作服,经过层层清洁消毒,进入养猪场;到尚未实现达标排放的猪场,屏住呼
15、吸完成对中小流域治理的采访山路崎岖,每次采访常常耗时近半个月,其中的酸甜苦辣、脚下的泥土也让我们在提笔时底气更足。(二)好故事来自学习福建日报社把记者站作为年轻记者成长锻炼的阵地。到岗前,报社领导总会叮嘱: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地方志,熟悉了解当地发展史、成为“地方通二这样,方能更好地在地方的纷繁世事中发现新闻点、找到好故事。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在采访中,我们也更多地采用闲聊的方式,与受访者聊一聊他本人和所在单位的变化、经历。在看似漫无边际的聊天中,很多不为人知的好玩、有趣、感人、痛心的经历为我们所知,故事也会因此变得更饱满更有温度。福建山区,放眼望去皆是绿水青山,单单三明市就有近2000个村庄。我们把三明的“碳票第一村”常口村、“林改小岗村”洪田村、“小吃第一村”俞邦村作为重点观察的地方。长期保持关注,梳理这些村的历史,记录这些村的变化,保持与村里的联系,下笔自然如数家珍,再临现场或许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