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谈“以学定教”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54746 上传时间:2024-04-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谈“以学定教”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谈“以学定教”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谈“以学定教”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谈“以学定教”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谈“以学定教”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谈“以学定教”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谈以学定教摘要: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以学定教。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铅笔有多长”教学实例来谈概念性教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2、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关键词:知识迁移,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估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呢?下面我就结合铅笔有多长的教学实例,来谈一谈。一、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古希腊哲人曾说过:“大脑

3、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点燃学生的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有它的生长点。在毫米的引入中,我首先根据学生及知识的特点,以淘气的口吻送给了小朋友们一段话: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60米长的毛巾急急忙忙地洗脸。洗完脸,吃完早饭,我就去上学了。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坐到4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认真地听讲。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这个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我因此而提问:孩子们,你笑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景导入的策略引入新知识,激发

4、学生的求知兴趣,之后我让学生自己选择物体量一量,说出精确结果。学生在操作后,发现有两种情况运用已有的知识无法精确地表示测量结果,一种是不到厘米的,一种是比厘米多一些的,于是学生自然产生了“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探究欲望。学生从厘米、米到认识一种新的长度单位是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我们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性强的学科,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数学的学习既要纵向沟通,也要横向透视、寻求数学知识的共性联系。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学习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小组合作学习是把一个大课堂转

5、化为几个小课堂,使师生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老师以学生的身份共同参与新知识获取的全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个个学习投入,表现出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学生乐于交流的心理需求营造了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通过小组合作的交流,学生之间各抒己见,相互分析、比较、判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力量大,在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时,与其教师自己竭力地去演示、讲解,不如创造条件、利用集体力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探究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6、地解决问题,只要真正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理解和能够运用的东西,还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例如,我在教学中关于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时,分几个小组、留足时间让学生去探索,虽然结论是简单,尽管学生的交流有些雷同,但我还是耐心倾听学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还领悟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更体会到了合作探究的成功与快乐。三、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

7、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说,进行积极地探索,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在本课教学中,要认识毫米和分米这些长度单位,让学生充分的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就需要加强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眼、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取新知,使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活动有机地结合,使学生不仅建立了1毫米、1分米各有多长的概念,还知道了1米等于10分米”这个相等关系。通过学生互相合作讨论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充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能力。四、重视手势比划,提高学生估测能

8、力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概念的重要活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一一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用手势比划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形成了概念。先提供一定的参照物来具体地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接着经历“比划一一在尺上验证一一修正比划一一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另外,估测能力既是生活实用的能力,也是建立分米意义的重要手段。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让学生先依靠工具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目测手表、锻带的长度等,从借助工具到直接估测,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一步

9、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初步培养估测的能力和意识。而估测能力的发展要建立在良好的“量感”基础上,“量感”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低段学生估测能力普遍偏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因为我在授课中重视学生手势的比划,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不同的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估测的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五、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即对话。换言之,不呈对话的形态,或不发生真正的对话,就不是学习;不在对话中发生和推进的学习,就不是有意义的学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对未知的探索过程,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

10、因此,在教学中,我在教学完分米以后,加强了看书质疑的环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己能学,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的学习全过程。如在教学Q厘米等于10毫米,10分米等于1米时,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最后得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分米和米的关系。只有让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总之,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数学课更多需要的是一种冷静,而不是表面的热闹,需要学生在思考中认知,需要把知识内化。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学习它、探究他,从而爱上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