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工作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工作计划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有效提升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根据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打牢基层应急管理基础1.强化党建引领作用。2023年6月前,建立健全“党建+应急管理”系统应用机制,基本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应急管理联动机制,通过“党建+应急管理”强化党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引领,推动党的建设融入基层应急管
2、理各项工作,全市应急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开展预报预警、转移避险、救灾救助、宣传教育等日常工作,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应急管理新模式,切实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2 .健全应急指挥体系。乡镇(街道)整合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御、森林防灭火、消防、灾情管理等资源和力量,统一由一个内设机构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单设应急管理办公室或加挂牌子),由党组织副书记或者行政常务副职分管,并明确不少于X名应急管理人员;推动在行政村(社区)设立应急服务站(点),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为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至少X名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的指导下,依托基层治理
3、网格做好属地应急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功能区,应同步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实现灾害事故应对“四个统一”(统一监测预警、统一信息发布上报、统一抢险救援组织、统一应急指挥)。3 .建强应急救援队伍。指导乡镇(街道)推进“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基层半专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应急队伍力量为基础,依托基层网格资源,组织现有警务、医务、民兵、森林消防、消防站、物业管理、企事业单位及志愿者等人员,组建一支不少于XX人的应急救援队伍;行政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村(居)民小组长、民兵、卫生所(室)、青壮劳力等人员,组建一支不少于XX人的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灾害事故
4、先期处置、受困群众救援、受威胁群众转移撤离等工作;建立社会应急力量对接联动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在应急状态下,由乡镇(街道)和功能区统筹调配本区域各类资源和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工作。4 .做实网格共管共治。推进城乡社区和功能区网格化管理,促进网格化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机衔接,实现“多网合一”,将党建、综治、疫情防控、应急、城管、社保等各类网格统筹建立基础治理网格,完善单元网格基础功能。整合现有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水库巡查员、护林员、灾情信息员、安全生产管理员等网格资源,与综治、消防网格员融合,实行“多员合一”,明确村级专职应急管理员不能由村干部兼任,由乡镇聘用,每个任期五年
5、,与村两委换届时间同步,在任期内同时担任村应急委员,列席村两委相关会议。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并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纳入网格重要工作内容,全面推进“互联网+执法”等执法信息化系统应用,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格局。5 .推进指挥中心建设。立足数字治理优势,加大应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完善市级规划设计,通过数字赋能初步实现基层要素“统一汇聚”、风险隐患“源头预防”、闭环管理“流程再造:2023年9月底前,各县(市、区)打造不少于X个乡镇(街道)构建起“一屏观辖区、一网治全域、一键管应急”的扁平化
6、应急指挥平台试点,2023年12月底前,实现与县级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并畅通公安、消防、气象、自然资源、住建、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林业、水利、水文、交通、公路、综治等风险监测与预警预报平台,实现数据共享。2024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完成指挥中心建设,全面贯通市、县、乡三级应急指挥平台,进一步织密风险防范、监测预警、研判分析、指挥救援等多灾种、全流程、一体化的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网”,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实现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事后跟踪的全流程监管。6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乡镇(街道)和功能区要根据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情况,制定
7、应对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手册。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乡镇(街道)和功能区应急预案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乡镇(街道)和功能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进行备案。乡镇(街道)和功能区要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处置和应急实战能力。7 .建立实体运行机制。推动市、县两级“两委三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机制建设,强化“两委三部”组织领导、职能配置和日常运行,做实各级“两委三部”办公室。加大编制统筹力度,明确专职人员,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两委三部”办公室领导力量以及相应内设机构领导力量,大力支持“两委三部”办公室开展工作。各级应急管
8、理部门要理直气壮履行“两委三部”办公室职责,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监督、查办作用,严格考核巡查、警示提醒、挂牌督办、提级调查等工作机制,督促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职责,不断提升“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性应急救援能力。二、压实基层应急管理责任8 .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主体领导责任,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其他班子成员履行“三管三必须”职责,定期研究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分析把握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规律特点,按照县区领导干部包“片”、行业管理部门包“线”、乡镇(街道)干部包“点”的“
9、三包”监管责任制,研究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要落实基层应急管理责任制,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协调解决基层应急管理重大问题,指挥事故灾害应急救援。9 .压实乡镇(街道)工作职责。乡镇(街道)承担应急管理工作职能的机构贯彻执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安排部署,负责本辖区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消防、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和应急救援等日常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等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应急管理知识和各类灾害事故防范应对技能,开展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排查辨识辖区内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定期组织开展防火监督检查,建
10、立风险隐患台账和数据库,制定风险隐患管控治理措施,及时发布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和报告重大风险隐患、违法行为;组织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实战演练,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使用、管理应急物资、救援装备;协助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监管执法,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执法的途径和方式,建立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与县级专业执法的协调配合机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建立实时、可追溯在线监管监察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健全辖区“打非治违”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严格打击辖区内烟花爆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领
11、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10 .明确村(社区)应急管理责任。行政村(社区)要健全和完善应急服务站(点)功能,落实应急管理(自然灾害)信息员职责,积极协助乡镇(街道)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基本知识、常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负责开展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创建;协助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及水旱灾害、山洪灾害、森林火灾、消防、气象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燃气和农村自建房等防治,定期巡查检查、督促隐患整治。协助辖区烟花爆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工贸安全监管和“打非治违”、净化安全环境等有关工作,发挥“前哨”和“耳目”作用,第一时间报告灾害和风险隐患、违规违法行为和事故信息以及组织群众自救互救、避
12、险转移安置,协助做好灾情统计报送、核查、损失评估和救助申报管理等工作。IL细化网格应急管理任务。各应急管理网格要结合网格内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实际,落实网格员工作责任。明确网格员工作内容,建立应急管理明白卡制度(明确网格员、联系方式、风险防范重点等)。网格员在乡镇(街道)承担应急管理工作职能的机构和行政村(社区)指导下,宣传普及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常识和技能,定期排查网格内安全生产及水旱灾害、山洪灾害、森林火灾、消防、气象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燃气和农村自建房等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向行政村(社区)报告险情、灾情和违规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并进行经常性的巡查监控。组织网格内各单位和村(居)民进行应
13、急逃生、自救互救演练,熟悉转移避险路线、安全避难场所,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安置,承担网格内灾情统计报送、核查、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等相关工作。三、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12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各级编制、财政、人社、司法、应急管理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和领域实际,深入基层分类指导,结合实际联动推进乡镇(街道)实现“八有(有机构、有经费、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有示范创建),行政村(社区)实现六有(有经费、有固定人员、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有隐患台账)。编制部门负责指导检查行政、事业编制的合理使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向乡镇(街道)倾斜,支持乡镇(街道)承担应急管理工作职能的
14、机构建设。财政部门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原则,负责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经费保障。人社部门负责公益性岗位审批、安置及岗位补贴的审核发放和监督检查,支持乡镇(街道)承担应急管理工作职能的机构建设。司法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负责指导基层安全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对本级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进行合法性审查。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统筹指导和督促检查,并按照职责监督指导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工作。其他各级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监督指导基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探索建立应急管理部门与市场监
15、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其他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风险隐患实行闭环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13 .配齐建强专业力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辖区人口、经济总量、企事业单位数量、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等实际情况,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配齐建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人员,确保编制数额与承担的职能任务相适应、人员与工作相匹配。对安全监管力量被挤占、借用甚至改革后调减的坚决予以纠正,确保有足够力量承担应急管理工作任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执法队伍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占比不得低于xx%,提高基层应急管理队伍专业能力素质。14 .提升装备保障能力。应用自
16、然灾害风险普查结果,根据各地主灾种风险实际,切实按乡镇(街道)不少于XX人应急队伍、行政村(社区)不少于XX人应急队伍的标准配齐配足必备的应急装备物资。按照“九个一”(一件雨衣、一件救生衣、一双雨靴、一把强光手电、一根救援绳、一个警报器、一个大喇叭、一本应急通讯录、一套灾情登记本)标准,为村级应急管理员配备基本工作用具。为村级防汛责任人配备头盔、电筒、防雨护具、救生衣等“四小件:建立应急物资社会储备机制,积极与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救灾应急物资协议储备。按人均不少于0.5疔的标准因地制宜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在应急管理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醒目位置,设置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张贴应急疏散路径示意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各级应急管理监管执法队伍专业执法装备配备。15 .加大培训演练力度。以培训演练为抓手,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每年至少对骨干灾害信息员和应急管理网格员开展X次业务培训I,每年至少组织X次应急管理人员集中训练;乡镇(街道)每年至少组织X次辖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