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阴阳学指导疾病的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阴阳学指导疾病的防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阴阳学指导疾病的防治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1 .指导养生防病养生,古称“道生”、“摄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的目的在于却病延年,因此注重养生是保持身体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而养生的根本原则之一就是“法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阴阳变化协调一致。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2 .确定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理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
2、余,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就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J(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或阳偏盛而无相对一方的偏衰时,所形成的是单纯的实证,其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抑制亢盛之阳,清除实热,此即“热者寒之”的方法,又叫“阳病治阳”;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当用温热药物抑制亢盛之阴,驱逐其寒,此即“寒者热之”,又叫“阴病治阴若在阳盛或阴盛的同时,由于“阳胜则阴病”或“阴胜则阳病”而出现阴虚或阳虚时,则又当兼顾其不足,于“实者泻之”之中配以滋阴或助阳之品。(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对阴阳偏衰所致的虚证,总的治疗原
3、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阳虚不能制约阴所导致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阴虚不能制约阳所导致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对阴阳偏衰之证,也可利用阴阳互根以及阴阳消长中此长彼亦长的理论为依据确立治疗方法,即在补益偏衰一方的同时,兼顾相对的另一方。对于阳虚证的治疗,适当地兼顾补阴;对于阴虚证的治疗,适当地兼顾补阳。诚如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J(3)
4、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是病理过程,可导致阴阳两虚,故治宜阴阳双补,但是应分清主次先后。由阳损及阴所导致的阴阳两虚证是以阳虚为主,治宜在补阳的基础上兼补其阴;由阴损及阳所导致的阴阳两虚证则是以阴虚为主,治宜在补阴的基础上兼以补阳。3 .归纳药物的性能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且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中医学对药物的性能,主要从气、味和升降浮沉等方面加以分辨,而气、味、升降浮沉等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归纳说明。药性:主要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为“四气二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性质属于凉性或寒性;凡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性质属
5、于温性或热性。所以,临床上治疗热证时,就要选用寒性或凉性药物;治疗寒证时,就要选用热性或温性药物。显然,药性理论是根据药物功效进行认识和归纳的。五味: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有些药物还具有涩味、淡味,但习惯上称为“五味二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涩味属阴。五味理论的形成,一是源于对药物品尝的味觉感受,如甘草之甜、细辛之辣、乌梅之酸、黄连之苦、昆布之咸、茯苓之淡、五味子之涩等;二是根据药物效用的分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用阴阳属性加以区分,药物的升、浮作用趋向属阳,降、沉作用趋向属阴。所谓升,是指药物具有上升及作用于人体上部的趋向;降,指药物具有下行并作用于人体下部的趋向;浮,是指药物具有向浅表部位发散的作用趋向;沉,是指药物具有向内镇敛的作用趋向。总之,养生防病,须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情况“法于阴阳”。治疗疾病,则要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等情况,确定治疗原则。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阴阳属性选择适当的药物,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