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治疗观.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46522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治疗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学:治疗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学:治疗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学:治疗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治疗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治疗观.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治疗观未病先防,是指在健康未病态时,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并形象地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可分为四种状态:健康未病态,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潜病未病态,即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病理信息的发展尚未达到“显化”的程度;前病未病态,指机体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但在临床上尚不能明确诊断其病证类型,即疾病处于早期阶段,刚刚呈现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传变未病态,即某一脏器已有病,根据传变规

2、律及器官相关法则将要影响其他器官发病但尚未发病的状态。所以,治未病应当包括未病先防和早治防变等内容。未病先防,是指在健康未病态时,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一般多从扶助正气、纠治体质气质偏差、讲究卫生、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等方面着手,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病邪入侵,减少发病几率。丹溪心法指出:“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说明未病先防多属于中医养生学的范畴。早治防变,是指针对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及传变未病态,要早期诊治,截断病传,防止疾病的深入发展和传变,将病理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属于基本治则的范畴。(一)治病求本治

3、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治病求本是贯穿于中医治疗学始终的重要观念,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曾形象地比喻治病求本的重要性说:“本之为言,根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已提出:“治病必求于本J对于“本”的具体涵义,前人理解、表述并不一致。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认为“本于阴阳”;朱震亨丹溪心法认为“不离于阴阳二邪”;张介宾景岳全书指出本于表里虚实寒热;周慎斋慎斋遗书认为本于病因病机;而李中梓医宗必读则认为本于脾肾,各言其一个方面。然就中医临床实践看,病机不仅包含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及病势诸

4、要素,也包含病原体、机体反应性、体质等因素,是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因此,“本”当指疾病的病机,此与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精神也是一致的。机体内在的病理变化,总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体征。但病理变化的本质,有显而易见者,有幽隐难明者,有真假疑似者,有症见于彼而病在乎此者,有内在微观病理改变而症状体征暂缺如者,因此,临床就必须借助望闻问切及现代检测手段,仔细收集资料,并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准确辨析病机。只有抓住并解决病变的根本机理,才能做到治病求本。“直取其本,则所生诸病,无不随本皆退”(景岳全书求本论)。从本质与现象的范畴看,全部基本治则都体现了治病求本的精神,因此,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学

5、最基本的治疗观。(三)知常达变常与变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临床上,各种疾病过程,其表现和机理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有时又掺杂着多种特殊变因。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所说:“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亦指出:“病有经有纬,有常有变,有纯有杂,有正有反,有整有乱,并有从古医书所无之病,历来无治法者,而其病又实可愈。”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疾病过程,在抓住疾病共性的同时,还要做到“药贵全宜,法当应变”(明俞弁续医说与具体的病体、病况紧密联系,并处于不同层次的动态过程之中。切忌过高地要求,否则会加大失调的程度。应该根据个体的差异、病情轻重的不同,以确定“平”的水平层次,

6、并根据疾病的治疗情况,逐步提高水平。(六)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思想指导下,建立在多病因致病学说基础上的一种治疗观。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不仅与自然界相通应,而且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中医治法有内治、外治、针灸、推拿、气功、食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各种疗法的作用性质不同,作用程度有强弱,起效时间有缓急,维持作用时间有长短。所以,治疗疾病应当熟练掌握各种治法及其特点、适应范围,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时间、空间上的一切有利因素,同时重视并采用心理、社会手段,寻求它们的最佳组合,通过协调的作用,实现多极、多路、多环节的全方位调控,恢复和增强人体系统的有序性,全力开

7、发机体内在的抗病潜能,克服单一疗法作用的不足和不良反应。素问异法方宜论即提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刺法论防治疫疣,即采用刺疫五法、思想五气护身法、药浴、催吐、小金丹口服、精神疗法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治。外科精要治痈疽重证,内服清热通腑排毒方药,外敷中药散毒消肿,内外兼施,以图尽快顿挫邪势。对于病因交错、虚实夹杂、旧邪未去瘀浊又内生、慢性病、数脏同病以及脏气衰弱者,中医治疗常以药物配合食疗、气功或太极拳等方法,培补精气,消除积郁,化解病邪,调整心身功能。另外,中医还特别重视心理治疗。清程文囿医述曾指出:“古之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致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求末,不澄其源而塞其流。”他还创立了情志相胜、移精变气、顺情从欲、释疑解惑、疏导、激情、澄心静默、暗示、威摄、行为诱导等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以配合其他疗法,提高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